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林飞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会出现一些语文底子薄、语文素质差、学习积极性低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学困生。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困生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024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影响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因素分析
(一)学困生自身的主观原因
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他们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大多数学困生认为自己升学无望,读书无用,无心学习。二是学习方法欠妥,效率低,依赖心理强。学困生不愿意做好课前预习,只重视掌握知识结论,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二)学困生形成的客观原因
1.学校环境因素。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升学选拔机制不变,学校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依旧沿袭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如确定教学目标,阅读课文,当堂练习,当堂小结的模式,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要。2.社会因素。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控制能力也差,不能抵抗一些黄色书刊、网站、赌博等的诱惑,使一部分学生的内心蒙上了阴影,以至于影响了学习。3.家庭因素。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又忙于劳动,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另外,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前途没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仅仅停留在多认识几个字,实在不行就辍学打工的念头上。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孩子普遍出现了厌学的不良思想动态。
二、积极地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的学困生都没有积极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学习是离不开兴趣的,兴趣作为导师学习才有动力。作者在此将培养学困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具体措施分为了以下几点:
1.创新语文教学课堂模式,在课堂上多引用事例。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对于学困生的学习没有很显著的作用,这时候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多讲解一些跟课程有关的事例或者故事,以此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比如说,在学习陶渊明的诗词时,可以讲一些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如果这些还不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话,教师可以适当的讲一些自身的学习语文的经历以及经验。新的课堂模式必定会受到学困生们的欢迎,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2.让学困生们尝到成功的感觉。很多的语文学困生不是没有努力的学习而导致的,而是因为学习之后没有很好的成果而放弃了语文的学习。适当的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能够使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比如说,语文教师可以自己制作出比较简单的诗词考试,让学困生积极地参与。简单地语文诗词考试学困生还是可以接受的,这样也是在隐形的增加学困生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对于初中语文学习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3.积极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学习。初中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阶段,学生们还没有摆脱小学的稚气,也还没有高中时的锐气。这个阶段的学生非常渴望新颖的事物,学困生当然也是这樣。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点,来积极地开展围绕学困生的语文课外活动小组,比如说文学故事比赛、诗词比赛、观察写作比赛等等。让学困生都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让他们成为这些活动的主体。通过以上的这几种措施可以培养学困生们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可以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尊重理解语文学困生的氛围,从情感上感化他们
魏书生说得好:“学困生不缺批评,不缺训斥,而缺的是鼓励、表扬和感化。”批评和处罚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和消极心态,然而,由于教师素质的不同,歧视伤害学困生的现象也偶有发生。学困生本身就属教育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得到关注和帮助。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只是精英教育,我们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到学困生身上。全体教师都要用崇高的职业道德、博大的情怀去共同营造一个尊重语文学困生的良好氛围,而不是单靠语文教师的努力。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学生学习不及格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设计和方法不完善,另一方面也在于“教师没有期待他们去掌握”。所谓“教师的期待”,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因此,只有尊重和理解学困生,他们才能把老师当成知己,畅谈思想;老师也才能了解学生,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帮助他们,促使他们进步。语文教师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应该像对待子女一样爱护学困生,要求他们,对他们负责任,既要有慈母之心,又要有严父之情,要爱得得体,严得适度,积极为他们创造转化的条件,让他们在情感交流下不断进步。
四、持之以恒,凸显成效。
造成“学困生”学困的原因有多种,如先天性弱智或存在生理缺陷、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不妥等,加上受年龄、知识、性格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认识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我们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家访就立竿见影,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应客观地加以分析,明确“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要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见到效果。
总之,没有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会拒绝进步,我们必须遵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规律。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精心策划,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真正让“轻负高质”为学困生打造一片学习的蓝天,任他们自由而快乐的翱翔!
参考文献
[1]孙瑀锶.初中语文学困生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3):101-104.
[2]沈晓红.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探究及转化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S1):241-243.
[3]薛辉,程思傲.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03):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