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立森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中国碳汇数量和价值量巨大,碳汇贸易的开展将为林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对这个问题开展研究将有助于为中国碳汇贸易的发展和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寻找突破口和路径,为优化碳汇资源配置及促进林业生态价值补偿提供理论支持。
森林碳汇资产是指个人或者组织拥有或者控制的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功能的森林植物资源。森林碳汇资产具有可确认、可计量的特征。可确认性是指森林碳汇资产以有形的森林植物和具体的固碳功能而存在,不是一种界限模糊的虚拟对象;可计量性,是指森林碳汇资产的价值可以依据其形成过程或者功能的大小来量化,用具体的数额来表示。森林碳汇资产的可确认性和可计量性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基础。
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应用,可提高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设计和运用市场机制的能力,激发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的积极性、主动性,增进企业的碳减排和碳资产意识,培育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咨询、核查、交易等方面的第三方机构;市场机制的运用,还能为应对气候变化筹集部分资金。目前,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应用,其中既有像欧盟这样的跨国市场,也有像北美这样的区域市场。实践证明,碳排放交易可以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我国也启用了森林碳汇交易市场。
森林碳汇资产交易的前提是必须具有可计量的价值,其价值的可计量性来源于功能的确定性,即森林碳汇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且固碳量是可以确定的。除此而外,森林碳汇资产的价值还会受国家或地区的环保政策、生态文化以及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
成本法是指将在现行物价和工价水平,构建指定固碳量的森林植物资源所需要的费用作为森林碳汇资产价值的方法。在这种方法里,首先要根据固碳量来确定森林植物资源的规模和构成,然后再根据造林与抚育的现时成本确定营造具有指定固碳功能的森林植物资源所需的总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V代表森林碳汇资产的价值;C代表森林碳汇资产的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即固碳量;k1为营造林成本系数,取决于营造森林植物资源所需的劳动量和实物量;k2为现行物价指数。
市场比较法是指根据市场已发生森林碳汇资产交易价格及相关信息,通过比较待评估森林碳汇资产与交易样本的异同来推算待评估森林碳汇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根据比较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区分相对额比较法和绝对额比较法,前者是指对相关数据相除得出比例调整系数,后者是指对相关数据相减得出差额调整数据。相对额比较法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Vi表示待评估森林碳汇资产价值;Pi代表已发生交易的价格;k1i至kni表示由于待评估森林碳汇资产与已发生交易的森林碳汇资产之间的差异而推算出的调整比例系数。在这里,两者之间的差异具体是指影响森林碳汇资产交易价格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差异,包括交易时间与评估基准日的差异、交易地点的差异、交易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市场供求条件差异等。应用公式2的一个前提假设是这些影响因素对森林碳汇资产价格的影响作用是相互独立的。
绝对额比较法用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Vi表示待评估森林碳汇资产价值;Pi代表已发生交易的价格,△Pi1至△Pin表示由于待评估森林碳汇资产与已发生交易的森林碳汇资产之间的差异而推算出的绝对额调整量。同样,n个绝对额调整量是由于待评估森林碳汇资产与交易实例之间所存在影响其价格的n个相互独立的因素引起的。
收益法是指根据森林碳汇资产在未来期间可获收益情况来确定其价值的方法,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式中,P代表待评估森林碳汇资产的价值;i=1,…,n,代表森林碳汇资产在未来的可获利期间数;Ai代表森林碳汇资产在第i期产生的现金收益,既与第i期森林植物资源所能够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即固碳量有关,也与政策因素和市场需求相关;r代表折现系数。
不同的评估方法服务于不同的使用目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现行成本法植根于劳动价值论,秉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估算精度依赖于森林碳汇所需的劳动量和实物量的计算精度,比较适合于非出售的公益森林碳汇资产的价值评估。市场法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具有估价公允的特点,估算精度取决于所采用的差异因素分析和处理方法,比较适合于交易型的森林碳汇资产的价值评估。收益法植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理论,面向未来,根据森林碳汇资产所产生的效用估算其价值,估算精度取决于对未来期间现金收益预测的准确性,比较适用于对森林碳汇资产的投资价值进行估算。
现行成本法的计算关键要确定待评估森林碳汇资产所基于的森林植物资源的固碳量、营造林成本系数和现行物价指数3个参数。这里的固碳量,是指森林植物资源在评估基准日所具有的固碳能力,与森林类别、面积、林木蓄积量、林下植物、林中生物以及含碳量有关。营造林成本系数取决于营造林所需的劳动量和实物量,可利用营造林成本定额来估算。现行物价指数,是指和营造林相关商品及劳动物价指数,并不是指通用物价指数,在使用时应当注意。
市场比较法的使用模式要根据所选取的样本量来确定,如果样本量比较小,建议使用加权平均法求解待评估森林碳汇资产的价值,如果样本量比较大,比如在30或者50个以上,建议使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求解待评估资产的价值。在加权平均法的使用中,首先根据样本资产与待评估资产的相似程度求出每个样本的调整值(也称之为比准价格);然后为不同的比准价格赋予不同的权重,权重的决定应该根据比准价格与原价的差异幅度来计算,样本价格调整幅度越大,其比准价格在加权平均计算中所占权重应该越小,因为它对待评估资产价值估算贡献越小;最后利用加权平均法求出待估森林碳汇资产的价值。在多元回归方法中,首先应根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和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预设不同影响因素与待评估资产价值之间的数量关系方程式,然后采用适当的回归分析方法求解方程式中的变量系数和常量中,最后对回归结果进行显著性判断和稳健型检验。相比较而言,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求解的结果比利用加权平均方法求解的结果更为准确。
在收益法的使用中,关键之处在于科学合理地确定收益期限、每期收益和折现率3个参数值。对于收益期限,评估人员应根据森林碳汇资产未来的获利情况、森林植物资源的生长和损耗情况以及环境政策与法律情况来确定。对于每期收益,评估人员应根据森林碳汇资产每期预计固碳量和单位固碳量的平均价格来确定。对于折现率,评估人员可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方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