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帅乡“河奏曲”

2018-09-10 19:34:30李铭刘康
重庆与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开州入河河长

李铭 刘康

在刘伯承元帅故里开州区,一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河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对这个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灵的西部水城而言,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治河行动,而是一场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行动宣言,更是一场乡村振兴的深度变革。

----------- 上 篇-----------

决策:1393名河长领衔治水

开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以汉丰湖、鲤鱼塘、东河、南河、普里河为核心的水域,构成了这个西部水城的生命线。

亲水乐水的开州人是河长制探索的先行者。早在2013年,开州便出台了《次级河流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方案》,在次级河流实施“河段长”负责制、“一河一策”机制、水环境监控预警机制、巡查核查督查机制和污染反弹快速处置机制等。经过几年的创新实践,全区40个街镇乡全部实现“水质达标、河面清洁、河岸绿化、景观靓丽”,将河流流经的乡村演变成了温婉灵动的山水风情。

开州境内有24条重要河流和178座水库。河长制在全国推行后,善于创新的开州人又一次创新治河思路,以保护水资源、管控水岸线、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实现水安全为主要任务,将河长制与生态产业、宜居城市和乡村振兴战略无缝对接,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库内外,通过“一河(库)一策”实施水体、陆域污染同时治理,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既抓大河等“主干动脉”的水岸同治,又抓小微水体等“毛细血管”的生态治理,筑牢绿色发展本底。

为强化治河责任,开州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钉钉子”,不断完善入河库排污机制和考核体系,并探索出了很多开全市先河的创新举措。在全市率先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共同担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辖区河段长,全区形成了1393个三级河(库)长的庞大队伍;率先建立完善河长会议制度、部门联动工作制度、巡查与督查制度、信息公开共享与报送制度、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等制度体系;率先制定鲤鱼塘、汉丰湖、南河、东河、普里河、桃溪河等重点河库治理方案。其中,开州探索的双总河长制和率先建立的河长制度体系,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区河长办公室的成立,意味着开州河长制形成了总河长+河长办+牵头单位+實施单位的联动治理模式,河长、河长办和责任单位的主要职责与河库治理线路图全部上墙,严格对照打表。

-----------中 篇-----------

行动:众志成城守护绿水青山

2017年11月2日,开州区总河长冉华章沿河逆流而上,仔细查看河水水质及污染情况,并要求沿河乡镇及相关部门坚守生态红线,护好绿水青山。

自去年河长制实施以来,全区三级河长巡查河库累计高达3400余人次,梳理环境污染问题清单30多项。

在1393名河长高密度巡河的背后,是创新思维与各级各部门聚合而成的强大合力。区河长办针对东河、南河、普里河等流域的功能特点和问题倾向,严查入河库污染源,严格治理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并推进污水管网改造,优化入河库排污口布局,集中开展入河库排污口及污染源整治。

2017年7月,汉丰街道联合区畜牧、环保、公安等部门,对川心村两家养猪场进行拆除。为严管河道综合管理、工程治理和水资源“三条红线”,全区先后开展联合执法近10次,查处违法案件120起,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9起。

澎溪河是开州的一条重要河流。长期以来,澎溪河流域河道采砂等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屡禁不止。综合执法人员采取白天巡查,夜间蹲守,分组轮换的方式严防死守,不给非法采砂者时间和空间。目前,澎溪河流域内所有采砂企业已停止采砂,6艘采砂船舶实现集中停靠,一艘采砂船驶离开州水域。

开州区河长办负责人介绍,开州根据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河流水域纳污容量和限制排污总量,切实监管入河库排污口,严格控制入河库排污总量,确保船舶码头污水达标排放。为此,开州不断完善船舶垃圾污水专用船舶接收方式,启动船舶污染物港口收集设施建设,确保船舶垃圾上岸集中处理,并建立三峡水库消落区清漂保洁长效机制,降低入库污染负荷和水面漂浮物数量,提高水域清漂作业效率。

同时,开州还通过“智慧河长”建设,为各级河长安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先后投资200余万元打造水安全监测、水雨情测报、通信预警等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机关各类网站、信息、QQ群、微信公众号平台。这些信息化建设,让各级河长能够及时掌握所管河流的水质及污染情况。

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开州专题研究会商河长制工作达30余件次,专项督查500余人次;新(改)建乡镇污水处理厂 11个,开建污水管网20公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拆除(关闭)禁养区规模养殖场228家,治理畜禽规模养殖场127家;新建堤防工程6.4公里,修复洪毁河堤10处2.5公里,探索具有推广复制价值的措施和经验达20余项。

这组数字的背后,是开州人众志成城治理河库的强大合力,也是这座活力水城生态嬗变的最好见证。

----------下 篇----------

蝶变:生态神笔书写点金传奇

在开州,河长制提升的不仅是河流颜值,在河库治理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富民产业链,在改变开州经济走向的同时,也改变了城乡居民的幸福走向。

为构建山水林田湖城的生命共同体,开州加大对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快推进河库连通工程,恢复河库水系的自然连通,对山水林田库进行系统治理。

汉丰湖是开州的生命之湖,依托汉丰湖灵动的山水元素,开州人打造出了远近闻名的活力水城。如今的汉丰湖已是“新三峡”一张靓丽的名片,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新三峡十大旅游新景观、重庆最受游客喜爱十大景区等,都是这张名片最响亮的头衔。

汉丰湖对于开州的意义,远不止旅游休闲这一层面。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灵动宜居的水城形象,已凝聚成了开州投资创业的强大磁场。河长制实施以后,开州引导群众在库区消落带大面积种植饲料桑。上千亩桑林与成片的荷塘,在改变水生态的同时,也成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桑枝和桑叶分别被加工成食用菌培育袋料和优质饲料。每年4月,依托“沧海桑田”举办的采摘节,吸引数万游客前来采摘游玩。

距离“沧海桑田”不远处,是一座垃圾发电厂,这个投资超3亿元的绿色能源项目,年处理垃圾过20万吨,发电6696万千瓦时。而这座发电厂所需的原料垃圾,全是从汉丰湖里打捞上来的水上垃圾。

水质变好了,还要让开州市民都能享受到亲水的乐趣,开州区沿着汉丰湖建设了20多公里的环湖景观步道。步道的一侧是烟波浩渺的汉丰湖,另一面是美丽养眼的城市公园,行走在环湖步道上,一幅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城市风情画令人赏心悦目。

随着河长制的纵深推进,一个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新开州,正在开州人的视野中款款而来。开州人的诉求是,到2020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5%以上;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改(扩)建库区生态屏障建设工程5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不低于210万亩;湿地面积不低于10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平方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70%以上。

在这样的目标牵引下,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靓丽图景,正一步步蜕变成为开州沿河库乡村的封面写意。

猜你喜欢
开州入河河长
开州:提升能级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四川环境(2019年6期)2019-03-04 09:49:00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山西水利(2019年4期)2019-02-14 14:27:22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52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开州区“五建五化”扎实推进党性教育基地建设
淮河流域永城市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
图说河长制
河北水利(2016年12期)2017-01-04 01:11:37
开州区院 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开州名人林贵福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