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颖
现如今,到处都是人工智能的身影,居家出行哪儿都少不了它。想当年,最先在科幻电影中大放光彩的人工智能产品,却让普通大众惊呼:原来机器人还可以这么玩?真是既新潮又高端。人工智能就好比一个以C位出道的嚣张分子,简直一副要取代人类的架势。虽然气势如此强悍,但真要说到它的智能之路,其实一点都不平坦。
发展历史
诞生1943—1956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
来自数学、心理学、工程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科学家们开始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做准备,这些聪明的人类大脑聚在一起,探讨制造人工大脑的可能性。
1950年
“圖灵测试”诞生,按照艾伦图灵的定义: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会被辨别出其机器的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同时,图灵还预言了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
1951年
西洋跳棋程序和国际象棋程序相继诞生。经过接近10年的发展后,国际象棋程序已经可以挑战具有相当水平的业余爱好者。人工智能游戏被当作衡量人工智能进展的标准之一。
1970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特威诺格拉德开发了知名的自然语言理解程序SHRDLU,它能够正确地理解语言,被视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一次巨大成功。
20世纪70年代
由于人工智能研究者们对项目难度评估不足,导致承诺无法兑现,让人们当初的乐观期望遭到严重打击,人工智能开始遭遇批评,研究经费也被转移。政府大幅度削减了对人工智能研究的资金支持。人工智能遭遇6年左右的低谷。
第一次低谷 1974—1980年
繁荣1980—1987
1980年
—个名为XCON的“专家系统”出现,这是一类实用性程序,能够依据一组从专门知识中推演出的逻辑规则在某一特定领域回答或解决问题。这套系统在1986年之前能为公司每年节省4千万美元。
1981年
日本经济产业省拨款8.5亿美元支持第五代计算机项目,目标是制造出能够与人对话、翻译语言、解释图像,并且能像人一样推理的机器。随后,英国、美国也纷纷响应,开始向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提供大量资金。
1983年
物理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发明了Hopfield网络,一种结合存储系统和二元系统的神经网络。大约在同时,一种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反向传播算法被推广。这些发现使得一直遭人遗弃的神经网络重获新生。
1956年
在达特茅斯学院会议上,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说服与会者接受“人工智能”一词作为本领域的名称。这次会议被大家看作是人工智能正式诞生的标志,人工智能简写为AI。
黄金年代1956—1974
1957年
就职于康奈尔航空实验室的弗兰克罗斯布拉特设计出了第一个计算机神经网络一感知器(Perceptron),它模拟了人脑的运作方式。
1958年
为研究人工智能,约翰麦卡锡在麻省理工学院发明了Lisp编程语言,至今Lisp仍是人工智能研究中最流行的编程语言。
1968年
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研发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Shakey,它具备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能够自主进行感知、环境建模、行为规划并执行任务。
1964年
第一个聊天机器人ELIZA被发明。ELIZA可能是最有趣的会说英语的程序了,它实现了计算机与人通过文本进行交流。
1959年
阿瑟-萨缪尔创造了“机器学习”一词,他制作的跳棋程序打败了他本人,三年后,这个程序已经可以击败美国跳棋的州冠军。
第二次低谷 1987——1993
20世纪80年代末
人工智能硬件市场需求下跌:DARPA(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的新任领导认为人工智能并不是“下一个浪潮”;人们发现日本人的“第五代工程”也没能实现。这些使得人们从对“专家系统”的狂热追捧中走向失望。人工智能研究再次遭遇经费危机。
爆发期1993—现在
1997年
IBM开发的超级电脑“深蓝”(DeepBlue)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成为第一个击败人类象棋冠军的电脑程序。
2006年
计算机科学家杰弗里辛顿正式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它解释了那些能够让计算机“看见”并且区分图像和视频中的物体及文字的算法。
2011年
Siri借着iPhone 4s问世,Siri成功变身为一款智能语音助手,关于人工智能助理的话题被引爆。同年,IBM开发的超级电脑沃森在美国益智节目“危险边缘”中击败人类选手。
2012年
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它能以雷达、光学雷达、GPS及电脑视觉等技术感测环境而进行行驶,成为人工智能运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2016年
DeepMind研发的AlphaGo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在围棋人机大战中以4:1击败韩国职业九段棋手李世乭,成为第一个不让子而击败职业围棋棋手的电脑围棋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