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江云
提起“苹果”“戴尔”“李维斯”这些知名国际品牌,不少读者耳熟能详。其实这些大企业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实现绿色发展方面也功不可没。他们与万科、联想等品牌一起,都在协力推动“绿色采购”。
10月25日下午,“2018绿色供应链论坛”在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宾馆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一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阿拉善SEE基金和美国环保协会联合举办。
八部委推动实施绿色供应链
中国一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张洁清在致辞中说,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追求经济和环境的平衡,把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纳入全产业链,对推动绿色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一东盟环境合作中心从2010年起就开始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工作,着重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政策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在天津、上海、东莞等地开展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涉及电子、纺织、家具制作、制鞋、零售等多个行业。她说:“今天与会企业都是各自行业内的引领者,已在绿色供应链中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借此次论坛分享成功经验和案例,对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生态环境政策处处长李华友说,今年4月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等8个部委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明确将构建绿色供应链列为供应链创新和应用的重点任务之一,“生态环境部也积极指导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开展相关实践,我们和中国一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一起指导东莞建立了绿色供应链指数,获得了较高关注和认可。”
阿拉善SEE基金会第六任会长、现任理事钱晓华先生在报告中说,中城联盟、全联房地产商会、朗诗和万科共同发起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推动房地产企业绿色采购,让上游供应商提升环境表现,审核供应商的污染合规情况,筛选白名单企业。这一行动是中国房地产企业首次以行业合力推动供应链环境管理,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评价为全球首例,目前已经有98家房地产企业加入,共同践行“无绿色不采购”行动。
美国环保协会驻京首席代表张建宇的报告题为“绿色金融与绿色供应链结合”,报告中说,美国环保协会的英文名为“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作为一个1967年在美国成立的非政府组织,全球有11个办公室,1999年在北京设立常驻办公室。当前,绿色金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以金融手段对绿色供应链中的买卖行为提供增信、担保等支持,同时借助政府职能机构、环保公益组织等,对企业生产销售中是否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管。
朗诗绿色集团董事长、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推进委员会主任委员田明的报告题为“无绿色不采购——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进展与规划”,他说,在2016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中城联盟、全联房地产商会、万科和朗诗5家单位共同发起了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目前有4批白名单发布,涉及钢铁、水泥、铝合金等行业,共有575家企业上榜。目前正准备推出黑名单,主要针对上游产业生产不合规材料的害群之马,“我们的成员企业禁止从黑名单上榜企业采购任何产品,随后我们还会推出绿名单,绿名单是推荐采购,白名单可以采购,黑名单禁止采购,通过这种机制为市场提供高质量低能耗、健康环保的绿色建筑。”
发布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报告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马军主任发布了“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2018年度评价报告”,CITI指数即“公司信息透明指数”,首发于2014年,是全球第一个针对各大品牌在中国供应链环境管理表现的量化指标体系。在2018年度报告评价的306个品牌中,苹果公司以84分高居榜首,戴尔和李维斯分列2、3名;在142个大中华区品牌中,富士康、益达、华为和朗诗进入前30名,分列18、19、21、23。
马军说:“环境执法的显著强化,从长远看,可以激发企业自主减排的动力,履行环境治理主体的责任,环保督察成为长效机制,意味着供应链上游的环境合规风险提升,环境管理愈加成为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必须。”
該报告还说,李维斯和戴尔等25个领先品牌利用生态链工具,推动其直接供应商全面检索自身供应链,将环境管理延伸至化学纤维、化学染料助剂及其他化工产品、铝合金、特种钢等更接近原材料的供应链环节,以及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商,并推动这些工业企业持续关注自身的环境表现。作为中国房地产绿链行动的领先品牌,朗诗绿色集团尝试在集中采购的招标文件中加入环境合规的要求,并成功推动木材、铝合金、保温材料、防水材料、涂料、卫浴橱柜、机电及安防技术等行业的建材供应商做出改善。
为推动落实《巴黎气候协定》,本期报告还深化了中外品牌推动供应链温室气体减排的评估。评估机构发现,相较于企业的自身运营,发生在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才是多数行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来源。该报告建议政府部门推进企业落实信息披露要求,重视企业在绿色供应链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将领先企业的成功案例推广到更多行业,借鉴中外品牌的良好实践,推动各级政府实施绿色采购。报告呼吁更多中外品牌借助数据化和网络化工具提升绿链管理效率;建议金融机构将绿色供应链表现纳入绿色金融考量;同时希望大众传媒和环保组织等第三方,对积极开展绿链建设的企业给予更多认可,引导消费者践行绿色消费。
在论坛举行期间,苹果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葛月女士介绍了该公司在督促供应商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经典案例。
李维斯公司全球可持续发展部门高级总监玛努尔·白格瑞(Manuel Baigorri)介绍该公司的供应商必须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网站注册,公布相关信息,全程接受监管。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发德介绍了该公司纸面石膏板、岩棉吸声板等新型绿色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