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后讲评,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最佳路径”

2018-09-11 06:06沈荣喜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践

沈荣喜

摘 要:“作后讲评课”,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习作初稿形成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讨论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讲评课不能只“讲”只“评”,更重要的是“指导”。将“课前指导”的工作移到“作后讲评”。这种讲评课的“指导”,有这样两条路可以走,一是从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延伸出来,继续深挖,巩固并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二是可以从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延伸出来,指出不足,从而弥补学生写作上的短板。这种指导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出发,而且还来自学生的学习伙伴那里,对他们而言具有很强的心理认同感。这样的指导就是“以写定教”。

关键词:作后讲评;路径;实践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和近几年名师管建刚提出的“作后讲评”的作文教学思路不谋而合。两年前,系统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系列丛书,通过一年多教学实践,发现“作后讲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通过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不断引发学生自身学习行为的变化,是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最佳路径。

一、作后讲评,是提升学生题目力的最佳路径

往常的“作前指导”,一般都从审题开始,先指名读题,再指出题眼或需要注意的地方,生怕学生落入题目的陷阱里。指导后,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可一到考试,学生又开始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经过实践反思,发现问题就在于“作前指导”剥夺了学生先“独立思考、自我审题”的实践机会,对于实践性的语文课程而言,好比让学生失去了一次次“骑自行车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养成“作文审题依赖症”。

从六年级上册开始,每次单元习作都让学生自己审题,然后独立完成,批改后对审题上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评。刚开始,离题现象十分严重,有些是很低级的,如习作二《向父母表达爱》,学生没有按习作要求亲自向父母表达爱,而是随意找一件记忆当中父母如何对自己关爱的事来写。尽管万事开头难,但正如管建刚老师说的:“要放手让学生写,哪怕写出来的不成样子,那也是一种真实。宁要真实的贫穷,也不要虚假的繁荣。”随着时间推移,经过多次实践之后,学生整体的审题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作后讲评,不仅使学生的审题力得到锻炼,也提升了学生的拟题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可见好题目的重要性。每次作后讲评,都会展示习作中好与不好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对比感受。比如六年级上册习作二《向父母表达爱》,教师先出示:《父母的爱》《表达爱》《爱的表达》《习作二》……这样的题目显然很一般,没有吸引力,然后再展示另一组题目:《“爱”你其实很简单》《纸条里的秘密》《纸条上的七个字》《“花儿”的爱》《小话语,大温馨》《执笔写爱》……这样一对比题目好坏就一目了然,再让学生记下好题目,加深印象。

当然,训练对于拟题力的提升也是必要的。比如:有一位同学写表达的过程用了A方案、B方案、C方案,最终才解决问题,但拟的题一般。教师借此展开讨论,于是《爱的方案》《爱的方程式》《爱你在心口难开》等好题目便冒了出来。这样的机会一多,耳濡目染,学生的拟题力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二、作后讲评,是提升学生描写力的最佳路径

最能体现一个学生写作基本功的就是描写力了。描写力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力好的学生,作文基本不存在大的问题,而那些平日里对写作头疼的学生,往往写作的基本功都不扎实。而作后讲评,恰恰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先对学生习作中的细节描写进行一番研究,发现好的欣赏,针对差的挑刺,对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作后讲评,对句子的欣赏和挑刺有利于学生个性描写力的提高

学生作文的精彩常常在于能够写出富有个性的语言,所以每次作后讲评,可以在习作中摘录一些好句子进行分享,并辅以点评,提供学生借鉴。比如:

【新鲜感的句子】我的表哥“驾临”福安了……第八天,他终于走了,我高兴得不得了,称他的走是“驾崩”,哈哈哈。——易××《表哥驾到》(教師点评:一个“驾临”写出表哥来福安时我的欣喜,而结尾的“驾崩”则写出了我对表哥的不满,真是想人所未想,说人所未说,这样的句子新鲜,使人爱看。)

【现代感的句子】刚鼓起勇气想对她说声“妈妈我爱你”时,门外的电话居然在这时响了!天哪!这不是动画里的情节嘛!这讨厌的电话,等下就拆了你!早不响晚不响,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问题!——林××《一波三折的我爱你》(老师点评:一个“坑爹”,不仅写出了心中的怨恨,更向读者展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字气息。)

【幽默感的句子】我的泳裤一直在这光滑的石板上摩擦,随后我感觉泳裤在一点一点地脱落,当我落水时,我的泳裤也不知何处去了?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泳裤一去兮不复返”啊!我不禁埋怨起我的泳裤来:你说好要一辈子保护我的“小象”的,你这个“负心裤”!——林××《泳裤去哪儿了》(老师点评:幽默的话语不仅使文采生动飞扬,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更写出了童年趣事特有的那种“风趣”来。)

……

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每次讲评,不仅是一次好句子的展示,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得到展示的同学欢天喜地,今后会写出更有意思的句子,没得到展示的同学会用心地揣摩学习,期待自己下一次也得到展示的机会。

除了欣赏好句子,当然还要出示一些病句,供学生们挑刺,这样对提升他们的描写力也会有很大帮助。

【重复病】当轮到林××说的时候,只见他面对下面许多不认识的同学,他丝毫没有紧张的样子。

【错别字病】一股香味扑鼻而来,让人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尽(尺)”。

【冒号双引号病】妹妹大叫救命啊!救命啊!死人了。

【不加标点病】一到奶奶家妈妈就把我放在一边坐着之后就跑去帮奶奶做事。

……

除了这些,还有“我病”“再病”等等,每一个新的病例,老师在讲评的时候,都会引起学生一阵会心的笑,但笑过之后,被光荣选中的同学会暗暗記住,争取下次避免;幸运没被选中的,引以为戒,避免犯类似错误。这样讲评下来,学生的用词会越来越准确,无形中也提升了个性句子的描写力。

2.作后讲评,好的段落的借鉴有利于学生共性描写力的提升

在研究学生的习作中,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善于写出内心的话,教师就展示好片段,对比发现其中的写作秘诀:写出内心的话;如果学生写不好人物对话方式,就展示几段对话描写,从中引出对话描写的几种方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没有提示语等;如果学生写动作很笼统,不到位,就展示好的动作描写片段,从中勾出几个连续性的动作,对比发现其中的写作秘诀:写好连续性动作……如此不一而足,教学从被动变为了主动,视学生的学情而定,学生出现什么问题,就对应用什么招数,这就是“以学定教”“以写定教”,真正着力于学生描写力的提升。

三、作后讲评,是提升学生构思力的最佳路径

小学生对于文章整体的结构把握能力都有偏差,他们往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作文就显得散乱无章。而作后讲评,对于学生构思力的提升也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例如《一波三折的“我爱你”》,教师出示小作者的思路:(接受任务很吃惊——刚想表达,却被突如其来的电话给搅了——再次想表达,老妈去关煤气了——生气地丢下了“我爱你”三个字。)

让学生说说他的思路好在哪里?经过讨论,发现这篇习作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构思上懂得抓住一波三折的写法,这样作文就不会显得平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寻找故事的曲折点”,并列出一波三折的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的印象。

比如讲评“家乡特产”:刚开始很多同学写得都很普通,基本上和范文里枝干叶花果一个套路,但有一个学生结合产品说明书来写花生,很有创意。下面是他的构思:

《溪北洋小种花生》

产品名称:

产品产地:

产品历史:

产品种植过程:

产品的加工方法及口味:

产品的价值和用途:

产品广告语:

教师在作后讲评课上针对学生缺乏创意这一点,举了这个例子,然后要求学生发散思维想:怎样让你的家乡特产写得更有创意?

一讨论,好的创意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经过重写,有这样富有新意的作文出现了。

A.简历式写法(《“胖医生”的简历》——写花生)

B.想象文式写法(《猴王搬家到穆阳》——写水蜜桃)

C.通缉令式写法(《水蜜桃的通缉令》)

D.书信式写法(《给消费者的自我介绍信》——写绿竹笋)

综上所述,作后讲评确实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它的运作原理和新课标提倡的一样,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老师要做的只是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随机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从学生的写作实际中来,从学生的学习伙伴中来,又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问题的解决会对学生以后的写作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管建刚所说的:“一次批改的终结不意味着一次写作的终结,而恰恰是下一次写作的蕴伏与发起。”所以作后讲评,它不是结束,而是切切实实让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赵亚茹.浅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6(20).

[2]李群.小学习作教学“支架”应用的实践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