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牧区雷电预报预警工作现状研究

2018-09-10 22:03祁海霞
河南科技 2018年19期

祁海霞

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雷电活动强度、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青海省雷暴日数分布特征,其次分析了青海牧区雷电预报预警工作现状,最后提出了几点牧区防雷减灾的对策,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雷电预报预警;防雷减灾;青海牧区

中图分类号:P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8)19-0151-02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ghtning Forecast and Early

Warning in Qinghai Pastoral Area

QI Haixia

(Huangnan State Meteorological Bureau,Huangnan Qinghai 811399)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global warming, all kinds of extreme weather events occur frequently, and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and harm of lightning activity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outlin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understorm days in Qinghai Province, then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ghtning prediction and early warning in Qinghai pastoral area,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pastoral areas, which was only for the reference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Keywords: lightning prediction and early warning;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qinghai pastoral area

青海省是全国雷暴多发区之一,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得雷电活动时空分布不均。西部少雷区,人口稀少;青南地区属于强雷区,雷电强度高;东部地区属于多雷区,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随着青海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和经济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因雷电造成的损失也变得越来越重。据不完全统计,仅2000—2016年,青海省因雷击死亡的人数10人,受伤人数17人,直接经济损失439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1]。在这些雷电灾害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农村和牧区,这些是雷电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也是雷电预报预警的重点区域。

1 青海省雷暴日数分布

青海省境内有接近70%的地区属于雷暴活动强烈的区域,省内少雷区(Td<20d/a)占全省总面积的31.1%、多雷区(20d/a≤Td<40 d/a)占全省总面积的15.6%、高雷区(40d/a≤Td<60d/a)占全省总面积的34.3%、强雷区(Td≥60d/a)占全省总面积的19.0%。全省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青南高原,如囊谦、久治、斑马和杂多等地的年雷暴日数超过了90d;门源、祁连、刚察、大通和湟源等祁连山地大部分地区的年雷暴日数超过了40d;西宁、民和、贵德等黄河、湟水谷地的年雷暴日数在15~40d;格尔木、都兰柴达木盆地的年雷暴日数不足15d;冷湖地区的年雷暴日数只有2d,是雷暴日数最少的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不断加剧,2000—2004年青海省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小,从2005年以后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雷电灾害损失逐年递增[2]。

2 青海牧区雷电预报预警工作现状

2.1 完成精细化雷电预警服务系统本地化应用

2017年,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完成了承担的《精细化雷电预警服务系统本地化应用》项目。该项目主要实现了雷达资料、闪电监测资料、大气电场仪资料等雷电气象观测资料的动态叠加、分层显示和对指定地点的雷电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料数据间的物理特性相关性,研究了综合预警判别方法,确定闪电发生的概率及雷电预警的级别,从而实现了雷达资料、闪电监测资料与大气电场仪资料的数据融合,提升了雷电领域服务的精细化水平。该项目的完成,增加了青海省牧区雷电预报预警方法,分析研究了雷电与各应用资料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2 雷电監测能力明显增强

20世纪80年代,雷电定位技术在我国开始发展,当前已发展成为数百个地区雷电定位系统的监测站,主要为气象、通信、电力等部门使用,其在监测、雷电防护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青海省台站建设以来,人工观测雷暴天气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其观测范围小、实时性差,且不能观测闪电特性参数[3]。为了进一步增强对雷电天气的观测效率和精度水平,开始建设闪电自动监测网,截至2010年,青海省建成了10个雷电监测站和11个天气雷达站,实现了对青海牧区无缝隙全覆盖的雷电实时监测网络,科学有效地实时监测发生在牧区的每次闪电,短时间内掌握每次闪电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雷电流强度等信息,为雷电防护技术研究提供资料数据。为了更加有效地监测发生在小区域、小范围的雷电天气变化,省防雷中心在多个地区布设了大气电场仪,实现对局部发生地对流云团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2.3 雷电预报预警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青海省气象观测网、雷电监测网和雷达探测网的不断建立和完善,雷电天气系统预报预警工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雷电专业预报预警的准确率高达79.2%。另外,对雷电的潜势预报和雷电实行全天候监测,在汛期每天发布24、12、6和3h及临近的雷电预报预警信息,遇有重大雷电天气时,及时制作重要雷电预警信息和预警信号,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和微博等媒体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雷电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2.4 积极开展雷电预报预警服务

首先,将所有专业用户进行分类整理,确定服务对象需求,确定专门的服务联系人,并将服务对象按照服务需求进行分类,服务用户主要是建筑工地、易燃易爆场所、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点、中小学校及重点工程等雷电重点防护单位,在有雷电天气发生时,及时为他们提供雷电预警短信和防范注意事项,服务覆盖面达到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次,对重点雷电防护用户开展全方位雷电与经济防护措施服务工作,监测预警预报人员多次赴重点企业实地勘察,了解企业需求。

3 青海牧区防雷减灾的对策

3.1 加强防雷减灾知识宣传

在农牧区对防雷减灾知识和防雷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牧民自身的防雷减灾意识。气象部门可以借助电视、网络、宣传册、黑板报、高音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等不同方式,宣传同防雷减灾相关的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提升农牧民群众的防雷自救能力。气象部门应实时向政府部门汇报同防雷相关的工作,加强同政府之间的合作,加强农牧区防雷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雷电对农牧区的危害。

3.2 加快防雷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气象部门应积极组织防雷技术服务人员定期进行防雷知识、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整体防雷队伍的防雷意识、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确保牧区雷电预报预警工作的顺利开展。防雷技术人员应在闲暇时间加强学习,有阶段、有步骤地学习各种新型的防雷技术规范和防雷知识,为了考察防雷技术人员的学习情况,可以新增考试环节。在实际防雷检测中,应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防止弄虚作假和谋取私利的情况。结合牧区雷电预报预警工作实际,通过高薪聘请一批综合素质高且专业性强的防雷技术人员,提升雷电预报预警的准确性水平。

3.3 狠抓落实,强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针对农牧区雷电灾害特征和地理环境,加强同当地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制定适合牧区区域特性的防雷减灾意见和指导规划,加强农牧区防雷减灾监测网建设,积极开展面向农牧区的雷电预报服务工作,确保农牧民可以及时接收到雷电预警信息并提前做好准备。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尽快将防雷监管工作纳入牧区工程项目建设中,把好防雷设计和施工关口,以增强防雷设施建设质量。做好农牧区雷电灾害调查,认真分析防雷形式,为政府部門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袁娜,丁俊.加强农牧区防雷减灾工作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2(20):103-104.

[2]列杰班宗,罗布.农牧区防雷减灾工作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19):203.

[3]安宁,吴景飞,梁香清.雷电研究与雷电灾害预警预报现状的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4(S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