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

2018-09-10 11:40王抒情
新课程·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赤壁赋苏轼

王抒情

摘 要:在游览赤壁的所见所感中,完成了思想的超脱,由被贬之后的失落、痛苦转为达观、平和。即是在疏通字词、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品其文,读其人,领会其精神。

关键词:《赤壁赋》;苏轼;乐观豁达;以读促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3.体会苏轼身处逆境而乐观豁达的精神,引导学生正确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

【教学重难点】

1.以读促赏,品味课文精美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

2.理解赋的文体特点,重点领会作者旷达乐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问题探究法、提前布置预习及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显示)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曾讲道:“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1.生:齐声朗读并翻译。

2.师:“铺采摛文”,铺陈文采。“体物”,体察、描绘事物。“志”,情思。“赋”发源于《诗经》,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兼具诗歌散文特征,讲究韵律和文采。在手法上,有时虚设主客,用“抑客伸主”的方式阐述观点。《赤壁赋》是苏轼1082年秋游览赤壁时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被后人评价“一洗万古”,不仅文采极佳,而且体物言志,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可谓是一篇千古美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笔下的赤壁,领略诗人的情思。

二、诵读激趣,整体感知

1.配乐,师有感情地范读。结合课后练习题二,学习“对文”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朗诵,体会“赋”音律和谐的特点。

2.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有关描写、抒情、议论的句子。

三、披文入情,研读文本

(一)賞读赤壁美景——乐

1.多媒体配乐,指定学生朗读第一、二段。其他同学思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人的情感如何?

预设:用“月”“江水”“舟”组成了一幅秋江夜月泛江图,营造了澄澈、空灵、寥廓、宁静的意境。在这山水月色中,苏子与客由景入境,由境入情,陶醉于良辰美景,游人的心也随之舒朗开阔,无拘无束,快乐至极,好似仙人般超然物外,浮游太空,遗世独立。

2.苏轼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吟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又透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

预设:

(1)生朗读,读出“兮”字的悠长顿挫。

(2)分析“美人”意象。《离骚》:“不抚壮而弃秽兮,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楚辞章句》“灵修美人以媲于君。”“美人”即指君王,古人望月思美人,苏子望月思“君王”。苏轼遭乌台诗案贬谪到黄州,内心仍挂念着天一方的君王。这里就不全是乐了,还有被贬之后内心的隐痛和感怀啊。

3.赏析客的箫声。运用比喻、夸张和侧面描写的修辞手法写出客箫声的高超技艺及箫声中传递出来的凄凉、伤感。

(二)品味客之悲——悲

探究:第三段结尾客“托遗响于悲风”,客悲什么呢?你最有感触的哪一句?并在课本上圈点批注。

预设: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怨人生短暂,羡慕长江的永恒。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破、下、东”三个动词写出了当年曹操作战时所向披靡、势如破敌的气势。绵延千里的舳舻,蔽空的旌旗铺陈了八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的盛大场面。曹操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还是一个旷达的诗人,这当然是一世的英雄,是让人非常羡慕的。但像曹操这样的一世枭雄,尚无法抵御时间的流逝,终究只存在历史中,而不能存在到现在。哀怨曹操“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羡慕曹操的英雄人生,悲英雄不在的凄凉(人生无常)。

(三)析苏子之豁达——乐

1.思考:如果你是客,在悲观失意中,你觉得哪一个句子能解开心中的悲凉?为什么?

引导:抓住文中的“夫”和“且夫”

预设:“且夫天地……莫取。”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主宰,有些东西如果不是自己的,就算是强求也不行。“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里写世间万物其实都是没有变的,它们一直在那里;而人一直在繁衍,生生不息,这一点看来,人和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抓住了一个词“无尽”,客在赤壁羡水月无穷而哀自身,苏子洒脱而言“何羡乎?”这里我们能看到苏轼思想中的豁达。既然不用羡,那么就是要永存,也就是共适。在变与不变中,苏子提出“何羡乎”的主张,暗含勉励、安慰之意。在取与不取之间,提出了“共适”解决办法,也就是共享自然界的美景。主客尽欢,达到“喜”。

2.思考:此段中的“客喜而笑”和前文的“乐”都是表示喜悦之情,这两种愉悦都是指同一种情怀吗?

预设:前面只是因为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所以很高兴。后来的“喜而笑”是精神和心灵上的解脱。起初只为“山水之乐”,后来却是“了悟之喜”啊!

四、小组合作探究

文中的主和客是两个人的思想吗?

(多媒体)出示写作背景:

预设:苏轼用“虚设主客”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积极的苏轼与消极的苏轼。如写月是“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徘徊”隐隐说出了心事。歌唱“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及引用曹操的诗句都在说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但苏轼实现了自己在黄州的突围,在短暂的消极之后仍表现的是不为现实所拘泥的一种开阔的胸襟——平和、乐观、旷达。

五、拓展延伸

结合课前发放的资料,以“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的苏轼,他让我懂得了________。”为模式,说说对苏轼思想的领会。

六、作业布置

参看课后练习题四,搜集资料,以“穷而后工”为话题,联系本文谈谈你的看法。500字左右。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赤壁赋苏轼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前赤壁赋》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