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为外科常见一种疾病,其主要包括有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前者主要有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后者主要为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癌及转移瘤,多以良性结节常见[1]。目前,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主要予以手术治疗,为及早展开正确术式治疗,临床需及早进行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随着临床医学及医疗器械等发展,超声波成为甲状腺结节诊断主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为明确超声波诊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我院针对性选取10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作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临床资料完整、经病理检查确诊者纳入,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者排除。其中,男女比例40∶62,年龄18~62岁,平均(47.85±5.13)岁;病程3天~3年,平均(6.14±0.64)个月。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波检查,采用GE-S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9 MHz,维持仰卧姿势,适当垫高肩部,头部呈后仰状态;予以横切面、纵切面及斜切面检查,对甲状腺结节大小、形状、边界、回声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对结节内部、周边血流与钙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情况。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病理诊断检出良性结节94个例,恶性结节8例;超声波检出良恶性结节分别为77例、25例;超声波诊断灵敏性为75.00%(6/8),特异性为79.78%(75/94),准确性为79.41%(81/102),见表1。
表1 超声波与病理诊断结果(n)
表2 良恶性结节征象表现[%(n)]
良性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囊实性且有晕环,恶性结节多表现为血流信号丰富、微小钙化,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年女性群体常见一种疾病,既可单侧亦可两侧发病,主要经手术切除治疗,常见术式有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临床需通过定性诊断选择适宜手术方式治疗[2]。为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加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判断重视性,促临床诊断准确性提高。目前,主要予以超声波进行诊断,其具图像清晰、操作简便等优势,逐渐应用于临床。
本次研究中,病理诊断检出良性结节94个例,恶性结节8例;超声波检出良恶性结节分别为77例、25例;超声波诊断灵敏性为75.00%,特异性为79.78%,准确性79.41%;良性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囊实性且有晕环,恶性结节多表现为血流信号丰富、微小钙化,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次研究结果与李玉平等人[3]相似,表明超声波诊断甲状腺结节可有效判定病变良恶性,且诊断效能较高。超声波诊断属于无创检查,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等特征,加之其分辨率较高,图像较为清晰,因此诊断准确性较高[4-5]。而在甲状腺结节诊治过程中存在漏诊或误诊情况,多是因为超声波诊断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两类病症的部分征象表现无法有效区分,最终引起后续治疗出现差错[6-7]。经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良性结节的超声波图像多显示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结节周围具规则声晕,而且结节外部具完整包膜;恶性结节则表现为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存微小或簇状钙化情况,且血流信号更为丰富。由于恶性肿瘤生长一般较为迅速,且血流情况较于良性病灶更为丰富,该区域血流速度一般较快,从而造成多数血管呈现出形态不规则情况,并表现出树枝样结构[8-9]。其次,恶性结节多不具备均匀低回声,其边界不清且不规则,导致后方回声较为衰弱,表现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此外,恶性结节在超声波图像上多见圆弧状或斑块状、粗大钙化灶,多为微小钙化[10]。同时,恶性结节病变的形态较为多样,多对周围组织进行浸润,致使形态不规则且边界不清晰[11-13]。临床可通过超声波以上征象表现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良恶性结节进行判断,及早发现病变,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本研究受多种因素影响,尚未对诊断结果作详尽分析,需行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可利用超声波技术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