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 亮剑长沙

2018-09-10 21:15钟仁
中国军转民 2018年12期
关键词:钢索大赛发动机

钟仁

历时七个月,“第三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700多个项目经过初赛评比,三门峡、苏州、嘉兴三场半决赛的角逐,最终于2018年11月底论剑长沙。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军民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持续推进实施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军地共同搭建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展示交易平台。在这里,军地携手、凝心聚力,促进军民协同创新,立足强军兴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今年是连续第三年举办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为持续提升大赛参赛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本届大赛更加优化了评比程序和参赛项目内容,充实了评审专家队伍,细分了专业领域、完善了评审机制,从基础上保障大赛的公平公正。

很多参赛单位从历届比赛中吸取经验、取长补短,并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发现机遇,开拓创新,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惊人业绩。完美诠释了举办大赛的宗旨与目的,同时也体现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对社会经济推动的重要作用。

珠联璧合 所厂融合历经十五载艰苦历程彼此成就——三门峡半决赛航空航天类技术组 发动机控制系统用高精度反馈钢索

2018年9月5日至7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了第三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航空航天、先进材料领域的半决赛。记者注意到一个项目,他参加了2017年的比赛,但遗憾的止步于半决赛。而这次以小组第三的好成绩进入了决赛,将在长沙与各领域高精尖技术争夺奖项。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在介绍项目之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2014年我国南海上空对美国P8侦察机拦截事件。2014年 8月美国不顾国际公约,P8侦察机出现在我国南海上空,这是对我国的严重军事挑衅和领土侵犯,我方紧急派出战机进行了拦截和驱赶,在南海上空上演了一场“刀锋上的舞蹈”。我国战机在美侦察机近距离做出了系列战术动作,并飞跃P8侦察机的头顶,向美机展示其机腹所挂载的武器,最终迫使美侦察机撤离我国领空,彰显了我国军威、捍卫了国家主权。那架战机上的发动机就配装了今天要谈及的项目——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用高精度反馈钢索。

钢索在民用领域应用广泛,钢索为什么那么重要,技术创新在哪里,难在哪里?带着种种疑问,记者采访了山东泰安泰龙软轴软管厂总经理赵伟峰、党支部书记许丙刚和总工程师王志春。对于这次能够进入决赛,他们非常高兴,随着参赛项目越来越多,大赛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够在国家级大赛的平台再一次展示自己,他们怀着亢奋激动的心情积极备战。

从上届大赛失败中总结得失

去年的比赛,钢索项目团队以一名之差遗憾的止步于半决赛,无缘决赛。赛后团队成员用了月余时间进行反思,虽然赛前他们也进行了数次路演练习,但在PPT表达上还不够清晰,对市场表述不够完善,在借鉴去年大赛在其他选手演讲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改进自己的项目方案,决心今年继续参赛。

今年大赛一开始,项目团队成员就非常重视,积极报名并参加组委会的培训指导,深刻理解大赛宗旨和要求。在项目视频制作方面,精益求精,完成了几十版PPT的制作和试讲,不断的修正各种细节,使之趋近“完美”,并且得到了大赛组委会的指导和建议。去年参加完大赛后,团队用了一年时间继续科研攻关、完成各种试验,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使之达到航空发动机对高精度、低阻力的性能要求。目前,该钢索已成功交付并应用在航空发动机上。

在技术项目不断创新、参赛准备日趋完善的基础上,团队成员们更加注重大赛现场的表现,一遍又一遍模拟演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参赛项目“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用高精度反馈钢索”以小组第三名的成绩,成功入围大赛总决赛。

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这充分体现了航空发动机的地位和难度,要求每一个零件都要达到极致的需求。

山东泰龙厂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从1985年成立之初5个农民工为汽车生产零部件服务做起,历经15载,成就了“军需拉动民用技术提升,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的典型企业。下面让我们倾听他们的故事:

艰难的起步

回到2003年的7月,动力所技术人员高东武等一行人扣开了山东泰龙厂的大门,邀请共同研制用于我国主力战机发动机上的钢索。面对主动送上门的客户,时任厂长赵传喜非常重视并热情接待来访者,了解他们的需求。当赵传喜听到要研制钢索产品,耐温能力要达到170℃,比当时约80℃能力水平整整高出一倍时,眉头已经拧成了一个大“疙瘩”,再听说是用在航空发动机上在空中使用的时侯,这位朴实的山东农民厂长慌的连忙摆手,他说:“俺们可以给你们生产一些钢索,但不要钱,也不敢要錢,你们的发动机不像汽车,坏了可以停在路边修理一下,万一出事俺们可赔不起。”

听到了山东泰龙厂的顾虑和担心,高东武一行人耐心引导,表示“我们在全国已经考察、调研了包括国企、民企的很多家企业,目前还没有一家能够达到我们的指标要求。但国家的型号需要突破和解决这根钢索,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更不能长期依赖进口”。动力所也深知,这跟钢索的技术超越了国内钢索生产企业目前具有的能力和水平,但他们相信通过厂所共同合作,利用相互的优势,一定能够突破和解决。

赵传喜厂长终于被感动了,他说参与军品生产我原本不敢想,但能为国家做点贡献就值得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泰龙厂和动力所开始了航空发动机钢索的研发。

在摸索中砥砺前行

看着平淡无奇的一根钢索,在当时确实是国内钢索领域的高端,因为当时国内大多数钢索企业生产的钢索都是给汽车配套,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都无法生产出精度高的产品,而高端的钢索都被国外企业所占领。

汽车用钢索一般对推拉钢索的精度要求不高,空行程在4mm左右,使用温度范围为-30℃~80℃。对于航空发动机而言,要求耐高低温(长期工作温度-65℃~170℃),空行程≤1.5mm),以前国内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在关键技术方面也知之甚少。面对这一难题,厂所团结一致,联合攻关发挥各自的优势,动力所主要从钢索的结构够成、材料选取和主要参数控制等方面研究,山东泰龙厂则在钢索内芯制造、外套管缠绕等工艺方面进行加工工艺的攻关。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根样品的制造,经过实际试验,基本可以使用。2005年初,动力所正式与山东泰龙厂签订共同研制合同。

钢索研制过程中,先后出现并解决了“不锈钢扁带松散、不锈钢丝跳丝、复合管套内径不均匀、复合套管弹性差、如何试验考核”和生产资质等多重技术管理问题。在突破关键技术的过程中,动力所提出了在各种环境下的考核方法和要求,山东泰龙厂研发了扁带缠绕机,空行程试验机、导管压接力矩试验机、推/拉力试验机等试验设备。另外,为满足军品配套质量管理要求,动力所派质量管理人员刘如善帮助山东泰龙厂建立适应航空的质量体系,协助通过军工质量体系认证。

2008年,经过近5年的努力,第一代航空发动机反馈钢索完成包含试飞在内的所有考核,顺利通过了技术鉴定,正式批量配装到某型发动机号上,解决了钢索依赖进口的局面。此时,山东泰龙厂真正站在“民参军”的新起点。

超越自我,不断追求完美

在经历了第一代钢索的研发后,山东泰龙厂没有满足于得到的小成绩,反而有更上一层楼的信心和想法。

2009年,动力所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控制品质,对钢索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解决降低托动力及推拉反馈过程的空行程等技术难题。为实现这一要求,山东泰龙厂一直跟踪先进技术发展动态,并开始了第二代新型基于球支撑的柔性推拉反馈钢索研制。

第一代钢索的性能已经接近该结构产品性能的极限,如何能继续提高产品性能这个“老大难”问题摆在技术人员的面前。必须采取革命性技术革新,才能实现产品性能的突越。厂所攻关团队先后共策划出数十种方案,最终创新的提出了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的研制方案,即打破第一代钢索内芯与外套之间采用滑动摩擦方案,将轴承理论工作原理运用到钢索中,内芯的运动与外套之间采用球支撑,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将方案转换成产品的过程,就好比登过一座大山,是对意志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几年中,整个团队攻克了结构工作原理、结构整机建模、弯曲后机构运动补偿、钢索双扣套管高柔韧性和低延展性、主承力轨道的高柔韧性等难题。2016年,经过不懈的努力攻关,团队终于完成了新条件下第一根钢索的试制,那么这跟钢索能否满足航空发动机的安装以及安装后的性能如何呢?这需要在发动机上进行验证,整个团队心里都非常忐忑。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终于有机会在发动机上进行试验,但安装的初期并不是很顺利,暴漏了钢索整体柔韧性不够、弯曲后拖动力增大等问题。经过一次次的试验迭代,产品终于能够满足整机工作环境要求。2017年,性能达标的钢索随某型发动机进行了整机试车考核,完美的实现了空行程和拖动力降低的高要求。

所厂融合 彼此成就

跟动力所一起用15年研发了两代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用反馈钢索,让山东泰龙厂破茧成蝶,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技术能力的跨越,产品的水平在国内钢索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能够与国际同类产品比肩;二是“民参军”的跨越,让一个民企感受到能为我国国防做贡献的荣耀。“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用高精度反馈钢索的全部技术,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总经理赵伟峰表示,未来在军工方面,山东泰龙厂将向飞机领域、海军舰艇船舶等军工领域,用我们的钢索逐步替代进口钢索,为军工系统自主可控,防止受制于人贡献微薄之力;在民用市场,将掌握的技术向汽车用钢索转移,同时也要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推拉反馈钢索的研制再次验证了融合的力量。军民单位在15年的时间中互相帮扶,成就彼此,终于实现了双方利益的共赢,山东泰龙厂收获的是技术的全面提升和军工领域的资质,动力所收获的一根能够支撑型号批量交付的钢索,解决了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

这根“钢索”在长沙决赛获得了铜奖,对于一个从事军品研发、生产的老企业是极大的鼓励和肯定,他们将再接再厉。祝山东泰龙厂和沈阳航发在军民融合的大环境下继续探索合作模式、攻关新技术,并在“精密软操纵”领域大放异彩!

好项目云集,竞争激烈,市场活跃,从天地到深海,与时俱进尊重网络需求,双转化编织无边大网护佑海上游子——苏州半决赛智能制造类产业组 “智慧海洋”海上通信项目

九月的苏州,细雨绵绵。大赛不是第一次来到江南,苏州的别致和素雅从比赛举办地太湖边苏州高新区的典雅和细致中透露出来。

智能制造产业化组参赛项目比较多,好项目层出不穷,竞争激烈。而中电科海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智慧海洋”项目在众多參赛项目中吸引了在场媒体和评委的关注。它的“双转化”——“军转民”,“民用再转为军用”显得有些特别。

网络高速发展 海上需求迸发

时空回溯到2010年12月,“鲁荣渔2682”号渔船载33名船员出海,2011年8月12日,被中国渔政船拖带回港时,船上只剩11名船员,历时近两年的侦办和审理,11人被判杀害22名同伴,这是当年轰动中国的“鲁荣渔2682”号称“海上大逃杀”的惨案。在这狭小的空间里,载着33人的船在漫无边际的海上飘荡,没有网络,缺少娱乐,信息传递不出去,与世隔绝。假如船上有网络系统,人们生活会变丰富,视野变开阔,及时与外界沟通船上的动态,及时了解外部信息海况情况,也许惨案就不会发生。

我国拥有庞大的船舶数量,船员人数世界第一。大型商船网络信息系统基本完备。但小型渔船面临数月甚至数年的海上作业,信息系统不完备的渔船犹如一座孤岛。近两年网络高速发展,人们利用网络不仅仅完成基本的信息传递,娱乐、视频传输、海上医疗等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海上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刻不容缓。

与此同时,出海期间还大多数采用海事卫星,传输速率低、费用高,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量传输,因此开发新型的通信手段,进行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提高渔民的海上生活幸福指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形成远洋作业、内陆消费、通信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的规模产业,实现互联网+渔业通信的应用。我国广袤的海域和巨大的海洋商业市场,等待着拥有魄力、野心、能力和实力的人。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当时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在2016年以前还处于潜在应用技术阶段,高昂的设备价格和卫星信道服务费用导致了市场一直处于培育期,将我国渔船的使用需求几乎完全扼杀。随后国家一系列海洋政策的推出和导入,“走向深蓝”必将是我国未来经济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这个潜在的市场渐渐开始活跃。

看准商机 军地强强联合

中电39所瞄准市场,将军用的Ku频段0.6米船载端站系统和6米Ku频段主站网络开发成民用,主要为海上船只提供集无线通信网络、VOIP电话和视频传输于一体的全媒体网络信息平台,解决海上渔船和陆地的多媒体通信问题,为渔船监管部门提供渔船作业信息和安全信息。简化操作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使渔民轻松使用传输信息,改善了渔民的枯燥生活,让出海在外的渔民也能享受上网、聊微信、视频通信等服务,同时也解决了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枯燥海上工作的困扰。

由于民用的开发,大大减少了军用通讯服务的成本,成功的将军用频段卫星运用到了渔业,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同时简化的操作系统和频段平台又便于军方传输图片,网络视频,满足军队娱乐生活等更多的需要,使军用频段集中力量发挥军用功能。

这样,中电39所通过对市场长期观察,看准海上信息技术的需求和空间,紧跟国家军民融合政策和和用户长期的实验测试,开发出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从一个比较落后的通讯手段飞跃成了信息时代。形成了“军转民”,“民参军”的特点。

海洋渔业是浙江省舟山市的主要发展方面,同时重视高新科技企业,高度契合的业务领域和共同的发展方向,39所将新成立的中电科海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设在了舟山,同时舟山市政府给予项目政策和经济上的鼎力支持。

“我们在舟山建立了全市唯一一套服务渔船的主站管理系统,记录渔船运行轨迹,为渔船海上安全作业提供保障。”主站的“落地”是他们的一大优势,张啸云说,“你看,哪艘渔船现在哪个海域,我们后台都能看到,也为政府部门实时监管提供了第一手动态数据。”

移动卫星通信未来的发展趋势,体积小、容量大、资费低是市场对产品的发展要求,目前我国适合数字化信息化的渔业船只有12万条,其他行业的船只有5万多条,经过过去三年的推广和普及,仅仅完成了八千条船只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及市场存量船只的1/20,以后5年其产业化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张啸云路演完毕,立刻吸引了在场媒体的注意,他也兴致勃勃的介绍自己的产品。这个刚刚进入市场一年多的项目第一次参加国家级别的比赛就进入决赛,并最终获得了优胜奖。他通过观看其他参赛选手的路演受到启发,无论产品还是市场都有更多的可能性。

振兴家乡立足东北首款油动直驱无人机,强势回归飞龙腾空而起志在天下——苏州半决赛智能制造类产业组 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

在苏州智能制造的半决赛比赛现场,国内首创、自主研发的“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项目出现在军民融合创新应用大赛的比赛现场,凭借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等优势,强势闯入决赛。

“大壮”是壮龙科技研发的一款农林植保无人机的产品名称,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身边的“老伙计、好伙伴”,忠诚、有力、英勇、强大、果断、结实。而近距离接触壮龙科技的团队也给人同样的感觉,东北人的直爽和果断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团队的主要负责人董义兵身上。不同于其他参赛负责人坐在椅子上阐述项目,他更愿意站在大屏幕前为台下的评委做介绍,15分钟的比赛时间,他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传达出创办这家公司,研发这个项目的自信。当记者问到,这份自信从何而来时,他直言:“产品给了我们自信,军方主动找到我们,经过多次接洽,我们成功谈下千万级订单,对我们而言是巨大的鼓励,另外,每一次在各级别的大赛、展会亮相,凭借好的项目我们迅速获得关注,因此,我们的自信就来自好的产品,让我们既赢得关注又获得市场认可。”

无人机时代到来

人类的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可以大胆想象,当我们徜徉于大江大河、森林湖泊、高山峡谷的时候,时不时的抬头望去,就会看到一抹红色姿态优美的点缀着蓝天的京东物流无人机从头上掠过,到那时,人类物流运输将彻底摆脱地心引力,道路险峻也无法阻挡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天上的那一抹红色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带给我们惊喜,这是京东和壮龙科技的强强联合,他们将推动无人机物流时代的到来。

2016年11月,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工业无人机的发展作出了战略性部署,这是国家第一次将无人机列入国家发展规划。良好的经济态势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让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总经理张黎看到了无人机产业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下决心攻克世界领先油动直驱无人机技术

张黎是土生土长的辽宁女子,清华大学高材生,在北京从事航空事业20多年,外乡打拼的她对家乡一直怀有深深的眷恋。2015年,她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创业,把这么多年学到的本领带辽宁。血液里流淌着东北人的闯劲儿和豪爽,造福家乡建设家乡一直是她的心愿。就这样她带领着一群怀揣着梦想和希望的年轻团队开始了世界领先工业级无人机的研发之路。

壮龙科技虽然只成立了三年,但研发的工作是从2010年开始的。最初,壮龙科技研发电动多旋翼无人机,但是,受到电池能量密度比的限制,无人机的载重和续航无法进一步提升。想要研制出超越现有无人机性能的产品,必须进行革命性的创新。这时,研发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的想法萌生了。这群搞有人机的团队对此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以燃油为动力的多旋翼无人机不仅在载重和续航时间上超越电动多旋翼,而且“大载重、长航时”的优势也让多旋翼无人机有了更多的市场可能性。但是,在研发的道路上,没有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张黎和她的团队研发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是首創,市场上现有无人机的配套根本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于是团队开始自己研发适合油动多旋翼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发动机、螺旋桨、传感器。经过多次实践和修正,他们成功研发出世界首款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它的出现,填补了多旋翼无人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空白。在业内,壮龙科技的农林植保无人机产品有个众所周知的名字叫“大壮”,张黎说:这个名字源于小时候一条特别火的农产品肥料的广告“禾大壮”,它是农民的好帮手,听起来特别亲切,希望我们的产品也能够成为农民的好帮手。”事实上,这个朴实的名字,也正如人们对它的期许一样,吃苦耐劳地飞翔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为祖国飞防事业做着贡献。

深耕客户需求 瞄准军用市场

产品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是获取客户的认可,壮龙科技为了让市场和客户接受无人机植保,接受“大壮”喷农药,开始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一边做示范,一边培育市场。三年的市场深耕,凭借产品喷洒效果的高质高量,大田作业2000亩/天,果树作业400-1000亩/天,壮龙科技让客户看到了植保飛防的可能,销售收入也取得了质的飞跃,同时,壮龙科技借着祖国“军民融合发展”的东风,也开始尝试和军方签订订单并达成合作,为未来列装部队打下基础。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无人机行业站稳脚跟,壮龙科技将技术持续升级,除了提升产品载重和续航外,更为产品添加了更多人性化智能操作功能,研发云平台,更好的管理壮龙无人机,并进一步提升产品环境适应能力。

赛后壮龙科技的执行董事董义兵表示,借助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这一大平台,壮龙科技拓宽了军事方面的发展,未来和军方的合作也将顺利展开,目前,公司的军用系列产品参加过多次演习,产品也陆续接受到订单,但由于公司刚刚成立不足三年,对于国家要求具备的军品资质要求还有距离,希望国家这方面给予帮助,帮助民企更加顺利的进入军品市场。

辽宁腾飞,助东北振兴,向全国布局,这是壮龙科技的一个目标。壮龙无人机以小组第二名进入决赛,并在高手如云的决赛场上获得优胜奖!

为不忘初心 相信科技创造美好未来的人搭建舞台

冬季来临,时光匆匆而逝。转眼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个年头已经过去,也预示着新的轮回的到来。山东泰龙厂的老厂长赵传喜庆幸自己15年前的那个决定,只因为那个想为国家做点贡献的初心,得来了如今为国家成功研制航空发动机高精密零部件并参与军品生产的荣耀。这使他相信,一直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就总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舟山海通公司的杨峰辉,每天清晨喜欢眺望大海,海那边是辽阔的太平洋,从此航行在大海大洋上的一页页孤舟将彼此互联不再孤单,人性中的善意在愉快的交流互动中释放出来,生活的创造力也来源于此。

2018年11月舞剑长沙,心怀梦想的一百多位军民融合创新创业者,他们都是历经无数次跌倒、无数次转身、无数次再失败、无数次重新出发的勇者和智者。他们都在为人类更好的未来创造着各种可能。无论路有多长,无论梦想多大、无论前方多曲折,无论希望多遥远,梦想的舞台一直在这里!

猜你喜欢
钢索大赛发动机
我是人体的“发动机”
命运在你自己的手中
走钢索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TWP100C涡喷发动机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2016国际年度发动机大奖公布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飞机软式操纵系统钢索预加张力计算方法
走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