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东改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艺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1200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空间环境整体化不可缺少的要素[1],更是城市的“心灵之窗”[2],彰显着城市独特的文化精神特质。例如,深圳市政府门前的“拓荒牛”雕塑,以拓荒牛的形象寓意深圳特区第一代建设者们的拼搏进取精神;青岛五四广场“五月的风”雕塑,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奋进的民族力量。不过,目前国内许多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太过庸俗化,尤其是对情感功能的考虑不够充分,不能很好地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和人文关怀。有的公共设施在造型上缺少趣味性和创意,不够生动和活泼;有的缺少具有故事性的场景组合,不能较好地反映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调动使用者的参与性;有的围合形式呆板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精神状态下使用者的个性化情绪需要;有的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反映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与大众的信息化智能需求,等等。总之,目前我国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情感设计略显单薄、不够丰满,设计水平亟待提高。
反观国外,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本主义思想兴起,设计者就开始考虑使用者的需要,将人的需求作为一切设计的依据。美国设计师普罗斯曾说:“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3]公共环境设施的情感设计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展现城市人性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城市文明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但目前学界从人性出发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情感设计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拟在对公共环境设施的功能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以国外优秀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为案例,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的情感类别进行分析,阐释公共环境设施情感设计在满足公众情感需求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当下公共环境设施的情感设计提供参考。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主要是指在城市户外空间中满足人们进行户外活动需要的器物,其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功能,即为市民提供具体的使用需求;二是精神功能,即为市民各类情感的释放提供真实的依托对象。
1.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物质功能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体现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表征,是营造自由平等、充满人文关怀等美好氛围的重要元素[1]。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的休息设施、交通设施、信息设施等最基础的功能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休息、出行、信息等需要,如公共座椅和公交车站等。也有不少的公共设施虽没有具体明确的使用功能,但也起着装饰、美化环境与宣传当地文化特色的积极作用,如雕塑、景观等。
2.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精神功能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日常活动的需要等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城市环境建设的众多要素中,公共设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以至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与设计者不得不考虑公共设施设计与不同情感的产生及其接受程度之间的联系[4]。
在现代城市高强度、高节奏的工作环境下,在沉重的工作、生活负担和压力下,人们对公共环境设施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公共设施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如何最大程度地满足使用者情感的需要就显得至关重要。当下不少的设计者都在通过注入情感设计来延伸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使用外延,希望自己所设计的作品能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情绪得到调整,变得积极而快乐、向上而奋进,萌发参与体验、嬉戏、感恩的意愿等,从而获得人文关怀。
情感作为最能打动人心、激发人的各种潜在思想的精神要素,在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至关重要。公共环境设施的情感设计对于缓解公众的生活压力和精神烦恼、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妙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中将情感进行有效表达,是值得每一个设计者关注的问题。
按照具体的使用属性,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可分为休息设施、照明设施、交通设施、卫生设施、无障碍设施等,不同类别的设施可在不同时段为不同人群提供具体可视的服务。人作为有情感感知的使用者在接受不同形式的环境设施服务时,自然而然又会衍生出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情感体验。
1.以造型的趣味性使公众获得愉悦情感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大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景观构筑,它以一定的形制、颜色、质感和比例影响人们的心理[5],其造型设计更是设计师长久以来不断探索的方向,出色的造型是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展现创意和艺术性的关键手段。国外不少的设计师就是通过拟人化手段创造出有趣的造型来进行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并以此来使公众获得愉悦情感的。公共环境设施使用者的心情和状态是不一样的,难免有遭遇了工作的烦闷和生活不快的,而具备趣味愉悦情感的公共环境设施可以排解人的不快和烦闷,获得愉悦的情感。
坐下休息是人们在户外活动时的一项基本需求,而公共环境设施是否舒适安全不仅影响人的休息质量,也关系到人在身体得到休息的同时其情感能否得到满足。简洁的坐凳可以休息,造型逗趣的座椅也能休息,然两者在休息的质量上有所不同。例如,英国街头臀部裸露的公共休息座椅(见图1),其整体外观以人半蹲下时裸露的下半身形象为基本造型,运用腿部作为座椅的支撑,将裸露的臀部处理之后的平面充当座位的椅面,这一别致的造型被公然摆放于室外空间,异常醒目也特别逗趣,让人忍俊不禁。再如,美国HIP-HOP公交站休息设施(见图2),将公交站座椅与站台灯箱平面图形结合,使三维空间座椅与二维平面人夸张的脑袋外形以合适的高度搭配,水平的座具与垂直的背景相呼应,人坐下后头部正好与背景夸张的发型融为一体。这样一处休息设施,可使奔波于城市、忙碌于工作的乘车者,坐下休息时既解除了身体的疲乏也舒缓了烦乱的情绪,使其等车过程变得轻松和欢乐。由此可见,附有情感设计功能的公共环境设施,在为大众提供休息设施的同时,也可为人们增添快乐的情感,这种愉悦的情感远比个体获得单纯的身体休息更受大众欢迎与喜爱。
图1 英国街头臀部裸露的休息设施
图2 美国HIP-HOP公交站休息设施
2.以可参与的场景组合实现人与设施的情感互动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是处理城市中人与环境依存关系的手段,是设计师与使用者情感体验的一种交互方式[4]。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应注重与人之间的互动,使人能够在城市生活中获得欣赏、亲近、体验公共设施的机会[5]。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在城市环境中有的是以单体形式进行摆放,有的则是以多个组成场景的方式进行布置。场景结合式的公共环境设施可以较好地满足不同人群在户外活动时产生的参与多样情感互动的诉求。比如,澳大利亚Rundle商场的猪群雕塑(见图3),位于阿得雷德商业街区,四只形态各异的猪,可谓形象逼真。在商场逛累了可以坐在其背上歇息腿脚,而小朋友则可以摸摸猪的嘴巴、拍拍猪的肥肉,并摆出各种造型与之合影嬉戏一番。再如,瑞典马尔默步行街入口处的五人乐队组合雕塑(见图4),该景观设施以形态夸张的五位乐手列队组合成为场景雕塑。该雕塑固定在马尔默市步行街的入口处,不仅丰富了街道的视觉内容,也舒缓了人们在此购物行走时的疲倦。人们的购物过程因这一可参与场景雕塑的存在而不那么单调乏味,步行于此的人们大多对乐队的表演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欲作为队友列与其后模仿表演的,也有饶有兴致地观察五位乐手不同演奏姿态的,人们在此可以收获无限的乐趣,逛街的疲惫也由此一扫而光。
3.以围合形式营造出安全感
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可以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同样,布局合理、设计周到的公共设施能使人们感受到来自城市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3]。安全感是人们在任何环境下都需要的。在户外公共环境中,我们有时需要独处,有时需要安静思考,有时需要倾诉密语。营造具有安全感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往往以围合的形式来完成,这种围合可能是多角度围合,也可能是相对开放的单个方向连续围合。比如,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K.Sheila开发的太阳能曲线形围合休息设施(见图5)与位于比利时卢森堡市广场的折线形围合休息设施(见图6)。这两组设施的设计者分别通过不同的材质围合了一个能坐能躺的休息设施。前者运用优美的曲线造型进行围合,主要为单个对象提供休息服务,其两侧出入口较大,单个对象需要和周围人群交流时会更方便;后者则通过连贯的折线在墙体中间围合成了一个可供单人休息也可供两三个好友密语的休息空间,其围合的材质和区域相比于前者显得封闭性较强、安全度更高。这两组设施的上下前后界面都为封闭的介质,只有左右两侧留有进出的洞口,高度的围合性无疑在开放的空间中营造了一片安全的静谧之地,很好地满足了使用者对不同程度安全情感的需要。这种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作为前提所作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于人[6]。
图3 澳大利亚Rundle商场的猪群雕塑
图4 瑞典马尔默市步行街五人乐队组合雕塑
图5 美国的曲线形围合休息设施
图6 比利时卢森堡市广场的折线形围合休息设施
4.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体验式情感
我国城市化率从 2005 年的 42.99%提高到 2011 年的 51.2%,年均增长 2.96%,预计到 2020年,将有 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 年则有 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3]。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的普及和应用程度,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尺,可以使市民更多地体验城市的智能和便捷。交互设计理念介入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目的是满足公众的使用需求并建立信息的传导,满足市民使用的便利性需求[7],而信息化设施为公众提供的就是信息提示和广而告之的信息共享。例如,位于荷兰鹿特丹公共车站的智能化自动称重设施(见图7),运用信息感应技术在公交车站添加可自动称重的设施,只要有乘客触及它,便会在侧面站台面板上显示出该乘客的体重,在此休息候车的乘客不仅可打发闲暇时间,还可获取自身的体重和健康状况信息。这样巧妙运用信息化技术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可使使用者收获相关体验愉乐情感。同样,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麻省理工学院的Senseable城市实验室也做了一个以智能化技术为支撑的概念性公交车站设计方案(见图8)。该概念设计利用了太阳能、e-INK触摸屏和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显示出公交线路和到达时刻,还可以查询自己所在的位置、寻找最短的巴士路线、检测空气质量、浏览网页、发布广告和社区通知[8]。这些功能可为侯车者侯车时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服务,使市民获得更多的体验满足,也增加了公共设施的使用频率[9]。
图7 荷兰自动称重公交站
图8 EyeStop概念设计公交站
5.以使用性广告设施引申出感恩情感
西方现代化大都市中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充分展示了新工艺、新材料的艺术美和新鲜感,高度重视人的切实感受,许多优秀的设计以其独特的设计形式、超前的创意和完善的功能让使用者获得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3]。在西方一些国家,有些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由大型企业出资筹建安置的。当企业参与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筹建时,通常会融入自身的企业文化,通过相应的手段在公共环境设施中植入一定的广告内容,借此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比如,美国IBM公司在街头投放的休息与遮雨的公共环境设施(见图9、图10)。IBM公司借助城市街区的墙面,将平面转换为立体带有功能性的长椅、遮雨棚,在为企业打广告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贴心的公共环境设施。这些公共环境设施构思巧妙,充满创意,通过不同的色彩既点缀了城市,又为公众提供了休息、挡雨等服务。市民在疲惫和忘带雨具时,恰遇此休息和遮雨设施可消除疲劳和避免遭受淋雨的窘境,会很轻松地接受IBM想表达的中心主旨,在情感上萌发感动与感恩,赞赏商家的善举和用心,也易激发人们的回馈性消费情感。可见,融入情感因素的细腻设计,能牵引出使用者的多纬度情感。因此优秀的公共环境设施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既能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同时又能表征城市的精神与灵魂[11]。
本文通过对多个国外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优秀案例在情感层面出色表现的分析,发现其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在情感层面上的表达丰富和贴心,可以为致力于改造现代城市环境设施的我国设计者提供参考。设计师在设计公共环境设施时,应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应注重公共设施的安全、实用、舒适、美观、环保等,以使用者的需求为主要依据[3],以促进人、设施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服务的主体是人,具体的物质使用需求是明确而直接的,而情感的需求则是隐含而多变的。人类的情感是丰富的,但也是需要通过客体去诱发的,需要给予也需要释放。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情感性是依附于实体而存在的,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诱发人类丰富的情感,最大程度地满足使用者的情感诉求,让其使用功能得以延伸、精神内涵得以展现,是一项细致而深入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相应满足后,需要越来越关注心理层面上的需求。相信伴随着设计者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情感设计上的关注和不断探索、创新,未来我国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在情感设计方面将更为细腻、更具温度,从而对提升我国城市环境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张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等,发挥积极作用。
图9 IBM街头休息设施
图10 IBM街头挡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