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探析

2018-09-10 06:40刘帮清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刘帮清

【摘 要】文章分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了构建新型识字教学方法的意义,构建新型识字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旨在创新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追本溯源识汉字,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型识字意义 传统识字 教学问题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86

在《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中,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介绍了八位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并通过课堂教学实录分析,对他们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教學特点等做了详细评价。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良好的文化素养,还具有创新能力。面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多方面、多角度去设计教学,不仅能巩固练习,还能加深印象,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早在两千多年前,至圣先师孔子,就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并且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来,面对不同学生问孝,孔子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实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而改革创新,正是我国教育的破题之举。笔者通过分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了构建新型识字教学方法的意义,构建新型识字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旨在创新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追本溯源识汉字,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在泸州某学校的见习,以及在江油某辅导机构的晚辅,发现很多老师对在低年级学生基础识字写字的教学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学方法死板、枯燥,没有创新性

笔者在听课期间发现:小学低段(1-2年级)教师讲生字,普遍都是以下过程,教师泛读、学生齐读、分小组读、开火车读、随机抽读,要求会写的字就是教师先示范书写,然后学生跟着数笔画书空。

(二)学生识字兴趣不高,没有动机集中精力主动学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笔者在听课期间通过对学生上课情况的观察,发现很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即使老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也很少有同学愿意举手发言,普遍都是成绩靠前的学生回答较为积极。而在自由朗读课文、生字环节,很多学生都乘次机会讲话,开小差。

(三)生字抄写机械枯燥,学生不能追本溯源理解汉字

在作业布置上,语文老师普遍布置“抄写”,三遍、五遍,这样机械重复的抄写。低段学生刚刚踏入小学,进行正规的教育学习,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良好的教学机会,抓紧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枯燥的教学,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之低年级学生手部肌肉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写字速度慢,长此以往,不利于肌肉的生长发育,影响身心健康。

二、构建低段新型识字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识字兴趣,主动积极学习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低段识字与写字的学段目标和内容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2]。低段学生本身识字难度系数相对较大,一学期识400个左右,仅仅依托拼音,仍旧采用原来的教学方法,效果不理想。而新型识字教育旨在抓住学生“好奇”的特点,结合象形字,采用形象记忆,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二)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追本溯源学汉字

近年来,都在倡导“传统文化进校园,”而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而新型识字教育,旨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愿意去追本溯源,从而无论是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还是在汉文化的推广上,都可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三)了解汉字演变,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演变。汉字起源于中国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从他们的房子、独轮车、衣服以及他们使用的工具,再讲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乡野山川、家畜植物。从汉字的象形结构中去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就能从汉字的形象中悟得其意蕴,也就能更加理解和记住汉字。

三、构建小学低段新型识字教学的措施

(一)教师加强对汉字造字方法的学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创新识字教育,教师自身就得学会追本溯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六书做了如下解释:1.象形者,书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白话:按照物体的轮廓而曲折婉转,书成于一定物体的样子。如:鹿;2.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白话:看了就能识别形体,仔细查看体会才能领会意义;3.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白话:比并几个事物(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体会造字意向;4.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白话:根据这个字所表示的事物立两个署名(字),再取一个音近字比拟读音,结合构成这个字;5.专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白话: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事物合并,立为一类,部首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释;6.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白话:本来没有这个字,是借助另一个音同音近字来寄托所要表达的词。身为教师,应认真研读,反复深究,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工作。

(二)教师加强对汉字演变过程的学习

文字的发展经历了多种字体的演变。不同时期的汉字在形体、内容上又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甲骨文的内容:占卜(年成、风雨、征伐、疾病等),特点:瘦,细长,字体尚未定形;金文的内容:记事(铜器名称、制作人、重要事件),特点:笔刻粗,多繁笔、圆笔,笔刻结构与甲骨文没有太大区别,形声字比甲骨文多,异体字比甲骨文少;大篆的特点:笔刻线条化,离圆滑更远了,异体字多;小篆的特点:线条化、简单化、定型化(出现固定的偏旁部首,如:《说文解字》分540部排列,就是用的小篆);隶书,在周末已产生于民间,秦时,由于公务繁忙,对文字进行简化非常必要,于是隶书大兴。隶书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分界线,它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使汉字脱离了象形,成了纯粹的符号;草书,秦草难认,没有流传下来。章草,汉章帝时,史游创制,章帝受之,是以流传;楷书,又称正书、真书,萌芽于汉代,兴于魏晋,盛于六朝。晋代称其为楷书,取可做楷模之意。当时的人称为“今隶”;行书,弥补楷书书写不便和草书难以辨认的不足,东汉“刘德升”所创。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统一的重要特征,在运用汉字演变过程时,最好结合“象形字”,就能从汉字的形象中悟得其意蕴,采取形象记忆,也就能更加理解和记住汉字。

(三)造字方法、演变过程、多音组词、相关故事,四位一体讲汉字

1.造字方法:会意。

(1)甲骨文的好=女(女子)+子(男子),表示男女亲密相处。造字本义:男女之间,相悦相求。

(2)甲骨文好=子(孩子)+女(妇女),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表示新生命的诞生,人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由此得来“好”字。

2.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3.多音組词:

(1)hǎo:形容词,貌美的、令人满意的。组词:好美、好评、好运。

(2)hào:动词,喜欢、疼爱、珍惜。组词:爱好、好客、乐善好施。

低年级的学生讲词性、词类等知识还过早,并且,较为复杂,学生不易区分,不易理解,可省略,转换成多音字,更有利于教学。

4.汉字故事:仓颉造“好”字。

黄帝娶了一个丑妻子,众人不解,于是黄帝向众人解释到:“重色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说罢,扬长而去。人们这才明白黄帝选妻室,并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传出消息,黄帝选中祁部落的丑女为妻,封号嫫母。于是仓颉连夜给黄帝造了一“好”字。他说,男子和女子不论长相如何,只要情投意合,天长日久,就是“好”。这,就是好字的由来。

四、结语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应基于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接收理解能力有限的特点,以此四位一体将汉字的方法来组织识字教学。课后作业,可布置:学生回家以后讲给家长听,从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交流能力;生字抄写组词一遍,体量不大,却能很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练习书写,不但不会觉得枯燥,反而会边写边思考,从未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余理明,雷汉卿.古代汉语[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4.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7.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7.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