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俊读《三国》(上)

2018-09-10 04:19沈伯俊
名作欣赏 2018年2期
关键词:马超鲁肃周瑜

沈伯俊

《草船借箭》:波谲云诡,神来之笔

“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第46回)是紧接“蒋干中计”之后的又一个精彩的斗智故事。

历史上并无诸葛亮用计“借箭”的史实。与这个故事略有瓜葛的记载见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魏略》,说建安十八年(213)孙权与曹操相持于濡须,孙权乘大船去观察曹军营寨,曹操下令乱箭射之;船的一面受了许多箭,偏重将覆,孙权沉着应付,命令将船掉头,让另一面受箭,等“箭均船平,乃还”。这只是被动的“受箭”,而不是主动的“借箭”。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周瑜挂帅出兵后,与曹操在江上打话,曹军放箭,周瑜让船接满箭支而回。但这也只是随机应变的“接箭”,同样不是有计划的“借箭”。由此可见,“草船借箭”完全是《三国演义》的一段杰出创造。作者对事件的主角、时间、地点、 原因、过程都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把它纳入“斗智”的范畴,从而写出了这一脍炙人口的篇章。

《三国演义》第45回末尾,在写毕蒋干中计,导致曹操误杀蔡瑁、张允之后,笔锋一转,写因计谋奏效而大喜的周瑜叫鲁肃去试探诸葛亮是否识破自己的妙计。这样,小说的情节发展如同行云流水,自然地由敌对双方的斗智转入了同盟者之间的斗智。

第46回一开始,诸葛亮果然识破了周瑜之计,一见鲁肃之面便表示应该“与都督贺喜”。 周瑜早就担心“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这一来更是大惊道:“此人绝不可留!吾决意斩之!”小说的氛围骤然紧张起来。然而,作为联盟中东吴一方的统帅和以才智自负的俊杰,周瑜不屑于也不能蛮干,他自信有办法对付诸葛亮,所以他对鲁肃扬言道:“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这就为周瑜与诸葛亮的斗智拉开了序幕。

接着,小说层层铺垫,步步设疑,逐次展示这场斗智的奇特性。

第一层,周瑜请诸葛亮议事,明明是设计杀之,却偏偏假作和颜悦色地问之:“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诸葛亮应声答道:“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这正中周瑜下怀,他马上提出“军中正缺箭用”,要诸葛亮“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并且声称:“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读者马上会联想到,这大概就是周瑜所谓“公道斩之”的办法了。周瑜这一手确实厉害:如果诸葛亮推辞,就会被加上“临事推诿,妨害联合抗曹”的罪名;而如果他同意,周瑜又会提出更苛刻的条件,以便置其于死地。面对如此难题,偏偏诸葛亮又满口答应:“都督见委,自当效劳。”一方故设陷阱,暗藏杀机;一方却好似浑然不觉,自蹈险境。这是一“奇”。

第二层,周瑜只给诸葛亮十天的期限,企图给他身上再绑上一条绳索;没想到诸葛亮反而主动提出十天太长,“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周瑜趁机逼进一步:“军中无戏言。”诸葛亮答得更干脆:“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读者实在不明白诸葛亮为何如此“满不在乎”,为何要“自投罗网”,这就造成了情节的二“奇”。

第三层,周瑜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不禁“大喜”,洋洋得意地对鲁肃说“他自送死, 非我逼他”,满以为可以达到“公道斩之”的目的了。为了使诸葛亮“两胁生翅,也飞不去”,周瑜又进一步设置障碍:“分付军匠人等,教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这样一来,可以肯定,诸葛亮无论如何卖力造箭,都“必然误了日期”。到了那时,诸葛亮似乎只有死路一条。看到这里,读者真为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面对如此绝境,孔明先生有何妙计?这是三“奇”。

第四层,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诸葛亮根本不要“箭竹、翎毛、胶漆”等造箭的必需品,却要鲁肃“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他再三叮嘱鲁肃:“不可又教公瑾得知。”为自己的行动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忠厚的鲁肃为自己向周瑜说漏了嘴,致使诸葛亮一再受到刁难而不安,便答應了借船和保密两项要求。但是,这同造箭又有什么关系?任务如此艰巨,时间如此紧迫,诸葛亮凭什么“包管有十万枝箭”?这些都是难解之谜。这是四“奇”。

这四个奇特的情节层次,每一层都是那么出人意料。它们接踵而来,为小说掀起层层波澜,布下重重疑云。矛盾越来越尖锐,读者的心弦也绷得越来越紧。这样,小说就带着强烈的悬念而进入全篇的高潮。

在鲁肃准备好二十只快船,听候诸葛亮调用之后,小说情节又作一顿,迟迟不揭开高潮的内幕:“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只剩下最后一天了!这时,高潮终于到来,而作者对高潮的处理仍然充满“奇”的色彩。就在第三天凌晨四更时分,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中”,说是要去取箭,“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此时,“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诸葛亮的行动也使人如堕五里雾中。等船只靠近曹操水寨,诸葛亮又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命令各船一字摆开,一齐擂鼓呐喊。鲁肃见状大惊,担心曹军冲出,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果然,多疑的曹操害怕埋伏,慌忙调集一万多弓弩手,向来船拼命放箭。看到这里,读者恍然大悟:原来诸葛亮根本不打算“造箭”,而是来向曹军“借箭”!这一情节,真是神来之笔,奇妙之极!

这时,情节的发展加快。当二十只船的一侧射满箭枝后,诸葛亮命令将船只调头,继续受箭。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虚张声势的战斗:一方不停地擂鼓呐喊,一方则继续箭如雨发。等到日高雾散,二十只船的另一侧也已射满箭枝。诸葛亮立即下令收船急回,还幽默地命令军士们齐声叫道:“谢丞相箭!”就这样,十余万枝箭轻轻松松地“借”回来了,诸葛亮准时、 超额完成了任务。读者的心情也随着那飞驰的归舟而变得轻松欢快。

随后,作者又添上一处点睛之笔:当鲁肃问诸葛亮“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时,诸葛亮答道:“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这一解释,说明了“借箭”这一奇计的全部合理性,不仅鲁肃为之拜服,就是周瑜得知后也不得不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在这场扣人心弦的智斗中,诸葛亮的处境是十分微妙的:面对周瑜布下的陷阱,他既不屑于逃避,又不莽撞硬顶,而是从容自如,巧妙周旋。凭着对敌、我、友三方的透彻了解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他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造箭”任务变成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借箭” 奇迹,既打击了曹操一方,又维护了孙、刘联盟。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说:“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正是与周瑜、曹操这两个奇才斗智的胜利,使诸葛亮的宽阔胸襟、雍容气度和绝顶智慧闪射出夺目的光彩。

在这场智斗中,周瑜和鲁肃的性格也得到了较好的表现。周瑜作为诸葛亮的主要对手,不露声色,巧设陷阱,一心要除掉诸葛亮,显示了这位风流倜傥的“周郎”性格中刚狠的一面;而当诸葛亮“借箭”归来时,他那一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的慨叹,则流露出又惊羡、又嫉妒、又无可奈何的心态,真是神情毕肖,活脱如见。鲁肃作为连接周瑜和诸葛亮的次要人物,在艺术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没有他的劝说询问,周瑜的心机就不便揭示; 没有他的暗中帮助,诸葛亮“借箭”的妙计也无法实施。随着情节的演进,他那忠厚朴拙、 顾全大局的性格特征表现得颇为鲜明,既映照出周瑜的狭隘胸襟,也衬托出诸葛亮的大智大勇。

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精于层层蓄势,在波谲云诡的情节中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艺术氛围;然后急转直下,抽丝剥茧,使人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境界中得到美的享受。这种驾驭情节的高超本领实在令人惊叹!

《许褚裸衣斗马超》:二虎相争,惊心动魄

在《三国演义》中,着力表现曹操方面将领的武勇气概的精彩片段,大概莫过于《许褚裸衣斗马超》(第59回)了。人们熟悉的成语“赤膊上阵”,也来自这个片段。

据《三国志·魏书·许褚传》,历史上的许褚在建安十六年(211)随曹操攻马超、韩遂时,确曾与马超对峙,马超由于忌惮许褚的勇力,放弃了突然袭击曹操的企图,但马、许二人并未交手。罗贯中以这一史实为基础,运用浪漫主义的想象,经过生发和虚构,创造出一篇热闹生动的故事。

小说第59回,写曹操与马超相持于渭河边,曹操按照隐士娄子伯的指教,趁天气暴冷,取渭河沙土筑城,边筑边泼水,一夜便筑成土城。马超闻报,大为吃惊,率领大军前来进攻。曹操亲自出营相迎,身后只跟了许褚一人。尽管曹操在战斗中已经接连几次被马超打败,甚至狼狈得割须弃袍而逃,但他仍然充满自信,力图在精神上压倒对方,所以他一开口就要马超投降。一心要报杀父之仇的马超一听此言,简直怒不可遏,恨不得马上冲过去,将曹操生擒活捉。然而,正当他要对曹操进行突然袭击的时候,曹操背后的许褚却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情况顿时发生了变化。

在此之前,马超虽然没有同许褚答过话,但早已闻其勇武之名,并从韩遂口中听说:“此人勇力过人,人皆称为‘虎痴;如遇之,不可轻敌。”就在几天以前,当马超在渭水边袭击曹军之时,曾亲眼看见一员勇将背负曹操,从一丈开外跳到船上,在马超军雨点般的箭矢中,一手使篙撑船,一手举马鞍遮护曹操,其勇捷雄武、奋不顾身给马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刻,曹操背后正是这员勇将,只见他“睁圆怪眼,手提钢刀,勒马而立”,一副凛然不可犯的气概。马超猜想这就是许褚,不想贸然行动,便扬鞭问道:“闻汝军中有虎侯,安在哉?”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许褚立即大叫道:“吾即谯郡许褚也!”叫声中,他“目射神光,威风抖擞”,令人望而生畏。这位被曹操称为“吾之樊哙”(《三国志·魏书·许褚传》)的勇士,十几年来,一直忠心耿耿地护卫曹操,经历过无数惊心动魄的战斗,向来无所畏惧,只要马超动手,他马上就会像狂飙一样扑上去,与之拼个你死我活。一时间,勇猛无敌的马超竟然被许褚这种气势震慑住了,他干脆放弃了突袭的打算,径自拨马而回,一场剑拔弩张的形势就这样顷刻化解了。在这个静态的对峙场面中,尽管马超和许褚都只说了一句话,但气氛却相当紧张。两员虎将彼此逼视,如同两块带电的云团,一旦发生碰撞,就会迸发出灼人的火花。

作者不仅以精练的语言正面描写了许褚的英勇气概,而且运用衬托手法,从多种角度,逐层加以渲染:第一层,写马超面对许褚金刚怒目式的气势,竟“不敢动”;第二层,角度一转,写“两军观之,无不骇然”;第三层,角度再一转,写曹操对诸将称赞道:“贼亦知仲康(按:许褚字仲康)乃虎侯也!”经过这样层层皴染,许褚的威猛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然而,作者并不满足于对这个静态的对峙场面的描写。他深知,战争是力的较量、勇的拼搏,即使双方都在思谋用计,最终还得通过战场上的厮杀来决出胜负;何况马超、许褚都是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的人物,怎能只写他们的威势,就此止步呢?于是,作者又进一步精心虚构了“裸衣斗马超”的情节。

听了曹操的称赞,许褚豪气勃发,当众宣称:“某来日必擒马超。”曹操提醒他:“马超英勇,不可轻敌。”这既是认真的告诫,又是巧妙的激将。许褚更加来劲,非要与马超决一死战,并立即派人去下挑战书。马超岂是怕人的?他在许褚的逼视下拨马而回,固然是一时被震慑住了,但也有“惺惺惜惺惺,英雄识英雄”之意。面对许褚咄咄逼人的挑战,他不禁勃然大怒,当即在挑战书上批道:“誓杀‘虎痴。”这几句话在全篇中起着过渡的作用,预示着一场两雄相争的决斗即将来临。

第二天,在两军布成阵势之后,马超与许褚的交锋开始了。一边是威名远扬的“锦马超”,一边是骁勇绝伦的“虎痴”,好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呵!作品分三层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恶战:第一层,写二人各自挺枪舞刀,拍马接战。作品没有详细描写双方的神情和武艺,只是概括地叙写一句:“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读者可以想象,那如泼天巨浪的大刀,那像梨花飞舞的银枪,牵动着双方多少将士的心!第二层,写二人经过一百多回合的激战,似乎毫无疲惫的感觉,仅仅因为马匹困乏,才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继续拼杀。作品仍然没有详细描绘双方的神情招式,又是概括地写了一句:“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由“胜负不分”到“不分胜负”,仅仅颠倒了一下词序,却大大加强了读者的印象。双方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难分高低。读者可以想象,这一番厮杀比前一番更加激烈,双方都是怒目圆睁,汗流浃背,两匹战马在渭水平原上搅起了团团尘雾……这两个层次,层层蓄势,为后面的描写做了有力的铺垫。第三层,描写达到高潮。只见“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这一连串鼓点般急骤的语言,活脱脱地勾勒出了许褚那彪悍狂躁、志在必得的神态,在生与死的搏斗中,竟然卸去盔甲,赤膊上阵,这是只有许褚这样憨勇的“虎痴”才会做出的举动。双方又斗了三十余合,拼杀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许褚奋威,一刀向马超砍去;马超闪过,一枪向许褚心窝刺来;许褚弃刀将枪夹住,双方便争抢起来。枪杆拗断了,双方“各拿半截在马上乱打”。这个戏剧化的镜头,把这场激战推向了顶点。这时,双方将士上前相助,混战代替了二人的战斗。尽管这场拼杀没能决出胜负,但马超和许褚的勇气和武艺都得到充分的渲染,许褚的形象尤为突出。事后,马超对韩遂说:“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作品以这一句充满赞叹之意的话来结束这一片段,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综观《三国演义》全书,许褚只是一个很次要的人物,出场虽多,却总是充当他人的陪衬,以浓墨重彩描写他的篇章仅此一回。然而,短短的一篇,却把这个“虎痴”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作者善于塑造次要人物的本领又一次显示出来。

当然,作者虚构这一精彩篇章,不只是为了突出许褚之勇,还想通过写许褚来表现马超的性格,正如毛宗岗在第59回回评中所说的:“写许褚正以写马超也。”“许褚但矜其勇,而马超斗之,亦不过以勇斗勇耳。马腾之轻入虎口,固为忠有余而智不足;马超之徒恃虎威,其亦勇有余而谋未足欤!”

读罢这一篇章,人们还可以看到,《三国演义》虽然具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但作者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处处贬曹的;至于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作者不仅很少贬斥,反而常常以赞美的笔调描写他们的谋略和武功,对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人是这样,对张辽、徐晃、张郃、许褚等人也是这样,从而表现出“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的创作主旨。正是这个主旨,使《三国演义》在人物关系上避免了简单化,得以描绘出整整一个时代的英雄画廊。

在艺术上,这一篇章的最大特色是“静”与“动”的对照和变化。马超与许褚,静如山峰对峙,动如狂涛搏击。场面的变化,使一个并不复杂的情節显得起伏有致,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猜你喜欢
马超鲁肃周瑜
米小扬穿越三十六计 第六章 周瑜的怒火
马超尊顺刘备
鲁肃的深谋远虑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梦回三国
让马超识规矩
误读鲁肃
马超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