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南敏伦 孙丹 白雪 赵昱玮 赫玉芳 何忠梅
中图分类号 R284;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8)18-2565-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18.26
摘 要 目的:为新型刺囊酸(EA)相关衍生物的制备及其药理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刺囊酸”“资源”“衍生物”“药理活性”“Echinocystic acid”“Ramification”“Resource”“Pharmacological activity”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Elsevier 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7年10月31日),就EA的资源分布、衍生物的合成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224篇相关文献,其中有效文献32篇。EA广泛分布于多种植物中;中外学者分别采用28-位的酰胺反应,A、C环的重组和开环反应,3—OH、16—OH的成酯反应及生物转化等方法对EA的结构进行修饰,得到一系列化合物,以此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药理活性研究表明,EA具有抗丙型肝炎病毒和抗肿瘤活性、保护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祖细胞等作用,但目前为止对于EA更系统的作用机制研究仍较为匮乏。
关键词 刺囊酸;资源分布;衍生物;药理活性
刺囊酸(Echinocystic acid,EA),化学名3β,16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分子式为C30H48O4,属于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由于EA的主要结构特点是环系稳定、活性位点少,因此除了用传统的化学方法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外,近年来还有研究利用生物转化的方法增加其活性位点,进行更为广泛的结构修饰及改造,从而提高EA的生物利用度。目前的研究表明,EA具有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肿瘤、保护心肌细胞保护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抗糖尿病[1]、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抗流感病毒[3]等药理活性。笔者以“刺囊酸”“资源”“衍生物”“药理活性”“Echinocystic acid”“Resource”“Ramification”“Pharmacological activity”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Elsevier 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7年10月31日),共检索到224篇文献,包括中文64篇,英文160篇,其中有效文献32篇(中文22篇,英文10篇)。本文就EA的资源分布、衍生物的合成以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为新型EA相关衍生物的制备及其药理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源分布
EA广泛分布于皂荚、猪牙皂、皂角刺、蒙自合欢等多种药用植物中,来源较为广泛,详见表1。
2 EA衍生物的合成
EA属于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现有研究针对EA进行结构修饰的主要手段有28-位酰胺类反应,A、C环的重组及开环反应,3—OH、16—OH的成酯反应,EA的生物转化反应等。
2.1 EA 28-位酰胺类反应
Yu F等[18]以O-苯并三氮唑-N,N,N′ ,N′ -四甲基脲四氟硼酸[N,N,N′ ,N′ -tetramethyl-O-(benzotriazol-1-yl)uroniumtetrafluoroborate,TBTU]为活化剂,以EA为原料与N,N-二异丙基乙胺(N,N-diisopropylethylamine,DIEA)以及无水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于室温下反应,即得化合物1;再将化合物1加入碳酸钠(Na2CO3)和富马酸二甲酯(N,N-dimethylformamide,DMF)中,与相应的胺在室温下反应,即得化合物2~8。并在没有4-二甲氨基吡啶(4-dimethylaminopyridine,DMAP)參与反应的情况下,以EA为原料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3-dimethylaminopropyl)-3-eth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EDC]在无水THF存在的条件下与相应的胺在室温下反应,即得化合物9~12,详见图1。
Yu F等[19]将上述化合物1与炔丙胺(2-propynylamine)在Na2CO3和DMF的参与下于室温下反应,即得化合物13;化合物13与各种相应的叠氮化合物在硫酸铜(CuSO4)的催化下,与抗坏血酸钠(Na-L-ascorbate)和二氯甲烷(CH2Cl2)于室温下反应,即得化合物14~18和化合物25~37。将上述化合物1与相应的二胺类化合物在Na2CO3和DMF的参与下于室温下反应,即得化合物19~24,详见图2。
2.2 EA A、C环的重组及开环反应
Wang H等[20]研究发现,EA在Na2CO3和DMF中与溴化苄(Benzyl Bromide,BnBr)反应,得到化合物38;化合物38溶于CH2Cl2中与三氟乙酸酐[(CF3CO)2O]及三乙胺(Triethylamine,TEA)反应生成化合物39;化合物39溶于吡啶(Pyridine)中与(CF3CO)2O及DMAP反应生成化合物40;化合物40在THF-甲醇(MeOH)(1 ∶ 1,V/V)中与氢氧化钾(KOH)反应生成化合物41;化合物41用氯化铬酸吡啶(Pyridiniumchlorochromate,PCC)对C-3羟基进行氧化,然后将其与CH2Cl2反应,得到化合物42;将化合物42中C-16羟基上的乙酰基除去后得到中间产物化合物43;化合物43在间氯过氧苯甲酸(3-Chloroperbenzoic acid,M-CPBA)的参与下进行拜耳-维立格(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反应,得到化合物44;将化合物44以钯碳(Palladium-carbon,Pd/C)为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并在THF-MeOH(1 ∶ 1,V/V)的参与下转化成相应的内酯化合物45(化合物45),并通过环A切割得到的化合物46,以及在氢化铝锂(Lithium Aluminium Hydride,LAH)和THF参与下还原生成化合物47,详见图3。
为了合成C-顺式衍生化合物53~55,先用乙酰基和苄基对EA的C-3羟基、C-16羟基和C-28羧基进行选择性保护,得到化合物48,然后对C-12/C-13双键进行氧化反应,并在M-CPBA的参与下得到化合物49。与化合物43的氧化不同,M-CPBA参与下进行的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反应对化合物49不起作用,因此需要使用过氧化脲(Urea-H2O2)对其进一步氧化,反应生成的产物有3种,主要产物有化合物50和化合物51,次要产物是一种不饱和酮化合物(化合物52)。用4 mol/L NaOH在THF- MeOH(1 ∶ 1,V/V)溶液中处理化合物50和化合物51,反应18 h,得到化合物53和化合物54。化合物52用4 mol/L NaOH在THF-MeOH(1 ∶ 1,V/V)溶液中进行催化加氢,得到化合物55,详见图4。
以合化物38为原料,用CH2Cl2将其溶解,并与(CF3CO)2O及TEA反应,生成化合物56。化合物56再用CH2Cl2溶解后M-CPBA反应得到化合物57。以化合物57为原料,合成二氟乙酰基保护的内酯化合物(化合物58和59)。与化合物50和51不同,化合物58和59的二氟乙酰基可以较容易地在其与KOH和THF/MeOH/H2O反应后除去,得到化合物60和63,然后通过催化加氢以定量得到所需的内酯化合物(化合物61和64)。由于这种类型的内酯结构非常稳定,因此在其合成路线中,在THF中用LAH处理化合物60,得到戊二醇化合物62,详见图5。
将上述实验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39在DMAP和TEA等的参与下转换成C-12内酯化合物,即化合物65;化合物65经过Urea-H2O2氧化合成单内酯化合物(化合物66和67);将化合物66和67中的三氟乙酰基进行选择性洗脱保护,然后对其进行两个氧化步骤:PCC氧化C-3羟基以及M-CPBA氧化C-3内酯,由此得到化合物71和75,详见图6。
2.3 EA 3—OH和16—OH的成酯反应
南敏伦等[21]将EA溶于CH2Cl2中,加入TEA胺及相应的酰氯,于常温下进行反应,得到相应的粗产物,之后将粗产物用二氯甲烷-石油醚进行重结晶,并用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5 ∶ 1,V/V)进行分离纯化,即得化合物76~83,详见图7。
2.4 EA的生物转化反应
Wang H等[22]以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CICC 3043)为介导对EA进行生物转化,得到化合物84;化合物84与氢氧化钾和乙醇反应生成化合物95,并以几乎相同的产率生成次要产物化合物85、86和87;同时,以华根霉对EA C-7位进行修饰,得到化合物88,其后化合物88經脱水生成化合物89。以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 AS 3.4578)菌株为介导对EA的C-1位修饰,得到化合物90,并以相同的产率生成次要代谢产物化合物87和93;同时,链格孢霉对EA的C-29位也进行修饰,得到化合物91;化合物91再经氧化反应生成化合物94。值得一提的是,EA与链格孢霉反应也可以生成化合物88和92,详见图8。
周敏德等[23]研究发现,运用链格孢霉对EA进行生物转化,首先得到粗提物,将其经过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20个馏分Fr1~Fr20,其中,Fr6经凝胶色谱甲醇洗脱后,经半制备液相色谱50%乙腈洗脱,得到化合物90(1α-羟基-EA);Fr4经凝胶色谱甲醇洗脱后,经半制备液相色谱70%乙腈洗脱,得到化合物92(3-酮-EA);Fr7经凝胶色谱甲醇洗脱后,经半制备液相色谱50%乙腈洗脱,得到化合物91(29-羟基-EA);Fr5~Fr7经凝胶色谱甲醇洗脱后,经半制备液相色谱50%乙腈洗脱,得到化合物94(3-酮-29-羟基-EA);Fr4~Fr7经凝胶色谱甲醇洗脱后,经半制备液相色谱50%乙腈洗脱,得到化合物87(1α-羟基-28-21-羟基内酯-EA);Fr16经凝胶色谱甲醇洗脱后,经半制备液相色谱45%乙腈洗脱,得到化合物93[1α,16α-二羟基-齐墩果酸-28-酸-11,13(18)-二烯]。
上述研究还发现,运用华根霉对EA进行生物转化,首先得到粗提物,将其经过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15个馏分Fr1~Fr15,其中,Fr8~Fr10经凝胶色谱甲醇洗脱后,经半制备液相色谱50%乙腈洗脱,得到化合物88(6α-羟基-EA);Fr4~Fr10经凝胶色谱甲醇洗脱后,经半制备液相色谱45%乙腈洗脱,得到化合物86(6α-羟基-28-21α羟基内酯-EA);Fr3~Fr5经凝胶色谱甲醇洗脱后,经半制备液相色谱50%乙腈洗脱,得到化合物84(金合欢内酯);Fr8~Fr12经凝胶色谱甲醇洗脱后,经半制备液相色谱50%乙腈洗脱,得到化合物89[7β,16α-二羟基-齐墩果酸-28-酸-11,13(18)-二烯]以及化合物85[16α-羟基-齐墩果酸-28-21β羟基内酯-11,13(18)-二烯]。
Feng X等[24]研究发现,运用诺卡氏菌(Nocardiacorallina CGMCC 4.1037)对EA进行生物转化,通过硅胶柱层析(300~400目)纯化,用石油醚-THF(100 ∶ 1~1 ∶ 4,V/V)进行逐步洗脱,得到5个馏分A、B、C、D和E。其中,馏分A在石油醚-THF(3 ∶ 1,V/V)中进一步重结晶,得到化合物92;馏分D再次通过硅胶柱层析(300~400目)进一步纯化,并用三氯甲烷(CHCl3)-MeOH(19 ∶ 1~9 ∶ 1,V/V)进行逐步洗脱,得到化合物96和97,详见图9。
马义雯[7]研究发现,通过生物转化可以改造EA的活性位点,使不活泼的位点转换成活性位点,以此来合成新的化合物。其筛选了54个菌株,最终选定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 GU 441597.1)、梨形卷枝霉(Helicostylum piriforme CGMCC 3.0162)和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 CGMCC 3.0205)3个菌株对EA进行生物转化。运用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对EA进行生物转化得到化合物91和94;运用梨形卷枝霉对EA进行生物转化得到化合物98~100;运用总状毛霉对EA进行生物转化得到化合物88和101,详见图10。
3 EA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
3.1 抗HCV活性
Yu F等[18]研究发现,EA具有潜在的抗HCV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4 mmol/L,对其D环上的28位羧基进行适当的修饰,可以显著提升其效价,增加其抗HCV活性。
Wang H等[22]运用生物转化合成了一系列EA衍生物,并阐明了其构效关系。其研究发现,EA为抗HCV的先导化合物,其位于EA左侧的A、B、C环均是高度保守的,而位于EA右侧的D、E环都是较灵活的,在适当的位置引入适当的基团进行修饰,可以提高其抗HCV活性,特别是C-28位的糖基化可以明显提高相关活性。
Yu F等[19]通过不同的连接设计、合成和评价,研究合成了一系列的二价EA衍生物。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合成的二价EA衍生物大大提升了EA的整体抗HCV活性。通过对这些化合物的进一步评估和优化,也许会获得一类新的抗HCV药物。
Wang H等[20]通过氧化和水解等手段修饰EA的A环和C环,以此来拓展三萜类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其研究结果表明,A环和C环是高度保守的,任何修饰都可能会显著降低甚至消除其活性,对A环的C-3羟基、D环的C-16羟基和C环的C-12、C-13双键进行修饰,可以降低EA的抗HCV药效,而对C-28羧酸进行适当的修饰和引入基团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抗HCV活性。
周敏德等[23]研究合成了一系列EA衍生物,并进行了抗HCV活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EA衍生物均有抗HCV活性,并且其抑制率会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大。
Xiao S等[25]合成了一系列EA衍生物,研究发现其中两种化合物均有良好的抗HCV活性,其平均IC50分别为1.18 ?mol/L和0.25 ?mol/L,并且在100 ?mol/L质量浓度下无明显的细胞毒性。进一步说明合成的衍生物可在发挥其抑制活性的同时防止病毒进入细胞,为进一步深入探究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抗HCV活性提供了依据。
3.2 抗肿瘤活性
南敏伦等[21]研究发现,EA及其衍生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446)、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肝癌细胞(BEL-7402)、前列腺癌细胞(DU 145)等6种肿瘤细胞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各衍生物的抑制率均大于EA。实验还对EA及其衍生物的IC50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EA外,其余各衍生物的IC50值均小于阳性药,进一步说明了上述各衍生物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卫强等[13]研究发现,八角金盘叶中的EA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259)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当EA的质量浓度为0.05 mg/mL和0.5 mg/mL时,对A259细胞株的抑制率分别为65.02%和90.02%。研究结果说明了高浓度EA对A259细胞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黄文斐等[26]研究发现,肿瘤治疗靶点去乙酰化酶(SIRT 5)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EA的IC50值为40 μmol/L时能够较好地抑制SIRT 5的酶活性,成为天然的SIRT 5抑制剂。
3.3 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韦炳华等[27]研究发现,预处理后的EA能够对抗由于缺氧再复氧所导致的心肌损伤,使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并使细胞存活率提高,同时,也可使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顯著升高。该研究还发现,当损伤过重时,EA会上调通过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李沛鸿等[28]研究发现,EA能明显减轻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心肌损伤大鼠的心肌病变程度,通过对SOD、MDA、血清肌酸激酶(CK)、LDH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加入EA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MDA含量和CK、LDH活性则明显降低(P<0.01)。说明EA对ISO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陈杰等[29]研究发现,通过预处理后的EA,能够使细胞的LDH活性降低,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且呈显著依赖性;并且,预处理后的EA可以显著抑制心肌细胞的Bax及心肌细胞PARP(89KD)蛋白表达(P<0.05),增加Bcl-2蛋白表达(P<0.05),使细胞凋亡数减少,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赵全成等[30]研究发现,EA能够明显减轻心肌紧急缺血程度,并在给药后60~240 min显示出了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A还可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在给药后60~240 min影响更为显著(P<0.05)。该研究还发现,EA具有较明显的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
3.4 对EPCs的保护作用
赖朋等[31]研究发现,EA能够明显改善因高血脂状态导致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增加而对EPCs功能和作用的不良影响。该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的EA可使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阳性率从35.2%下降到14.7%,EPCs的黏附从14个恢复到20个,细胞迁移率从6.6%增加到10.2%,一氧化氮(NO)浓度从7.97 μmol/L增加到19.28 μmol/L,同时,EA可直接导致蛋白激酶B(Akt)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磷酸化增加。这表明EA对OXLDL诱导的EPCs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3.5 其他药理作用
郭礼新等[32]采用高血脂模型家兔进行实验,测定其使用EA前后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表明,EA各剂量组对调节脂代谢紊乱家兔血清TC和TG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EA中、高剂量组调节程度更大、效果更好。充分说明了EA对脂代谢紊乱家兔具有降低血清TC和TG的作用,且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该实验还就E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分别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的血清TC和TG、动脉组织匀浆中TC和TG以及肝脏组织匀浆中TC和LD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EA能够使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升高的血清TC和TG降低,具有预防并改善家兔脂代谢紊乱作用;并且可以使主动脉中脂质含量降低,具有改善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肝脏组织中胆固醇的合成,使肝脏组织中胆固醇含量降低。
4 结语
EA在自然界中资源较为丰富,分布较广,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对于EA的药理活性目前主要集中于抗HCV活性、抗肿瘤活性、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对EPCs的保护作用等方面,但对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还较为匮乏。EA尚存在活性位点较少、生物利用度较低等缺点,因此对EA进行结构修饰就显得尤为重要。相信随着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EA一定会展现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 1 ] GEORGATZA D,GORGOGIETASV A,KYLINDRI P,et al. The triterpene echinocystic acid and its 3-O-glucoside derivative are revealed as potent and selectiv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agonists[J]. 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16,79:277-287.
[ 2 ] KONOSHIMA T,YASUDA I,KASHIWADA Y,et al. Anti-aids agents,triterpenoid saponins as anti-HIV principles from fruits of gledztszajaponzca and gymnocladuschznensis,and a structure-activity correlation[J]. J Nat Prod,1995,58(9):1372-1377.
[ 3 ] HAN X,SHI Y,SI L,et al. Design,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evaluation of novel conjugated sialic acid and pentacyclic triterpene derivatives as anti-influenza entry inhibitors[J]. Med ChemComm,2016,7(10):1932.
[ 4 ] 吳建明. 皂荚抗心肌缺血活性成分筛选及机理研究[D].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 5 ] 瞿京红,李志浩,李鹏.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猪牙皂中刺囊酸的含量[J]. 中国药师,2010,13(3):385-386.
[ 6 ] 李万华,傅建熙,范代娣,等. 皂角刺化学成分的研究[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1):41-42.
[ 7 ] 马义雯. 刺囊酸的微生物转化[D].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3.
[ 8 ] 甘甲甲,林玛明,关亚丽. 银胶菊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测定和成分分析[A]//中国第七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2015:1.
[ 9 ] 张艳. 辽东楤木叶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标准研究[D]. 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9.
[10] 张梅. 苦碟子化学成分研究及刺老鸦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5.
[11] 张梅,陈雅妍. 旱莲草化学成分旱莲苷A和旱莲苷B的分离和鉴定[J]. 药学学报,1996,31(3):196-199.
[12] 原红霞,赵云丽,闫艳,等. 墨旱莲的化学成分[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6):103-105.
[13] 卫强,邱镇,徐飞,等. 八角金盘叶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药材,2015,38(04):745-750.
[14] 李金杰,王阿利,院珍珍,等. 云南兔儿风中的三萜类成分[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18-3922.
[15] 陈恒冲,贾超,马彬峡,等. 轮叶党参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药房,2010,21(23):2172-2174.
[16] 周雪峰. 冷水七、中华猕猴桃根的物质基础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17] ESMAEILIAN Y,GALAVI M,RAMROUDI M,et al. Diurnal variability of stigma compounds of saffron (Crocus sativus L.) at different harvest times[J]. Ann Biol Res,2012,3(3):1562-1568.
[18] YU F,WANG Q,WANG H,et 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echinocystic acid derivatives as HCV entry inhibitors[J]. Chin Chem Lett,2016,27(5):711-713.
[19] YU F,PENG Y,WANG Q,et al. Development of bivalent oleanane-type triterpenes as potent HCV entry inhibitors[J]. Eur J Med Chem,2014,77(2):258-268.
[20] WANG H,YU F,PENG Y,et 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ring A and/or C expansion and opening echinocystic acid derivatives for anti-HCV entry inhibitors[J]. Eur J Med Chem,2015. DOI:10.1016/j.ejmech.2015.08. 034.
[21] 南敏倫,赵昱玮,赫玉芳,等. 刺囊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中国,201610055397.3[P]. 2016- 01-28.
[22] WANG H,WANG Q,XIAO SL,et al. Elucidation of the pharmacophore of echinocystic acid,a new lead for blocking HCV entry[J]. Eur J Med Chem,2013,64(6):160- 168.
[23] 周敏德,王晗,叶敏,等. 刺囊酸衍生物及其生物转化方法和用途:中国,201210015068.8[P]. 2012-07-18.
[24] FENG X,ZOU Z,FU S,et al. Microbial oxidation and glucosidation of echinocystic acid by Nocardiacorallin[J]. J MolCatal B Enzym,2010,66(1/2):219-223.
[25] XIAO S,WANG Q,SI L,et 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pentacyclic triterpene α-cyclodextrin conjugates as HCV entry inhibitors[J]. Eur J Med Chem,2016. DOI:10.1016/j.ejmech.2016.08.020.
[26] 黄文斐,尤玲,朱红,等. 从天然产物筛选SIRT5抑制剂[J]. 中国新药杂志,2015,24(23):2724-2728.
[27] 韦炳华,陈杰,许静,等. 刺囊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3):177-180.
[28] 李沛鸿,张卫泽,马凌,等. 刺囊酸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34(6):513-515.
[29] 陈杰,沈映冰,许静,等. 刺囊酸对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2):135-138.
[30] 赵全成,陈声武,赫玉芳,等. 刺囊酸的制备方法、药物制剂及医药新用途:中国,03100676.0[P]. 2003-01-21.
[31] 赖朋,刘怡欣. 刺囊酸对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祖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5. DOI:10.16333/j.1001-6880.2015.05.007.
[32] 郭礼新,万丽鹤. 刺囊酸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中国,201010168934.8[P]. 2013-04-24.
(收稿日期:2018-03-16 修回日期:2018-07-06)
(编辑:孙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