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杰 程良斌
1.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班 (湖北 武汉,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点是免疫介导的肝内中、小胆管的破坏。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提高、新型免疫学技术及病理学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Treg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发病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中医药在肝脏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明确的治疗意义,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临床研究发现和成果。基于挖掘中医药宝库,发挥中医药在疑难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优势的目的,笔者对以上研究进行综述,并通过中医药介导Treg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析。
PBC为女性多发,组织学从最初的小叶间胆管炎逐步发展为汇管区周围炎、小叶间隔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深人、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熊去氧胆酸(UDCA)的广泛使用,目前Ⅰ~Ⅲ期(肝硬化前期)的PBC患者日益增多,改变了上世纪50年代PBC—旦被确诊即存在肝硬化的历史。2015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正式更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并在全球达成共识[1]。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PBC的年发病率为3.3/100万~58/100万,患病率为19.1/100万~402/100万。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及检测手段的提高,PBC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研究倾向于PBC 是一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诱发机体免疫失衡,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3]。而Treg细胞在本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尤其是AMA-M2亚型阳性是诊断PBC特异性较高的抗体,阳性率为90%~95%。UDCA和奥贝胆酸是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PBC的药物。多种药物曾被尝试用于UDCA应答不佳者的治疗,其中研究最多的包括布地奈德、贝特类降脂药等。有研究认为PBC在发病机理上具有“上升”的病理生理模式[4]。初发或早期病灶通常 位于“下游”的胆管,当发生胆汁淤积时,胆盐(BS)介导的毒性 作用将导致“上游”的肝实质损伤,所谓“上升模式”是指病变从下游(胆管)蔓延至肝内上游 细胆管和肝实质。“上升”病理生理学模式尤其见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一些其他的胆汁淤积性疾病。其余一些肝病胆汁淤积可以归纳为“下降模式”。
中医药治疗PBC具有一定优势[9]。据PBC繁杂的临床症状并结合不同阶段的不同病症,一般可将疾病归为“黄疸”“胁痛”“积聚”“水肿”“泄泻”等内科病症。PBC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有肝郁脾虚型,湿热蕴结型,湿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脾阳不振型[10]。中医学认为久病必瘀,本病发病即可见郁与瘀。先是肝失疏泄以致气郁;肝又藏血,肝失疏泄,继而可见血瘀,导致郁瘀兼见。症见:乏力、皮肤瘙痒、肢体关节疼痛;久病必虚,久而久之,可见肝血亏虚、肾阴亏虚、肝脾不调之症:黄疸、骨质疏松、脂肪泻、夜盲症、失血、皮肤角化等症。治疗初期即当行气化瘀,疏肝利胆,后期兼顾滋阴养血、健脾软坚。拟方:柴胡疏肝散合膈下逐瘀汤,后期以一贯煎合消癥散治疗。
中医药在PBC的治疗中,可通过上调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促进免疫调节、维持免疫耐受、抑制炎症反应等,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此外,中医药通过抗胆汁淤积、抗炎、抗纤维化,在本病的治疗中有着明显的治疗意义。后续的研究将以上调Treg细胞为靶点,结合中药辨证施用,探索挖掘中药及中药方剂对本病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