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8-09-10 11:40牛小艳
新课程·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古诗词高中生

牛小艳

古诗词写的是古代诗人对其生活的经验和生命的反思,当我们的心灵通过诗词与古人交会,会有所感动和兴发,从而可以感受到当下的存在。古诗词语言精练,形象生动,意蕴幽远。古诗词具有很强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情感陶冶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使这种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是语文教师所担负的重要使命。

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业繁重、学习时间紧张,再加上考试的考纲要求,大多数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只停留在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的基础上,很少从欣赏的角度来品读古典诗词,更无从谈起领悟古典诗词中的德育内涵。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总结加强弟子的个人修养的过程时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让学生从诗歌中受到感染,建立真善美的感性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诗教”意义,增强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德育渗透,让古诗词的德育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一、“诗可以兴”

南宋朱熹说:“兴者托物兴辞。”(朱熹《楚辞集注》)“兴”作为诗的表现手法起着言它引类的作用。但作为诗教的功能,目的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提高古诗文的表现力。如果从学习方式上来说,则是情境联想的表现。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古诗词文本阅读,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与诗情共鸣的途径,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将“兴”这种诗的表现手法以另一种方式教给学生,让学生在为人处世时学会委婉含蓄,既能表现自身的涵养,也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如在《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虽遭到氓的无情抛弃,但并没有声嘶力竭的哭闹,而是借助“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样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的诗句来揭露氓的忘恩负义。这样的表达既体现了女主人公高贵的品质,也容易引起读者们对氓的批判与谴责。如果学生能将“兴”这种表现手法运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说话做事没有那么直截了当,而是以一种含蓄委婉的方式来面对,在遇到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时,不是唇枪舌剑而是促膝谈心,更不是动用武力的粗暴行为,而是运用智慧的高雅举措,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妥善地处理问题,而且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诗可以观”

“观”指的是观察体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式,了解广泛的社会生活。古代从《论语》开始,著述引诗是极普遍的现象。引诗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上推天人性理,下究万物情状”,以至“古今得失之林”,几乎包罗万象。古籍中经常引诗来讲述历史、明确制度、记录风俗、议论学养、点评政治,可见诗的影响之广。所以高中生学习古诗词增长文化知识,加深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了解,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能拓展胸怀。乘一葉扁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踏一双芒鞋,吟啸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一生仕途不畅,飘零在黄州、惠州、儋州间,却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天性,随遇而安,最终凭着诗文成就名扬天下,成为一代文豪。在遭遇挫折时能以这种文人雅士的宽阔胸襟去面对,人生道路会走向另外一片广阔的天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因坚持改革而受小人排挤,依然在困境中坚持自我,九死不悔,永远活在世人心中,成为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这也正是高中学生所要学习的楷模,为了美好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三、“诗可以群”

“群”是指通过学诗、用诗以锻炼合群性,涵养与上下左右和睦相处的能力。孟子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上)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这是说一个人不但要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要通过诵读诗书和古人交朋友。现在的高中生竞争比较激烈,大多数是以学习为重,而且独生子女偏多,处理事情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由于高中生思想意识与心理行为不稳定,喜欢标新立异,逆反心理强,网瘾和早恋行为层出不穷。那么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可以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如在学习盛唐诗人李白的乐府古诗《蜀道难》时,尽管是一篇送别诗,但从《蜀道难》中“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些诗句来看,不仅仅是送别那么简单,还有人生之难的感慨,更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这种友情不仅是一种私人情感,更是一种长远的关怀,因为这种关怀联系到了国家民族的命运。在日常生活中高中生如果时刻从家庭、国家、民族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偏激的行为。

四、“诗可以怨”

“怨”是指借诗以表达讽刺的方法。诗教所指的“怨”,是为了突出“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的作用,意在引导人哀怨要适中。诗可以怨,就是说表达的哀乐之情要适中,表达的方式也要适中。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生命最后的漂泊岁月里,用诗句倾诉衷肠。杜甫在颠沛流离中更多流露出的是凄苦、悲催、哀愁。但这种情感的抒发往往是迂回深沉而非满腹的牢骚和宣泄式的哀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无助却对应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五味杂陈的悲伤对应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高中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如果将古诗词中深沉蕴藉的表达方式化为己用,提高人际交往的水平,那么就能找到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途径。

在古诗词教学中,将古诗词知识的传授与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教育和熏陶有机结合起来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鉴于此,教师要根据古诗词以形感人、以情动人的特点,充分发挥古诗词在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砥砺、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把道德教育适时适度地渗透到古诗词教学中,以收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效果,使学生在掌握古诗词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的熏陶,从而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古诗词高中生
踏青古诗词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厚重感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