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庆
随着企业转型改革以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已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因此,社区党建作为新时期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构建和谐社区的需要,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构建和谐社区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构建和谐社区的理念。随着企业转型改革发展,有了专门的为职工居民提供后勤保障的社区机构。因此,社区便成了群众生活的家园,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沿。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还将面临环境、条件、服务、经营等方面的变化,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繁重。这些都迫切需要社区在和谐发展中更新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服务功能,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体现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构建“六型”和谐社区为目标,强化服务观念、大党建观念、制度观念和创新观念,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在运行机制上,要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要求,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工作内容上,要以服务职工居民为重点,按照职工居民的需求研究工作方向,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健全组织体系,提升构建和谐社区的能力。不断扩大社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组织基础。只有提升社区党组织构建和谐社区的能力,增强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才能切实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正常的组织生活和强大的战斗力,使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和谐社区建设中不断加强。要围绕巩固社区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推进组织设置的网络化。如在基层党支部建设方面,要本着“有利于加强教育,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根据党员的构成和分布情况,适时设立基层支部,教育引导大家在参与社区和谐创建中起到模范带头和典型示范作用。同时,要围绕建设一支适应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的党员便民服务团队,通过建立学习台账、组织岗位技能大练兵、服务标准化知识竞赛、对参与继续教育员工的兑现奖励等,多形式激励党员学技术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改进工作机制,激发构建和谐社区的活力。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是增强社区党组织活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要理顺社区党建协调机制,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由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格局。如:可以尝试“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服务联抓,环境联创,文化联谊”为主要内容的“五联”活动,通过健全党建协调会和联谊会,完善活动推进机制,明确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共建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调动了驻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营造了“共驻社区、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要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在服务党员中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坚持把关心爱护党员作为促进基层党员发挥作用的基础,牢固树立“以服务促管理”的理念,健全完善单位、社区、支部三级党员服务网络,开设了组织关系接转、政策咨询、就业推介、扶貧帮困、教育培训等服务项目,搭建起了教育党员、服务党员、凝聚党员的平台。要完善党员作用发挥机制,让社区党员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主力军。如在社保、收费、物业服务等窗口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竞赛活动,党员便民服务团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等,让党员在建设和谐社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性实践中接受锻炼和熏陶,以实际行动体现和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实施惠民工程,凝聚构建和谐社区的合力。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实意地为职工居民服务,特别是把职工居民最现实、最关心、最急需的问题解决好,使党的先进性建设真正体现在服务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凝聚各方合力。要从关注民生问题抓起,采取8小时工作制,24小时责任制,开通24小时便民服务电话等举措,从单一的便民利民服务向多样化服务转变,既侧重弱势群体,又面向全体社区职工居民,既抓好物质扶持,又丰富精神生活,做到了“生活上解忧、经济上解困、精神上解闷”,较好地满足了辖区职工居民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另外,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品牌的确立,实施服务质量标准化,从低层次向专业化、品牌化转变,努力打造讲信誉、重质量、有特色的服务品牌,带动提升全区社区服务的档次和水平,在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中推进社区党的先进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