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儒(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华峰中学,甘肃 白银 730900)
初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是笔者在实际工作和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法传统陈旧、教学评价缺少客观性等。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有效的改革措施展开论述。
从当前初中历史在学校当中的教学地位来看,可以说遇到了非常不公平的待遇。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虽然历史也是中考科目,但因为其所占分数比重不大,所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相对而言,学生更加重视中考分数所占比重较高的主科。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下,初中历史课堂成为了不受学生重视的课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惯性,初中历史课堂地位与其学科价值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从当前的初中生学习状态来看,他们对于历史课的兴趣表现主要呈现两种状态,其一是对历史知识不感兴趣,在课堂上的学习认真程度不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其二是对历史知识感兴趣,但迫于升学考试压力而不得不战略性放弃历史,或是由于教师教学问题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出现了降低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动力。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过程包办,养成了学生过度的依赖心理。大多数历史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历史课堂上讲整整一节课的知识,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也没有思考的时间,只能将教师的讲解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按照教师的背诵要求进行课下背诵,缺乏对知识的内化过程。另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历史教学只要让学生记住课本知识就行,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知识框架,让学生根据框架填内容,缺乏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并且,学生接触到的历史知识都是抽象的、教材中总结的较为简单概括,虽然教材中有部分例子,但是教师常常忽略例子而着眼于理论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触到的都是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初中历史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下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譬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集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能够实现抽象知识的形象转化,还能将过去的历史知识以具体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丰富的画面和声音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亲身体会事件发生的经过。
例如,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节内容的时候,历史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1949年开国大典时候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雄伟气魄和开国大典时候的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此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当前阶段,必须改变中学历史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以中考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用科学的、健康的历史教学观念,完善中学历史学科的建设体系。这种建设不仅包括教育的外部环境因素,同时也包括逐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系统的内部环境因素。由于传统的教育评级系统已经阻碍了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如果不能对这种状况加以转变,初中历史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受挫。同时,教师们也要注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性,根据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初中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融,推动学生对历史教材的吸收和理解,也能将历史知识更好地融入素质教育内容和方法中。
历史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初中学校应加强重视历史教师素质的提升。首先,初中学校应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担任历史教师,增强历史教学的专业性;其次,初中学校应加强在职历史教师的培训,组织历史教师参加在职培训,学习新的历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另外,学校应积极组织历史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集中教师智慧,探索教学方法应用于本校历史教学的策略,使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符合本校历史教学的需求。最后,初中学校应积极引进历史研究机构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向学生讲解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历史发现以及历史研究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学生往往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心灵,只要教师进行合理地引导,就会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对于历史科目而言,它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历史内容比较刻板,一旦课堂教学没有采取一定的技巧,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学会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可以通过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创设新的历史情景,只有教师善于运用这些丰富的材料,必将重现一定的历史情景,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氛围,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生活即教育,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书本中的“生活”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习俗、社会生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内容,充满人文气息,贴近生活实际,历史老师可以加以运用。除此之外,历史老师还要结合教学大纲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初中历史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要注重其多元化,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比如学习特点、情感态度、学习需求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评价,既要注重对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对过程的评价,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其次,历史老师还要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评价之中,丰富评价的主体,例如让学生进行自评,或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让组内的成员或者组间成员之间相互评价,通过这种多方面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加清楚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偏离了人格培养的教育目标,过度强调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而在新课改要求下,素质教育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各初中学校极为重视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历史课堂教学对策,以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不仅能够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有着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