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生树(本刊记者)
有恒产者有恒心。绥德县在脱贫攻坚中,不仅注重医治眼前贫困之疾,更注重根除长远贫穷之患,他们的扶志不是靠说教
脱贫攻坚合力园,是一个占地2200多亩的山地苹果园,坐落在绥德县艽园沟便民服务中心石家沟村的山峁上。
这是一片让人暖心的经果林,它的主人是绥德县1500多户兜底贫困户,户均1.5亩果园,由专人打理。
“让兜底贫困群众长时间、有尊严地享受到扶贫政策的红利,是最好的扶志方式。”这是绥德县委书记李永奇的“产业扶贫观”。
“给你说个数字,你可能不相信。我们村土地确权时,共有4000亩耕地,年前丁总整理后,差3亩不到7000亩,全村老少都想不通,说土地是‘橡皮筋’,撑撑就能变大。”
8月2日,绥德县艽园沟便民服务中心赵家坬村村委会主任赵国荣,像讲古戏一样讲述这一年来村里产业发展的点点滴滴,他在这场戏中,饰重要角色。
赵国荣口中的丁总叫丁汝泽,是绥德县二十四坬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董事长。2017年初,丁汝泽放下西安的房地产生意,一头扎进赵家坬的荒山上。用半年多时间,平整出7000亩高标准农田,主要营务山地苹果。至今,他已从腰包里掏出2000多万元现金,砸在赵家坬。
说起和丁汝泽的初次见面,赵国荣能讲述出所有的细节。因为这样的发展机遇对赵家坬村太重要了。
2017年初,县农业局、艽园沟中心负责人带着丁汝泽来赵家坬考察,赵国荣全程陪同,老丁只看不表态,老赵心里乱打鼓。
“全村土地三个月能流转回来不?”临别,丁汝泽捡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开口。
“只用一周时间!”看到对方一脸狐疑,赵国荣再次确认:“对,日对日,七天。”
丁汝泽满意地走了,赵国荣失眠了。自己56岁,没有一次下过“软蛋”,这次也不能。
不是赵国荣逞能,是赵家坬穷怕了。
全村376户,976人,至今仍有96户贫困户。近千人的村,常住人口不足200,大片的山地撂荒,闲不住的老年人在村庄就近种了不足300亩的杂粮。
伴随物质贫困的是留守老人精神世界的寂寞。
每逢年节,几十位老人蹲在村里的戏台下,闲扯着外出子孙们的各种信息,以解思念之苦,可怜得像一群“没孩儿的爹娘”。
2015年,村民选举赵国荣当村主任,生性好强的他,不改本色。当着全体村民的面说,让我当可以,必须我说了算。
“不是为了争权,之前的村干部太软弱,连退耕还林这样的好政策都落实不下去,可以说百事不成一件。”赵国荣说,赵家坬村情太复杂,以往上面下来点好处,先要满足村里“强人”的胃口,剩下的才平衡弱者的利益,这样的村干部自己宁可不当。
正是由于他两年多时间在村主任位置上的“强势执政”,才刹住了村里长期形成的歪风邪气,为发展创造了条件。
说到做到。一周后,赵家坬村和丁汝泽的合作正式开始。
2017年4月,数十台推土机、钩机开进赵家坬,一场荒山变良田的会战开始。
让丁汝泽想不到的是,半年多的施工中,没有因人为因素停过一分钟的工;让赵国荣想不到的是,他的细致周全,为全县的脱贫攻坚探出了一条路子。
在与丁汝泽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考虑到村民对土地的感情,赵国荣提出,在整理好的土地上,整块为村民每人留出1.5亩土地,由村里成立合作社,统一种植苹果并管理,收益由村民和村集体共享。
艽园沟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园
这样一来,赵家坬村民的收入由土地流转费、园区务工工资、合作社分红三部分组成。
“长大”的土地,不再是供炫耀的数字,而成了蓄鼓群众腰包的活水源头。
赵家坬成立合作社统一营务苹果园的做法,被李永奇关注,触发了为全县所有兜底贫困户统一培育果园的想法。
“盛果期一亩半苹果年纯收入6000元完全有保证,一茬果树稳产30年没问题,相当于给没有生产能力的兜底户每户存入银行近20万元,供他们整存零取。”李永奇边念着贫困户的致富经,边责成艽园沟便民服务中心付诸行动。
2018年5月,艽园沟农业扶贫投资责任有限公司成立,石家沟村25岁的大学生村官刘骁程为法人代表,任副经理,主要的任务是建设脱贫攻坚合力园。
8月的陕北,烈日灼人,脱贫攻坚合力园的建设氛围和这气温很应景。
如仙人打坐般的三架山峁已被削平,最窄处也有10米的梯田层层环绕,有的梯田里,一米多高的苹果树苗抽着鲜嫩的新叶,为了保证成活率和树干的正直,每一棵幼苗都用宽宽的布带固定在两米多高的竹竿上,似一对携手并行的爷孙,喜庆的画面让人充满希望。
艽园沟便民服务中心书记谢龙指着一块近60亩的平地告诉记者,那里将建十多座日光大棚,种植反季节水果、蔬菜,培育食用菌,主要是解决贫困户短期收益问题。
谢龙说,为了让贫困群众早受益、长受益,县、乡两级干部动了不少心思。
每户1.5亩果园中,一亩栽种标准苗,3-5年后才能挂果,半亩将栽种生长了四年的大苗,次年就能有收益。一则是为了见效快,另外也为了20年后,果园的新老更替。
在幼园里,将套种枸杞、野扁豆、蒲公英等中药材,加上大棚的收益,保证贫困户年年有收入。
为了苹果的品质,在栽种时,每株都打了一米见方的坑,搅拌了五铁锨羊粪,因为羊吃青草,所以粪便里不会有饲料添加剂残留。
艽园沟还和榆林学院生命科学院签订协议,在合力园建立专家工作站,将派驻一名博士,负责技术支持。
不久前,谢龙带着几名技术人员,到烟台、咸阳、延安对大果苗进行了考察,有的一株近百元钱。他说,县领导已明确,全力以赴支持,只待栽种的最佳季节到来就实施。
谈到这座山梁将成为全县所有兜底贫困户的“绿色银行”,谢龙眼睛笑成了一条缝。这位“80后”干部,对脱贫攻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2016年,原艽园沟乡改成便民服务中心,谢龙走马上任。本来不多的干部,一下调走九人。要么当“看门政府”,要么逆境突围,他带着两名副主任选择了后者。
“我可以混几年拍屁股走人,但艽园沟的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耽误不起。”谢龙说,随着农业高新产业园的建成,便民服务中心的干部又集聚起来了,更重要的是群众的心气集聚了。
“心思,不能拿钱去衡量,但往往比钱还重要。”谢龙说,这话对干部、对群众都适用。
8月4日,星期六。一大早,县政府廉政灶的餐桌上,县长姬跃飞和农业、果业、政府办等负责人边吃早餐,边交流。饭毕,他们要一起去一个土地整理现场调研。
近日,有些上火,姬县长拔掉了一颗发炎的牙齿还没来得及补,说话有些漏气,但丝毫不影响他对工作的热情。脱贫攻坚开始后,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已成他的工作常态。
“高新农业产业园,要种植、养殖和加工一体化,要保证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的协调发展。”姬跃飞说,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变成职业、农业变成产业、农村变成幸福家园。
丁汝泽就是在这种理念的吸引下,放弃房地产生意,成立了二十四坬合作社,成了艽园沟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园的“第一环”。
为了给高新农业产业园配套,姬跃飞和副县长王明生三下江西,请来了以养猪和猪饲料加工享誉业界的中国500强企业双胞胎集团入驻园区。
双胞胎集团养殖项目投资部经理王东欢说,除了绥德县良好的投资环境,更看中这个园区的循环功能,特别是苹果产业对有机肥的消化利用。集团将在养殖、饲料加工、肥料生产和屠宰作全产业链投资,预计投入14个亿。
双胞胎集团首期1.5万头母猪场建成后,年可产37万头仔猪,公司将与农户合作建养殖小区,带动周边的一批养殖户共同发展。
同时,被吸引来的还有省果业集团公司。
2017年9月,省果业集团绥德分公司注册成立,计划投入3亿元,建设1.3万亩高标准山地有机苹果示范基地,300亩优质苗木基地,以及销售平台、包装生产线等,同时带动绥德15万亩成龄园提质增效。今年4月,分公司已在艽园沟马连沟村流转土地6000亩。
赵家坬村贫困户钱凤萍已体会到职业农民的好处。
钱凤萍患有脑供血不足,常年吃药,丈夫患肺气肿干不了重活,两口子只能外出榆林用脚蹬三轮车走街串巷卖菜,一天挣不了几十元钱。
去年土地流转后,钱凤萍回到村里,在二十四坬合作社务工,一天100元。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挣到6000元。
2017年,赵家坬村民从二十四坬和本村的同舟合作社共领取工资104万元,村里的常住人口400多,比一年前翻了一番。
而一笔更丰厚的财富正在积累和潜藏。
二十年后,建成的果园和基础设施将全部交给所在的村。以赵家坬为例,抛开固定投资的1.33亿元不算,仅7000亩果园,每亩折价2万元,户均30多万元。
乘车行进在艽园沟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园22公里的环山产业路上,石家沟村的合力园和双胞胎集团养殖基地初具规模、马连沟村省果业集团绥德分公司的土地平整现场热火朝天、赵家坬村二十四坬合作社果园生机勃勃,一个融一二三产的产业园区正在成形。
绥德县农业局局长郝建荣介绍,全县建成农业产业园59个,家庭农场166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44个。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772元,比上年增长9.2%。
在绥德数天的采访中,常常被党员、干部的工作劲头、思想境界感染着。
63岁的老党员赵如圣,在赵家坬村监委会主任的位置上干了九年,今年村委会换届时,他主动将位置让给了年轻人。
退出村委会班子,村干部的工资也不领了,但工作丝毫没有减轻。每天早5点半起床,晚上7点多收工,领料着几十位村民在山上打理村里的苹果园。
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是:“一旦把几十号人在山疙瘩上铺排开,我叼个空也能干两个人的活。”
马连沟村土地流转时,第一个到村委会会议室带头签字的是党员李宏飞。一个月前,就是在这个会议室,他第三次落选村党支部书记。
马连沟村6000亩土地流转,仅仅用了三天时间。
2016年入职的大学生村官刘骁程,在现场监督脱贫攻坚合力园工地时,跌落到山崖下,眼角缝了四针,没有休息一天。
绥德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斌将这种现象归结为:“用事业凝聚人,树正风引导人,立制度管理人。”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绥德县已有四名扶贫干部被提拔担任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有36名优秀“第一书记”和160名帮扶干部被提拔重用。
“近期,县里拟再拿出30个左右科级岗位,对那些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长期在扶贫一线工作且做出成绩的干部进行大胆使用。”王斌说,县委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
对在脱贫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的党员干部,县委成立联合督查组定期评选,并启动“三项机制”予以严肃问责。
仅2018年上半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就脱贫攻坚工作明察暗访3轮15次,查处扶贫领域案件21件,党政纪处分22人。
“脱贫攻坚是全县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也是锤炼干部的主战场,更是识人选人用人的‘试金石’。”李永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