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勇
【摘 要】古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学生从初中开始就接触了历史,初中的历史学习是为了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框架,让学生知道某一段时间发生的那些国家大事和国际事件。步入高中以后,历史的学习难度大大增加,从记住基本框架开始转向学习历史的社会环境和事件的原因以及借鉴历史的教训,难度大大增加。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16
一名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最初感受就是不适应高中繁重的课程和难度增加幅度大的学科,其中历史就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历史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感受不到学习高中数学那样的乐趣,更感受不到学习高中英语那样轻松。历史学科的教授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部分教师无法将历史讲得有声有色,导致学生听课容易走神;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历史教师只为高考答对题而教授一些做题技巧而无法教授出实质性的内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如何让学生学好历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在新课标改革下,教师要与时俱进找到教授历史的方法,让更多的高中生学会历史而受益高考。总之,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教师也要制作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来传授知识,让高中选择文科的学生不再为历史发愁,让他们在文综考试中拿到高分。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枯燥无味的课堂,学生接受效果差
首先,高中历史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门有挑战性的学科,教师无法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又因学不好这门学科而拉低总分。大部分教师在教授历史课时按照课本给学生讲一些死知识,或者按着课本的内容运用多媒体生搬硬套给学生,按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参与的人物、最终的结果以及历史意义循规蹈矩的传统教学模式。高中的历史是按照历史事件当时的政治环境、当时的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为线索编写的三本教科书,尤其以经济那本书最难教学,所以教师按照传统模式教学,学生会感到枯燥而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繁忙的高中生活让学生压力很大,学生为了拿高分重视英语和数学等学科的学习,而不重视历史的学习。在历史课堂上,学习会因为枯燥的课堂内容而放弃听课而选择去刷数学题和背诵英语,这对历史的学习没有任何益处,高中历史的课堂上这种情况存在得十分普遍,教师要改革教学理念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好历史。
(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
首先,每一名高中生都是为了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而努力学习,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存在着一种观念就是只要能拿到高分的教学方法就是好的教学课堂,不管学生是否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都一股劲的灌输给学生。大部分高中历史老师会按照学校的时间安排教完三本教材,高二就开始进入高三的紧张复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加快上课的进度,顾不上学生的接受程度,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可以将新知识琢磨成自己的知识,有的学生接受能力稍差一点,又不重视历史,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学完了三本历史书,这样的学生在高三复习那一年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比其他学生要多,经常做题错很多,渐渐地就会失去信心,对历史失去学习的兴趣。
其次,往往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六门学科都是优秀的,都会有偏科的现象,但是在高中的教学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存在,从进入高一开始教师就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学好英语和数学等学科,这样在高三复习时可以减轻压力。学生们在刚刚进入高中时,没有任何的学习经验,就会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学习高中的学科,中国的应试教育不仅让学生为了拿高分而忽略了全面发展,更是让教师深受其影响,为学生拿高分而支招。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大部分学生对枯燥的历史失去学习兴趣。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改革教学理念,活跃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一名学生能够集中精神学习课堂内容的时间就是短短的十几分钟。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既可以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又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让学生感觉耳目一新,不要一味的讲解死知识,也不要为完成教学进度而匆匆上完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的安排上利用一些小视频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视频有声音有图片,让学生看到生动形象的画面,比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干瘪瘪的讲知识效果要好得多。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也要用提问的方式,提问往往会缓解课堂的安静气氛,让学生与教师形成互动,既可以让学生打起精神听课,教师也可以检验一下学生的接受效果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历史,让学生发表一些对该历史事件的看法,让他们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比死记硬背书上的死知识要强得多。所以,教师要改革教学理念,摆脱枯燥课堂,让学生学习历史轻松愉快。
(二)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让学生不再只为高分去追求那些所謂的解题技巧,如果一名学生对一个知识学习得十分透彻,那么一道历史题不需要解题技巧也可以游刃有余的写出正确答案。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更多历史事件,从背后挖出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才达到了教学目标。初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死记硬背,因为中考考的都是死知识,但是高中教师就要用启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高中的历史题不再是简单的事件,而是去分析题得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往往难度非常大,许多学生的分析能力达不到,对历史题束手无策。教师要在平时讲课的过程中,教授学生为什么是这样分析,引导学生找到分析方法;在平时分析试卷时,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并将个人的解题经验告诉学生,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题。所以,教师不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应付教学,要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高考以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三、结束语
高中历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要调动课堂气氛,避免制造一个教师在讲台讲课,学生毫无回应的气氛。学校要对高中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摆脱历史的困扰,在高考中拿到理想分数,考上理想的大学,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