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8-09-10 07:22王亚林
南北桥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新课改教学方法

王亚林

【摘 要】新课标的提出推动高中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将高中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反映了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理念。因此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一定调整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語文 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46

高中语文作为高考重点科目之一,不仅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扎实的知识基础,更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动力。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目标要从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课程观出发,兼顾课程因素和人的因素,将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较好结合。教学新目标的提出,推动着教师的教学策略和理念改进与优化,针对这个变化,笔者也在综合考虑了各种主客观因素后,提出了一些关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观点。

一、新课标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

(一)改变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的基础教育现状也要承担起与时代共同进步的责任。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其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观念没有得到转变,这种传统观念极大地制约了现代学生的发展要求,使得传统教育与时代发展脱节。其二,传统教学模式中,应试升学的观念根深蒂固,学生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的代名词,素质教育难以真正落实。因此,新课标的提出是历史的选择和实践的结果,只有真正落实了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才能得到改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升,语文学科的特点才能得到发扬。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语文作为一门强调人文因素和课程特性的科目,其发展离不开人与课程的有效结合。因此,新课标目标将学生、教师与语文科目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教师的教学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学生学习满足课程发展要求,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再局限于传统学习模式,而是更具有时代性、进步性、综合性。新课标下,教师将改革要求融入具体教学中,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效率的极大提升,还能帮助学生在全新的学习氛围、创新的学习理念、最新的学习形式中提高对语文的感知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综合提升。

二、新课标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结构

完整的教学目标是指导高效教学的核心所在,教师教学目标制定的来源应当集中在教材、教学大纲、学生考纲上。一方面,教师要善于阅读和分析教材,明确重难点内容分布,结合学生考试范围划分教材层次。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明确课堂教学的要求、目标、核心,详细规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教学理念、社会主流观念、现代科学的思想,赋予传统教学时代的特征和意义,将学生从传统的“听、说、读、写”中解放出来,形成完整的思考模式和具有个人特色的思想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是让教师知道“教什么”,改善课程结构是让教师明确“怎么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课堂教学环节的完善,为教师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讨论是促进学生迸发课堂活力和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讨论发言,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观点,观点之间无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学生理解的层次和思维的深度差异。而且学生也能在发言和讨论中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现代工具,营造课堂氛围

借助教学工具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的,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可以适度依靠多媒体等辅助工具。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课程内容数据化,例如PPT的制作,教学视频的穿插讲解,各类图示等等,提高课程讲解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帮助教师克服教学的杂乱无章和层次不清。另一方面,教师利用多媒体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将学生从繁琐的文字学习,复杂的关系理解中解放出来,在多类型的教学资源帮助下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前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为简化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后者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两者都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四)课堂内外关联,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思路打开,即形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就依靠教师在已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断进行知识普及。从一首古诗拓展到整个时代格局,从一句句子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这些知识的普及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更成为了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思想,加深思考深度的必要储备,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这种由点及面,借助一个点进行知识展开的教学方式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综合的学习观。

(五)教学总结反思,优化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是一个帮助教师认识教学失误,不断改正进步完善自身教学策略的有效措施。教师课后总结反思的深度往往会影响以后教学工作的展开效果,因此教学反思是一个贯穿课堂内外,连接当下和未来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反思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反思“做过什么”,即及时回顾课堂上发出的教学指令,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完成度之间的匹配程度。二是反思“做得如何”,即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氛围、课后作业情况总结自身教学行为产生的影响。三是“怎样做得更好”,教师要乐于接受学生的意见,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敢于改进自身教学策略,为以后的教学留下具有实践意义的部分,促进未来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三、结束语

新课标的提出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因此教师教学策略的正确与否,教学方法的高效与否就决定了教师能否将教学“转危为安”,在克服挑战中抓住机遇,实现教学层次进一步提升。新目标的提出更加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是未来教学的重点和要点所在。新课标的未来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作为这条路上的执灯者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新课改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