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曲麻莱县牙扎曲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

2018-09-11 11:47张师祥张如国
中国锰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褐铁矿板岩岩屑

张师祥,张如国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青海 西宁 810008)

青海曲麻莱县牙扎曲地区金矿区地处中纬度高海拔山区,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调查区气候类型主要呈现干旱、半干旱的特征,区内降水较少,温度跨度大,平均气温在0℃以下,且能够达到-30℃的低温,最高温度则在25℃左右,该区尤以冬季时间较长,每年都会出现很多风沙天气,气候比较恶劣。区内北部东大滩、西藏大沟等河流往北流入柴达木盆地,为内陆水系,南部河流往南流入长江、黄河,大部分河流为季节性流水。植被在该区范围内基本不发育,草本植物比较多见。北部高山区植被多沿山间沟谷地带分布,岩石裸露于4 500 m的海拔区域上,基本都是积雪覆盖,植被通常分布于水系地带[1]。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1.1.1 地层划分

通过地质填图,初步建立了测区地层格架,对岩石地层厘定出了两个正式组级填图单位,五个段级填图单位;第四系按成因—地貌双重填图法,划分出了全新世冲积(Qhal)、湖积(Qhl)、人工堆积(Qs)、风积(Qheol),晚更新世洪冲积(Qp3pal)等5种成因类型,极大的提高了测区地层的研究程度(表1)。

表1 调查区地层划分

1.1.2 早—中三叠世昌马河组、晚三叠世清水河组

基本查明了早—中三叠世昌马河组(T1-2c)、晚三叠世清水河组(T3q)在区内分布范围、岩性特征及岩石组合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并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将其昌马河组划分为3个非正式岩性段,清水河组划分为两个岩性段[2]。

1)昌马河组三段(T1-2c3)

灰色、灰绿色、灰褐色中—厚层状变长石石英砂岩夹灰黑色板岩、千枚状板岩、千枚岩。

2)昌马河组二段(T1-2c2)

灰—深灰色绢云母板岩、千枚状板岩千枚岩与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互层。

3)昌马河组一段(T1-2c1)

灰色、灰绿色、灰褐色变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夹灰色、灰黑色板岩、千枚状板岩、千枚岩。

4)清水河组二段(T3q2)

主要有粉砂岩(灰色)以及石英岩屑砂岩(灰绿色)与夹粉砂质板岩(深灰色)变岩屑长石砂岩所构成,透镜状的砂砾岩以及含砾粗砂岩主要该段地层的部分位置上可见。

虫迹化石以及植物印模化石主要分布于板岩(灰黑色)以及长石石英岩屑砂岩内。图1、2分别为长石石英岩屑砂岩中珊瑚化石产出特征及灰黑色绢云板岩内虫迹化石产出特征图,化石保存良好[3]。

图1 长石石英岩屑砂岩中珊瑚化石产出特征

5)清水河组一段(T3q1)

长石砂岩(岩屑)以及粉砂质板岩(深灰色)与夹粉砂岩(灰色变)的泥质板岩和砂岩(石英岩屑)构成改组地层。

图2 灰黑色绢云板岩内虫迹化石产出特征

1.1.3 第四纪地层(Q)

区内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占区内面积的30%左右,是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的平原地带,在山区亦有零星分布。地层发育齐全,成因类型复杂。

1)晚更新世(Qp3pal)

区内分布最为广泛,出露于调查区的刚欠曲、牙扎曲流域两岸的山地与山前倾斜平原的连接地带。组成洪积扇及洪积裙。堆积物以洪积为主夹有冲积层,是山前戈壁及平原绿洲地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上部为灰黄色亚砂土,松散状,厚1~2 m;下部为砂砾层,由大小混杂,排列无章,棱角状砾石组成,砾石成分因地而异。到河谷及绿洲带,以灰黄色亚砂土或粉砂质粘土为主夹砾石,厚度大100 m以上。

2)全新世(Qh)

分布于河谷、湖岸及河谷地带。湖积层(Qhl)主要见于折赛贡的北侧湖边,由灰黄色松散状粉砂、灰黑色淤泥及细砾组成。冲积层(Qhal)分布于西藏大沟、刚欠曲、牙扎曲等现代河床、河漫滩等地带,以松散状砾石、砂及淤泥为主,并有巨砾石。风积层(Qheol)主要分布于牙扎曲下游河岸两侧,地貌上呈凸凹不平的团块状分布,整体上形成半固定不规则新月型小沙丘,部分地段被土黄色亚砂土覆盖。人工堆积层(Qs)主要分布于牙扎曲中游一带,凌乱分布,主要由松散状砾石、砂及淤泥为主,砂的矿物质成分主要为石英。

1.2 构造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建立了测区构造格架,基本查明了区内断裂构造、褶皱构造、挤压劈理构造空间展布特征、变形特征、相互叠加改造特征及对成矿的控制特征;厘定出两条韧脆性变形构造带,并对其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及矿化蚀変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为研究区域构造特征、成矿控矿特征、探讨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在区内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提供了构造依据。

调查区地处华南板块的可可西里—松潘—甘孜残留洋(Ⅱ2)二级构造单元为昆仑山口—昌马河俯冲增生楔和巴颜喀拉边缘前陆盆地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以北西西向为主,近东西向次之,控制着地层的展布方向。断裂较密集且成束分布于该区地层,脆性断层是区内断裂的主要性质,主要形成于该区的早些时候,而且活动时间跨度大,规模比较大,区内断裂主要呈现壳型特征。印支期褶皱是区内发育的主要褶皱构造特征,一般规模都不大,具有非常明显的破坏以及切割特征,造成褶皱形态发育的不完整性。

1.3 岩浆岩

区域上岩浆活动较微弱,调查区内无岩体出露,但区内脉岩较为发育,脉岩类型主要为中酸性。岩性主要有石英脉、花岗斑岩脉、细晶岩脉、花岗岩脉、石英纳长斑岩脉等。岩脉大多呈北西向展布,少数呈近东西向展布。

1.4 变质岩

调查区变质作用类型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同时还发育着动力变质作用特征。没有突出的变质程度,主要呈现结晶灰岩、板岩、变砂岩及千枚岩等为主的区域变质岩特征。

2 金矿矿床矿体特征

2.1 矿体特征

F16破碎蚀变带是区内的矿体的主要产出部位,该带呈现290(°)~300(°)的方向进行展布,大约有25 km的长度,有60~150 m的宽度。带内岩石非常破碎,且蚀变比较突出。区内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及黄铜矿化等。目前在该带中发现的金矿体有13条[4],长度在160~980 m的范围,约为1~3 m的厚度。金品位达到3.03~186.30 g/t。矿体呈现290(°)~310(°)方向进行展布,非常类似于破碎带的展布特征,并与土壤异常较吻合。主要的矿体分别为Ⅰ-M2、Ⅰ-M4、Ⅰ-M7、Ⅰ-M10、Ⅰ-M12等矿体,显示该区巨大的找矿潜力。

Ⅰ-M2金矿体:由2014YTC04、09探槽及2014YK8刻线样控制。长480 m,厚1.8~2 m,平均厚1.9 m,推深80 m,金品位3.02~37.6 g/t,金平均品位达14.47 g/t。矿体主要产状为脉状特征,石英在矿体中广泛分布,有星点状特征的自然金分布于石英中。褐铁矿化是其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

Ⅰ-M4:由2014YTC003探槽及2014YK8刻线样控制长560 m,厚1.95~4 m,平均厚2.98 m,推深80 m,金品位4.95~631 g/t,金平均品位186.30 g/t。其产状主要为脉状产出。石英在矿体中分布广泛,有星点状特征的自然金分布于石英中。褐铁矿化是其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

Ⅰ-M7:由2014YTC05、10、11探槽控制。长910 m,厚2~3.8 m,平均厚2.60 m,推深80 m,金品位3.12~10.9 g/t,金平均品位6.19 g/t。其产状主要为脉状产出。石英在矿体中分布广泛,有星点状特征的自然金分布于石英中。褐铁矿化是其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Ⅰ-M10:经相关工程所控制,长600 m,厚度约在2 m左右,超过80 m的推深。达3.38~12.08 g/t的金品位。矿体主要呈现脉状特征进行产出,褐铁矿化是其主要的蚀变类型。

Ⅰ-M12:经相关工程所控制。长980 m,厚1~3 m,厚度约在2 m左右,超过100 m的推深。达到3.25~483 g/t的金品位,矿体主要呈现脉状特征进行产出,褐铁矿化是其主要的蚀变类型。

2.2 围岩蚀变

清水河组(晚三叠世)是该区矿体的主要产出部位,具有明显破碎特征的砂板岩所构成。褐铁矿化蚀变特征以及黄铁矿化蚀变特征与硅化和孔雀石化蚀变特征非常明显,由于矿体周围的区域上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2.3 矿石类型

区内矿石主要呈现含金石英脉型以及构造蚀变岩型等两大类。前者中主要由黄铜矿以及辉锑矿和自然金等矿石矿物构成,石英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矿石达155~631 g/t的金品位。后者主要由辉锑矿以及自然金等矿石矿物所构成。泥质矿物以及石英和绢云母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组成,品位3.03~17.9 g/t。

2.4 成因类型

清水河组(三叠纪)地层是该矿矿体的主要产出部位,该组地层中具有非常明显的破碎岩石特征,主要为夹砂岩的板岩。成矿因素主要分为构造蚀变特征以及热液特征等类型。

3 找矿标志

1)地层标志

本区大面积出露的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清水河组、昌马河组砂板岩地层,为区内的成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赋存条件[5]。

2)构造标志

该区的构造特征以及断裂特征对区内的金矿化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所以,加强区内找矿,应当针对这些区域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3)脉岩标志

石英脉以及花岗岩脉在该区出露广泛,可以为区内金矿的寻找提供重要参考。

4)地球化学标志

通过相关的化探研究手段,在其区内目前已经有22处综合异常被发现,主要表现为Au、Sb与Cu和W、Sn、Bi等元素具有非常高的含量,这些都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5)围岩蚀变标志

绿泥石化以及硅化和褐铁矿化以及孔雀石化和高岭土化等是该区的主要蚀变特征。尤以矿体周围的区域上蚀变特征更加强烈,对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矿化转石标志

石英以及褐铁矿化与孔雀石化等转石,对区内此类矿床的寻找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4 结 语

曲麻莱县牙扎曲地区区内断裂主要呈现壳型特征,脉岩较为发育,岩石非常破碎,且饰变突出。该底层具备构造饰变岩型金矿成矿条件,且金矿体品位高,具一定规模,已显示出具有大型金矿的雏形。

猜你喜欢
褐铁矿板岩岩屑
岩屑床清除工具携岩效率仿真分析
大斜度井岩屑床清除工具研制与应用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人工井场岩屑集收系统的优化改进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页岩气钻井岩屑运移规律仿真分析
安钢烧结机配加澳褐铁矿粉的生产实践
板岩地区高边坡滑坡原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横观各向同性板岩层理角度与抗压强度及断裂韧度的相关规律
我国褐铁矿浮选及其联合选别的现状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