陈肖伟
摘要:学习要从问题探究开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以问题为中心”是让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挖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育理念基本一致,既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实效性。本文结合相关实践探索和研究,就“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方式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问题;中心;教学方式;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050
一、目标与意义
通过长期一线教学的实践,笔者发现要打造有效课堂,必须构建有效的教学活动,其中课堂教学的安排应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活动为主体,真正做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能力提升为核心。问题是灵感的来源,是思维的火花,更是实践的动力。有效的课堂应以“问题”为中心,这也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有效教学的“灵魂”。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就是将地理学科的问题作为地理知识建构和发展能力的载体,以地理问题为研究对象,把学习置于问题中,从教学活动的开端、展开以及活动的归宿和延伸的各环节,都紧紧围绕问题展开进行教与学活动,突出“以问题为导向,先学后教”的方式来构建地理课堂。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就必须改变“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变教师的“独角戏”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索活动”,变“传授知识”为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根本的“发现知识”,变“讲堂”为“学堂”,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高质量的问题设计与实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对于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打造有效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作用。因而以“问题导向,先学后教”的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
二、问题的设计
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即教师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学生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有效教学的起点。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适用于整体学生。课前预设问题,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层级的问题,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学習帮助,学生都能够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依据他的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学前认知,注重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新课标要求的课堂,要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听讲的角色。发散课堂互动模式主要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即首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总结规律、巩固提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而,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提问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主提问的重要性。如学习“我国降水的分布”时,教师问:“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哪些规律?”该设问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不同地区,降水量不同?”“降水量的多少会受到什么因素影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得出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东南沿海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离远,受海洋影响小,再加上层层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降水少。得出结论: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因此,在学生兴趣点上设置发散性问题,使学生对规律和影响因素的认知在原认知的基础上得以拓展,利于学生地理创新精神的培养。
以“问题”为中心的发散课堂互动模式,主要是营造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其前提是创设宽容、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能够充分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对知识点的认知情况,辅以一定的教学策略,提供相应的可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影像资料或者文字图片资料。课堂上,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的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缺点是一般只能在小班进行,问题需要进行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进行预设,需要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对教师课堂的教学应变能力要求较高,课堂授课教学时间较长。
三、问题的实施
如何巧设问题,打造有效课堂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认真研究和对素质教育要求的领会,认为课堂问题设计要遵循“统筹全体”“落实目标”“立足教材”“拓展延伸”四个原则。课堂教学具体流程是:“预设问题——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汇总展示——点评总结——反思提高。这里巧设“问题”是课堂展开的第一步,可以说教师预设的问题对于开展整个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它引领着课堂教学的方向。
首先,有效课堂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有效教学的起点。围绕学科教学所设计的问题,一般用于导入新课,展开讨论,分析重点,剖析难点,总结启思等环节,但主要是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找准教学重难点,深刻领会核心知识及彼此间的关系,是巧设问题的前提。例如:“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围绕“昼夜长短的变化”可设计如下问题: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与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什么关系?2.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与南、北极圈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的差别有何关联?这组问题抓住了昼夜变化的知识要点,层层设问,环环相扣,化难为易。
其次,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活动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然后给学生发放导学案,指导学生按照导学案上的问题自学,自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课下让学生结合导学案通过自己的独立学习解决绝大部分预设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带到课堂和教师与同学一起探讨,效果事半功倍。因为浅层次的问题在学生自学时已经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抓住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和资料去分析,经过教师专业的指导、分析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提升,学生疑虑顿消,豁然开朗。如学习“主要的降水类型”时,有一个小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三种降水类型会不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时发生?”这个问题角度新颖,让笔者感到“意外”。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笔者先请学生尝试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笔者可以发现学生的现有发展区,然后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再提供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解释。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引导学生从三种主要的降水类型区分依据进行思考,抓住降水的三个形成条件,因为三种主要的降水类型是根据空气上升的形成和原因划分的,学生茅塞顿开,答案不言而喻。
当然,课前教师得花费一番功夫去了解学生在家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与多组同学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疑虑和需提升的“知识点”,从而为“真正落实该讲不该讲的问题”打下基础。然后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达标”的原则。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在教师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充分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同时,要更注重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主体”的原则,优化学习环节,丰富学习方式,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教学目标的高度达成。这种预设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交叉学习。教师由“灌输式教学为主”转向“探究式教学为主”,学生由“接受式学习为主”转向“研究性学习为主”。教师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对教材内容的陈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学习中参与。
教学实践表明,在提问过程中比较突出的踊跃的不是尖子生,而是中层学生。这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相反,尖子生则更倾向于倾听和回答问题。提高班级教学成绩,不但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更关键的是要提高中层生的成绩,促使其发展为尖子生。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汇总展示”环节中应该倾向于让这部分学生发言,尽量为他们提供展示机会,在自学、提问两个环节,着重偏向于后进生和尖子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赢得他人的认可。即“抓兩头、促中间”,面向全体学生。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就地理学科而言,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重要抓手是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是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困惑着手,以问题为导向,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让地理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提高综合思维素质,保证问题到位,教学凸显高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春晓中学 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