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近几年来发生人数明显增高同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1-2]。临床工作中,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有多种检查方法,心电图作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其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有很大价值,尤其是对于心电活动的检测价值有十分明显的优势[3-4]。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疾病诊断价值上有一定的差异。本次研究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结果差异,报道如下。
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1.24±4.32)岁。根据金标准最终确诊室性心律失常有19例,房性心律失常23例,房室传导阻滞22例,阵发性室上速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并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将心电图数据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纳入标准:(1)选入患者符合临床冠心病的诊断标准[5];(2)患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心电图检查;(3)患者不存在心电图检查禁忌证;(4)没有重要系统严重疾病;(5)此次参与者已阅读探究协议书并签署。
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两种心电图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心电图检查前已确认患者药物服用情况,包括服药时间、服药种类以及服药剂量等,并使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下半个小时。
常规心电图诊断:选择由麦迪克斯公司生产的十二道心电图仪器,将其调整至合适的参数并安放至患者相应部位,进行心电图像采集。
动态心电图诊断:由博英公司生产的动态十二道心电图机,告知患者动态心电图使用期间注意事项,并记录患者佩戴时间,确保佩戴至24小时,并采集24小时的记录数据。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探究组100例患者中阳性发现人数87例(87.00%),阴性发现人数13例(13.00%);参照组100例患者中阳性发现人数54例(54.00%),阴性发现人数46例(46.00%)。探究组阳性发现人数比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显示,两组在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阻滞、阵发性室上速的检出率与金标准诊断结果比较,探究组符合率更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疾病发展的年轻化是目前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发生趋势,如高血压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肥胖症等[6-8]。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在动脉血管内膜发生脂质沉积,血管内膜进一步产生粥样斑块,从而导致血管腔变窄,动脉血流受到限制,从而对供血区域的器官组织产生影响,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9-11]。冠心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在心血管系统的典型疾病代表,其发生人数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甚至死亡等情况在临床占有较大比率。心电图是将心脏内的电活动以及心电传导,通过体外电极得到显示,从而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这种检查方法一经发现,便由于其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12]。但由于常规心电图只能进行一段时间的检测,因此对于某些隐匿性疾病的检出率仍然不太理想;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由患者24小时随身携带,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检测疾病,同时得到的检测结果为动态检测结果,更能反映患者心血管系统的问题,因此在疾病诊断上的使用价值更大。在本次研究中,探究组的阳性发现人数比率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探究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阻滞、阵发性室上速发现比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手段中,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于疾病发现率、与冠心病有关的心律失常发现率与诊断准确率等方面,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表1 对比两组冠心病相关心律失常检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