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案

2018-09-10 02:03蒋达斌
南北桥 2018年9期
关键词: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蒋达斌

【摘 要】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而一般规律都是在无数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物理教学自然离不开物理实验的教学。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抛弃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创新实验教学的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构建学习物理的思维。用实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物理概念。

【关键词】开展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56

因为有些地方的教学设备不够,教学资源不充足,所以现在很多的高中物理教师,依旧采用的是应试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的,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高考的分数,并不是真的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思维。这也养成了学生记公式做题的习惯,真正理解物理背后真理的学生并不多。所以我们应该紧随新的教育理念,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构造用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套公式的方法解题。

一、让学生自主做实验,鼓励学生构建物理思维

在长期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下,很多高中的物理教师已经不会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中物理教师的重视,因为物理的理论都是建立在无数次的实验基础上。不难发现高中的学生在做物理题的时候,总喜欢去翻书找公式。虽然有时候这样也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题型,但是一旦考试的时候变换一下题型,学生就不知道怎么下笔了。这是很多学生都面临着的问题,本来自己已很用心地在学习物理,成绩却一直提不上来,感觉到很无力。

出现这样问题的学生,大多都是没有真正建立起学习物理的思想,他们没有掌握物理的重要所在,采用了错误的学习方法。面对这样的学生们,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案。不再把高考作为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实验教学。老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一个课题,让他们自己先去研究里面的奥妙。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现在这个社会需要的不就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吗?

在做实验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演示一个物理现象,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再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在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去给予一定的指导,但是不要纠正他们猜想的正确性,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出真理。这样也会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有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构建。比起死记公式的方法,有用的多。

二、提倡学生观察生活,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

其实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往往要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物理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发现问题。纵观物理学史,很多伟大的物理学家都是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而发现问题。再经历过缜密的分析之后,才开始制作实验解决问题。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他通过生活中现象发现总结出来的。作为高中的物理教师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去留心观察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并对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提出疑问,这样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思维。

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会让学生们产生厌烦感,但是如果自己发现的问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就会有兴趣去解决。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向学生们抛出一些问题。例如,小车的速度是受什么影响的?合外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磁铁周围的磁场变化是怎么样的?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引起学生们的思考,让他们在分析问题之后,就开始动手做实验。这时候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实验方案是否完善,并帮助学生做出修改。

学生一个人是很难完成实验的,作为高中的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学生进行分组,团队配合的效率要比个人高得多。在研究一个物理现象时,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让这些想法产生激烈的碰撞,然后融合在一起,才能确定一个小组的研究问题。在学生的自主实验研究过后,就会对这个理论印象更深刻,对理论的掌握会更加透彻。老师可以对实验做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物理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三、增加师生互动机会,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一些高中的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通常会自己做一遍实验就带过了,但是这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反而会增加学生的惰性。在新的课程理念中,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那么做实验的时候,当然也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实验中只能起到指导的作用,或者向学生演示一遍正确的操作,再由学生小组进行实验。老师在进行演示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自己操作的正确性,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如果老师做出了错误的演示,一定要及时做出改正。

其实高中的学习时间也是很紧张的,并没有很多在课堂上做实验的时间。所以作为高中的物理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任务,可以把实验的任务放在課下进行。这样既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又保证了学生们的兴致。学生在课下进行实验的时候,一定会发现一些疑问。在学生向老师提出质疑的时候,老师应该及时做出回应,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性。老师在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多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开阔学生学习物理的思路。当然在有些物理实验中,对学生来说存在危险性,而这些实验就应该让老师来完成,或者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实验视频。虽然学生不参与实验的操作,但是老师也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在做一些有些危险性的观察实验时,学生可以帮助老师准备器材,这样可以让他们深入了解器材的使用方法。近距离的观察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器材,也拉近了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我相信这样的方法一定比老师的板书更有吸引性,更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实物理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但是由于高考的限制,所以很多高中的物理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解题思维的培养上,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应付了高考,但是却违背了物理教学目的,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作为现在的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心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通过让学生自主做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构建物理思维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点一定要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