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学技术是指为国防服务的自然科学及各种工艺与技术的统称。国防科学技术是构成军事实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在国防科学技术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火药、枪炮均起源于我国。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在西方加速发展,而我国国防科学技术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新中国高度重视国防科学技术,在很短时间内建立相对完整的国防军事工业和科研体系,保障了军队装备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以来,我国迈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国防科学技术也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军民融合,坚持改革开放,加速推进国防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对我国国防建设长远发展十分重要。
一、正确把握科学技术自身规律特点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
科学对我国是舶来品,五四运动传来了赛先生(science)。新中国对科学技术工作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度认识存在误区,知识分子也一度被认为是臭老九,文革期间科学技术部分领域工作甚至陷于停滞。所幸,因国防建设的急需,以核武器、航天装备为代表的国防科学技术获得优先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做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这一论断是有普遍意义的。研究以为,在国防工作中,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具体依据有以下方面内容:一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是战斗力主体;二是科学技术物化的装备是战斗力物质基础;三是依托科学技术的现代后勤是战斗力支撑保障;四是与科学技术和装备水平相兼容的军队体制编制是战斗力体系保证;五是与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战略战术与作战指挥是战斗力驱动枢纽。具体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战斗力=科学技术×(人+装备+后勤+体制编制+战略战术与作战指挥)
从上式可看出,科学技术渗透到战斗力的每一个要素。科学技术的乘法效应,体现了科学技术在战斗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
(二)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应分类对待
我国通常把科学、技术统称为科学技术,实际上科学、技术各有其范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技术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的总和。科学发展在于创新,创新标志在于知识拓展。技术发展在于技术创新和进步。技术只是创新还不足,还得进步,而科学创新就是进步。科学本质是创新,技术本质是进步,各自有特点。某种意义上说,科学不能准确计划,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上激动人心的发现大都是人类偶然智慧闪现。如果科学发展还能规划的话,是说规划树林,但难计划树木,科学规划某种意义上要靠直觉。技术依托现实基础发展,在一定范畴可以进行计划,但超前计划也是泡影,这需要知识和经验决策。科学可以带动技术,但时间上不见得同步,技术可物化为装备,时间某种程度上可以预测。将科学技术统称为一个概念是可以的,但工作指导中应该分类指导、实施。
(三)科学技术本质上就是军民融合发展,甚至是国际融合发展
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体系,本身就是军民通用、国际通用,就如核物理应用于核电站是民用,运用于军舰核动力则是军用那样,而且具有国际普适意义。技术(特别是专用技术)有相对强的选择性,但总体上依然是军民通用,就如歼击机技术整体不能民用,但其中动力、机体制造等分系统技术依然可转民用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看,技术有国别特点,但在相对长的历史条件下看,技术也是国际融合发展的。从科学与技术自身来看,科学技术军民融合发展、国际融合发展是没有疑义的,只是要根据需求在政策和操作方面上仔细研究后实施。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很难说某类科学与技术工作是军用还是民用。基于此,美国国防部在资助某些科研项目有时并不要求有直接军事效益。在国防和军队工作中发展的科学技术,在不失密条件应该转向民用领域,将军费效益反馈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中发展的技术,也应创造条件转入军队建设之中,减少军费投入,取得军事效益。在科技技术工作中也要以国际视角处理发展问题。科学技术军民融合发展、国际融合发展应该是当今和未来应该坚持的战略原则,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以邻为壑是不正确的。
二、坚持改革开放,加速推进国防科学技术工作
我国高度重视国防科学技术工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建立了一批国防科学研究机构和院校,使我国很快地在战略武器装备、部分常规武器领域赶上了世界潮流。60年代以后,原隶属于军队序列的有关国防研究院(所)、高校先后转交地方。90年代以来,国家国防工业体制进行改革,有关国防工业部转制为军工集团公司。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和国防工作的需要,我国国防科学技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实际工作中国防科学技术工作不同程度地显现薄弱环节:如科学技术军民融合发展力度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包括科技奖励在内的科技管理工作存在不足等。坚持改革开放,加速推进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是当前重要工作。
(一)专司专营,进一步加强国防科学技术工作体系建设
国防科学技术工作对于国防建设十分重要,其自身的发展超前性、风险性、基础性,决定国防科学技术工作与其他工作有很大区别,需要专职机构管理牵引。我国部分民众有喜欢写意的诗词字画传统,而对细致、精确、需要别出心裁、长期积累的科技工作,实际上社会认知度有一提高的过程。实际工作中,大量科学技术相关工作则依托临时组建各种科技评审委员会承担,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性、全局性、前沿性、创新性研究缺乏足够的力量支撑。以专职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引领各专业领域科学与技术工作,可形成科学技术工作支撑体系,科学技术委员会可望在国防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中发挥火车头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国防科技管理行政化色彩相对显著,专业化有待进一步加强。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则形成了一整套有特色的科技管理专业化做法:一是配备尖端人才。从领导到项目经理都是业界精英,大多擁有较高学历,并经过政府、学术界、工业界的多重历练。他们要么拥有极高的工程和学术资历,对技术有卓越判断,要么精通专业。项目经理采取3-5年的任期制,以保证新人上岗并带来新的观念;二是按科学技术规律办事。项目实施采取开放式模式,选定初期方案后仍可以随时吸纳新技术;立项阶段取消同行评议,DARPA认为同行评审可以保证项目不交给傻瓜,但永远不会保证资助有远见的人,这被认为可能是DARPA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显然管理人员就得是有远见的尖端科技人才);三是重视管理机构内职能制衡:设置红队和虎队,红队负责提出质疑发现自身短板,以提高工作效率,虎队负责调查研究甚至解决一些问题;四是高度重视技术转化,将技术转化贯穿于项目始终。美国经验值得在国防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中借鉴。
(二)解放思想,动态调整确定国防科学技术范畴
科学技术范畴要比装备广泛。仅就科学而言,就有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哲学、数学认为是科学的五大基本部类的意见。技术领域紧贴实际应用,发展一直充满活力。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领域覆盖面全,这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需要,更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核物理以及核武器研究发展重视不够,这给世界和平带来曙光。新中国领袖们看到了“两弹一星”战略价值,钱学森、钱三强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给出了“两弹一星”工程科技可行性,直接推动了工程决策、实施。本文以为,除了对装备科学与技术要持之以恒关注发展之外,还要解放思想,加大军民融合力度,对事关国防和国家安全的环境科学、地球物理、宇宙太空、海洋水文、生物医学和能源等科学领域,争取要与专业机构联合开展研究工作,不仅需要时能拉得出、顶得上,还要争取有所作为。
(三)积极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国际合作,加强国防科学技术对外交流
相比装备系统引进工作,国防科学技术国际合作更容易开展起来,特别是关于基础性科学研究,人才教育培训,军民通用性明显的技术领域,涉及全球范围又与国防安全密切相关的气象、海洋、地质、太空领域,与国外合作空间很大,也更容易开展起来。涉及到试验、使用操作等应用技术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对我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国防科学技术对外合作,可进一步发展我国国防科学技术,且可增设对外交流窗口,可获得多方面积极的辐射效应,对于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四)从末端-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入手,促进科学技术管理水平进步
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开启了我国大规模科技奖励,取得很大成绩,推动了包括国防科学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领域的全方位进步。但实践表明科技奖励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技奖励范围广、牵扯过多精力。据报道,1962年~2000年美国国家科学奖获奖人数仅为386人,而我国仅2009年1年国家奖励科技项目214个,受奖人员上千人,相关部委、省市也设置科技奖励。科技奖励牵扯了科技界过多精力,以至有此说法:科研工作者时间三分之一在立项,三分之一在科研,三分之一在报奖。而科学、技术实际效益与是否受到科技奖励无直接关联。这种科技报奖全民运动会,实际上削弱了我国科技實力。二是科技奖励程序有待优化。目前我国科技奖励基本走个体申请+各级行政审批+各级技术评审程序模式,这些仅为报奖所需要,而与科技本身无直接关联。反观国外诺贝尔奖评审,由科学技术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与受奖者无关。三是奖励科目设置、奖励对象针对性有待完善。美国国家科技奖分开设置国家科学奖、技术奖,国家科学奖还包括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我国设置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类(科学技术进步奖概念模糊,近年多有质疑,甚至取消的建议)。美国国家奖励是主要针对个人(技术奖也针对企业单位实施)进行;除最高科学技术奖外,我国目前针对项目实施奖励,可多人参加,排名自行协调,搭车容易,易带来学术腐败隐患。四是物化性质强。真正推动科学发展的科学精神则可能遭到忽视。
目前科技奖励牵扯了科技界过多的精力,甚至隐约发展为科技工作的指挥棒,负面因素多。如不改革,本为末端的科技奖励甚至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包括国防科学技术在内的科技发展全局的因素。本文以为可在以下领域进行调整优化:
一是精简科技奖励规模,将科技奖励与科技人员正常业绩考评脱钩。将科技奖励全民运动会变成与世界水平的精英奥运会,恢复科学技术奖励本来目的。知识分子早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应该和其他岗位一样将科技人员业绩考核权交还各级组织,不需另设标准。二是改革科技奖励程序。参照国外经验(如诺贝尔奖模式),依托科技组织(如科技委)独立实施。三是优化奖励科目、调整奖励对象。参照国外经验,重新设置奖项,建议设立科学奖、技术奖、工程奖,将奖励对象调整为个人和单位为主,消除学术腐败的土壤。
在我国,科学是舶来品,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并不长,我国现代国防科学技术的历史就更短了。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作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适当引入西方科研管理制度,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理念,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防科学技术管理进一步完善发展,是实际工作所需要的。
(作者简介:张承宗,空军军械通用装备军事代表局副处长,高级工程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