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长江 李晓琳
一、阅读能力,是历史“学科素养”的应有之义
笔者多年参加大市模考或高考阅卷,感觉每一年的“典型错误分析”一栏,相当一部分题目,都会写上“审题不细”一句。解题技巧讲了一遍又一遍,为什么“审题不细”的幽灵依然阴魂不散?
造成学生大量失分的原因,是我们对“高大上”的史论、史证和史法等专业素养钻研不够,还是忽视了文科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当然有前者的因素,但关键是后者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得所谓“专业素养”无用武之地,这才是“审题不细”制约成绩的症结所在。审题不细,恰恰是阅读习惯缺失的结果。
《新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指出:“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这段话告诉我们,对“描述”的阅读与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我们阐释历史现象的结果。
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材料以文字、表格、图片等形式为载体展开,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材料的设置往往是依托教材局部涉及到的知识点,并对相关知识作了一定的拓展,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为了体现“论从史出”的命题原则,有些选择题,选项就是对题干的变式描述,相当于一道语文阅读题,这是与传统题型不同的地方。还有一些知识型题目,命题者出于“创设新场景”的需要,也披上了材料的外衣。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教材知识,也不能在讲“解题技巧”和“能力目标”的时候,忽略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必须立足于“材料阅读”这样一个前提,先把材料中的“现象”读懂。只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准确、完整地“提取有效信息”,才能进一步理解材料的主旨,进而圆满地解决问题。
二、材料型选择题阅读误区剖析
1. 阅读的主体与客体:阅读习惯与阅读心理
审题失误,很大程度上是学生陷入阅读材料误区的结果。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下面我们以两道高考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1.(2017浙江卷·12)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
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
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
【问题诊断】先入为主的阅读习惯和紧张心理,是误选的主观原因。
在考场上,一部分心理紧张的考生在看到“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就选择A项,而作者的意图在最后一句,即“在技术改良上下功夫”。同样的道理,也有的学生在阅读四个选择项的时候,因为A项位置靠前,在没有看C项表述的情况下,断章取义,误选A项。
例2.(2017天津文综·7)“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
A.五四运动期间 B.巴黎和会期间
C.华盛顿会议期间 D.开罗会议期间
【问题诊断】和上一题一样,这种失误也是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使然。看到“取消二十一条”、山东问题等信息,还没有看完材料,就迫不及待地选择了B项。“行百里者半九十”,上面两道试题,都是由于没有完整地阅读并把握材料提供的信息,导致考生功亏一篑。
【阅读方法矫正】读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阅读行为必然受到社会群体及其主要参照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材料作为阅读的物质基础,是影响阅读心理的主要客体。考场作为特定的场所,对考生的心理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由于考场上的紧张程度大大超过了平时的训练,以及考生担心考试的时间不够用,不免产生紧张、急躁的心理。“看前不看后”是阅读的一大陷阱。
从阅读习惯的角度来讲,平时读书时,一些人容易虎头蛇尾,或浅尝辄止,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这种阅读惯性(也可以称之为惰性),注定了学生在考场上难以全面地阅读材料,进而因无法把握材料的主旨而失分。而喜欢读书的学生在遇到精彩的字、句就在下面打小圆圈标示,关键的句段划线,甚至在书页旁边做批注,这些好的阅读习惯,往往使他们取得出乎预料的好成绩。
所以,通过对题干中材料的整体的阅读,发现作者语言所传递信息之重点,这是解题的关键。不仅阅读材料本身力求全面、准确,还要对每一个选择项逐个排查。平时一定要训练平心静气的阅读习惯,以及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
2.读与思的结合:概念、逻辑与阶段特征
还有一类材料题接近于知识型选择题,如果只顾及材料本身的阅读,而忽视了阶段特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现象与本质等知识,忽视了题干描述的材料与选择项之间的逻辑联系,也会造成审题的失误。
例3.(2017江苏卷·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執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问题诊断】症结一:对唐代“三省”的职能理解不透彻。
B项中的“行政效率”一词属于尚书省的职能范畴,材料显示了尚书省的地位下降,与B项表述相矛盾。门下省的职能主要是负责诏令的审核,D项本身叙述有问题。
症结二:考生在阅读材料时,断章取义,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共性。
通过阅读题干我们就会发现,材料提供了两个条件,第一条的“中级官吏出任宰相”这些“中级官吏”出任的,并没有说明是三个宰相中的哪一个宰相,故D项片面。
例4.(新课标全国Ⅰ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问题诊断】症结一:概念模糊,导致推论错误。
阅读材料和选项时,不去关注材料描述的对象和描述重心,在陌生的材料面前无所适从。本题涉及对概念的理解,政府减税与企业管理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容易排除B项。
症结二:忽视阶段特征,未能高屋建瓴地理解材料。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想一想,近代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民族独立和富强实现了吗?C项和D项的错误就一目了然了。
【阅读方法矫正】“史论结合”是这两个题目的共性,论从史出,结论是在试卷所呈现的材料中读出来的。选项必须与材料的主旨高度吻合,其逻辑联结点一定要关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一致性。材料中出现多个条件时,注意把握主题,避免以偏概全。
1.泛读:浮光掠影抓要点。阅读的时候,形成标注的习惯,划出重点字、词、句,标出材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数据的变化,以及选择项中一些程度性的词语,如“开始了”、“结束了”等。
2.精读:学会“再回首”。再次审题,发现隐藏在材料中的关键词,往往会豁然开朗。这正如读书的时候,对经典段落要形成反复咀嚼的好习惯。
3.读与思结合。克服紧张心理和阅读惰性,仅仅是准确、完整地阅读材料的前提,把材料与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才是完美的阅读。其中包括阅读过程中对材料主题的把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阶段特征的应用等。
三、材料型问答题阅读误区剖析
史学家高华说,史学写作要建立叙述框架,历史叙述表达出来,要有“范儿”,所有东西要有依据。用这句话来审视历史问答题,也就是要讲格式和逻辑性,论从史出。虽然文无定法,但通俗历史读物的语言不宜模仿,高中生处于历史学的入门阶段,规范化是必须的。
例5.(2017江苏卷·23节选)阅读下列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问题诊断】忽视读与写的结合,平时训练不规范。
要么答非所问,充当教材的“搬运工”,要么机械地照搬材料;漏掉要点,形不成对比关系;逻辑混乱,因果倒置。
【阅读方法矫正】顺藤摸瓜:针对问题,读材料;根据材料,找(有效)信息。
1.概括、归纳能力是通过提取句子主干,以及合并同类项(关键词)的形式实现的。尽量避免照抄材料,用规范性的学科语言,替代文学性的叙述方式;改变材料的句式,与问题中的对象保持主语一致。
2.阅读时,也要关注连词,一些复句呈现了递进、转折、并列、因果等关系,有助于把握作者的语气重心和情感态度。“开宗明义”“卒章显志”,关注材料的开头和结尾,快捷地把握材料主旨。
3.总结答题的“模式”。比較题的特点是找到“比较点”,形成数学上的“映射”关系。分析原因的时候,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的思路梳理要点。
四、结语:融会贯通,文、史、哲是一家
《新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开宗明义地新增了历史学的性质。萧功秦老师有一个“两把钥匙论”:用政治学的钥匙来解读历史的秘密,用历史的钥匙来解读政治的复杂性及它的丰富性和两难性。我们完全可以套用、延伸一下:用语文阅读课的方式解读历史材料,用历史的角度来解读文学现象。文本材料的碎片,或折射出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特色,或反映历史人物所处的阶级、地域差异。语文老师在讲述一篇课文之前,一定会讲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这不就是历史学科中的阶级立场和时代特征吗?高考卷面材料的精神内容,是针对高中生这个特定的群体,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陷入表面化和片面性的误区。我们可以借鉴政治课的原理和方法论增强其思辨能力,唯物史观就是历史学科新课标强调的重要方法之一。
所以,历史老师要引领学生“串串门”,读一些文学、哲学方面的书。带学生读书和标注一般老师能做得到,但是真正把握材料的精髓,把材料读透、读出感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历史教师要排除急功近利的情绪,在平时的训练时,把材料的阅读规范化。
让我们重视阅读,让良好的阅读习惯,内化为历史学科的素养,转化为教学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