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疾病,由于其起病急,而且多于休息及睡眠状态下发病,其前驱症状多无特异性表现,多数患者仅出现头昏、肢体麻木、乏力等容易被人忽视的临床表现。导致患者错过早期治疗时机,造成预后不良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而脑梗死急性期是公认的对预后效果的改善作用较大的一段极为重要的时间窗[2]。早期康复护理,是针对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开展的新的护理模式[3]。有研究显示,通过超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的预后效果[4],但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2月就诊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30例,将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符合WHO关于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标准;发病病程<3个月,首次发病;年龄<70岁;剔除标准:脑出血所致脑梗死、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失调及呼吸、造血系统疾病。其中观察组男42例,女23例,年龄56~69岁,平均年龄(65.43±3.26)岁,病程3~87 d,平均病程(37.00±14.50)d;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32例、初中文化33例。对照组男40例,女25例,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4.73±3.37)岁,病程3~86 d,平均病程(38.50±14.75)d;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30例、初中文化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即遵医嘱护理,对症护理,定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饮食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方式。
1.2.2 观察组 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患者在患者入院治疗的24 h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肢体运动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计划,每天训练2次,早晚各30 min,其内容主要包含:穿脱衣物、梳洗、饮食、二便、刷牙、拧毛巾等日常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移动能力给予关注,指导患者利用残存的机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移动及活动能力。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适当的激励、树立榜样及增强其信心,都能有效促进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运动功能锻炼,由康复师按照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康复计划,护理人员给予协助,护理人员帮助并指导患者进行良肢体位摆放、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发生,在护理人员辅助及指导下行肢体的被动训练、健肢主动训练、呼吸训练和腰腹肌训练、直至进行卧位坐起、坐位平衡及站起训练。
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采用卒中量表(NIHSS)对其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分为轻度、中度、中度三个神经功能障碍,分别为<4 分、4~15 分、>15分[5];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MA 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评,分为轻度、中度、明显、严重运动障碍,分别为96~99 分、85~95 分、50~84 分、<50分[6];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 MB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测,总分为100分,分为良、中、差三级别,对应总分分别为>60分、41~60分、≤ 40 分,分值越低其自理能力越差[7]。
将评分数据录入EXCEL,导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后1个月时FMA评分为(42.00±7.02)分,高于对照组FMA评分(36.66±7.04)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NIHSS量表评分[n=65;(±s)]
表1 两组患者NIHSS量表评分[n=65;(±s)]
对照组 8.23±2.19 6.56±2.04 4.499 0.000观察组 8.21±1.98 5.20±1.02 10.896 0.000 t值 0.055 4.807 P值 0.957 0.000
表2 患者FMA评分对比[n=65;(±s)]
表2 患者FMA评分对比[n=65;(±s)]
对照组 25.23±5.29 36.66±7.04 10.465 0.000观察组 26.20±5.08 42.00±7.02 14.700 0.000 t值 1.089 4.330 P值 0.278 0.000
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后1个月时MBI评分为(65.20±10.02)分,高于对照组FMA评分(60.56±12.04)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MBI评分对比[n=65;(±s)]
表3 患者MBI评分对比[n=65;(±s)]
对照组 42.24±8.19 60.56±12.04 10.143 0.000观察组 43.20±8.98 65.20±10.02 13.182 0.000 t值 0.637 2.388 P值 0.525 0.01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医生对脑梗死的治疗不再着重于抢救生命,而是改善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脑梗死具有高度的致残性,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逐渐得到临床重视[8]。有研究表明,在脑梗死治疗的同时开展早期康复训练,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及后遗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继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6]。另有学者针对急性脑梗死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患者预后效果更佳[9]。
本研究显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后的患者NIHSS评分较常规护理方式显著降低、运动功能FMA评分显著升高;生活质量MBI评分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患者神经功能更快的恢复,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明显。早期康复护理开始于患者入院后24 h内,在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日常生活及肢体运动护理,能够促进脑组织细胞修复残存的脑神经细胞功能,降低残疾程度[10]。在早期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通过早期康复护理的日常生活护理帮助患者再造日常生活能力,患者获得更优质的生活质量,对减少心理的不良情绪也有帮助,避免患者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出现焦虑、抑郁、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发生[11-13]。同时,早期康复护理采用肢体运动功能锻炼,逐步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肢体功能锻炼的手法及相关注意事项,进一步保障患者在院内外均能够获得正确的安全的护理。
综上所述,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对早期脑梗死预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