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模块的研习,旨在了解其相关的人物活动并学会展开评说,进而以史为鉴,学会做人。因此,只要着力把名人真实的情感与丰富的个性、智慧的生命个体充分展示出来,就有益于让历史人物鲜活起来,并成为有效教学的抓手之一。在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以下简称《马克思》)中,力求突破高大上的思维定势,通过平实而亲切的预设和生成,引领学生走近马克思的内心世界,以情动人。
一、履行历史的人性之约,享受教学的心灵之旅
大凡有效的教学,多是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言的。正如李惠军老师强调的“要善于游走于‘情、‘理、‘趣的史海中,在一个个扣人心弦、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人物活动中娓娓道来,把史事趣游刃有余地结合起来,将历史的魅力、意蕴和凝重感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并在不经意间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思维得到拓展,知识得到丰富。”[1]有效教学的呈现不只限于教学技巧的纯熟,而往往更侧重于师生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做深层次的互动,施展风采,收获梦想,最终追求行云流水的境界。一堂课往往最打动人心的不是条理清晰的知识,也不是逻辑缜密的思维,而是基于知识与思维上自然生成的情感。如果脱离了生动的细节、缺失了思维的互动或淡化了情感的浸染,就易于陷入无病呻吟、虚情假意的尴尬,势必难以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正如叶澜教授所呼唤的:“我能否让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我能否帮助他们达到内心的澄明、视界的敞亮?我能否让他们在课堂上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浮想联翩、百感交集?”[2]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是否目中有人、心中有爱来教学。
不可讳言,当下的历史课程难免受时代、教材、学情、应试的束缚,尤其是人物模块中无产阶级革命家之类的更难以驾驭。若具体到《马克思》一课有一系列疑难摆在面前,譬如当今学习马克思是否过时了?怎样再现马克思的本真面目?如何把一度“神圣”的革命家讲得真切?进而让学生有所动心?刘俊利老师主张“而历史是人的历史,高中历史教育就是用人的历史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发展”[3]。换言之,为了发掘历史的真善美,让历史能成为滋养学生终身成长的补品,并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进程。
基于此,如何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和张力,根本的是逐步植根立德树人的理念,把握课堂的灵魂,即从历史核心素养出发,在唯物史观的主导下借助史料,通过适切的教学主题并以一贯之,与先哲展开发自内心的对话。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呈现力,筆者着重补充了一些有关马克思的人生、家庭、爱情等细节,以期还原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马克思。
二、弘扬信仰正能量,确保课堂接地气
众所周知,教育之核心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以文化陶冶人的品行,培养人的独立生存、回馈社会的能力。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一种‘生成,是一种‘交流,是一种‘顿悟。”[4]如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又很无奈,社会正值急剧的转型,革故鼎新,泥沙俱下,煽情的诱惑五花八门,纷繁的表象光怪陆离,那浮躁的心态、商业化的炒作等,更有甚者,某些世故、萎靡风气的滋长,精致利己主义倾向的蔓延,都无不困扰着师生的和谐发展。不可讳言,教育中教书有余而育人依然不足,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陶冶还任重道远。
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曾断言历史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要让受教育的对象产生兴趣,赋予历史令人怦然心动的特点,使历史‘永远兴趣盎然。”[5]现实中不少课堂往往难以营造打动人心的气场,匠气有余而正气、灵气和大气短缺。加之历史因细节而生动,故亟待正本清源,从多维视角还原历史,实为提高历史学习实效的必由之路。张和美老师开门见山提出“真实鲜活的人物、具体生动的事件和扣人心弦的情节组成了一幅幅大气磅礴、五彩斑斓的历史画卷,然而,当抽象的理论、刻板的叙事充斥教材时,当教条化的评价、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充塞课堂时,学生已经看不到历史的五彩斑斓,听不到历史的优美旋律,更感受不到历史的灵动丰富。有血有肉的历史在学生面前变得模糊混沌、迷雾重重”[6]。正如“针对情感进行一定的展示、挖掘、诱发和回味,很大程度上能让课堂锦上添花,不仅仅让学生更加喜欢历史学科,而且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历史课堂的魅力,促进师生关系融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7]所述,实不为过。固然,教材中许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只有展现了他们的血肉和筋骨,才能赋予浓郁的生命气息,那么我们才能试图设身处地,直至感同身受,同情式的理解才油然而生。
夏丐尊先生曾指出:“教育上的水是甚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之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8]所以,笔者在讲授《马克思》之类的课程时,选取了一些生动感人的故事,分享发自内心的感悟,实现从心灵内部引出智慧内核、用真理启迪生命。如何在类似马克思这样政治色彩浓重的人物教学中,避免概念化、成人化及脸谱化或神秘化,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感受马克思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不凡历程?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首先制造强烈反差的悬念,来叩动学生的心灵,然后逐个梳理,从亲情的温暖、爱情的呵护、人文的熏陶、民众的真情关怀,再到挚友情谊的勉励,无不滋养了马克思的人品,化作马克思永不衰竭的创作源泉,鼓舞着他为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从而激荡了师生心灵的波澜。通过解读而逐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自觉以坚强意志守望理想,用无与伦比的深邃目光洞察时代,凭真诚无私的友谊感动时人后辈,最终使同学们学会对真理的服膺,坚守对人类理想的执着。以此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可谓感人肺腑,水到渠成。
诚然,历史凝聚着每一位先贤祖辈风雨兼程的光荣与梦想,汇集着每一名人历经岁月时光洗练的智慧和情感。因而通过启发并潜移默化,引领学生的人格养成,彰显历史学科“捍卫记忆、发现价值、传递精神”的意义。
三、领略伟人丰功伟绩,仰慕先贤高风亮节
法国学者帕斯卡尔曾论及:“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9]罗曼·罗兰也称颂过以思想和强力称雄的人,但他认为真正伟大的是因心灵而伟大的人。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发起校内征询、推选,谁是人类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而爱因斯坦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投票一个月,结果仍然一致。这绝非偶然,马克思一生清苦,颠沛流离,先后四次遭受各国——无论是专制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最终移居伦敦,从此再未返回祖国而沦为了“世界公民”,其人格力量在于不为世俗利益而放弃信仰,实属罕见。
当年笔者品读了对齐健老师的专访“应当给人以思想(或曰‘智慧。包括独立、反省、思辨力等)……给人以情感(向真、向善、审美力),给人以‘文化(包括文化品格、文化素养、文化境界,升华力等)”[10],至今难以忘怀。显然,教书育人是细水长流的慢功夫,学生的感化需润物无声的内化。马克思曾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11]。在19世纪中期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世风下,马克思一生贫困潦倒、居无定所,但他始终呕心沥血,矢志使命,人们不得不折服于马克思的道德文章。可想而知,精研经济学的马克思要想赚钱应不会太难,但这确实不是他的兴致所在。只要读过马克思书信的人都会动容,1858年12月11日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我家里从来没有这样黯淡、凄凉”。1859年1月21日“倒霉的手稿写完了,但不能寄走,因为身边一分钱也没有,付不起邮资和保险金”[12]。确实,马克思是在毫无‘资本的情况下写成了《资本论》,在缺乏货币的情况下写成了关于‘货币的文章。这恰恰印证了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试卷上的表白:“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13]马克思以自身言行践履了致青春的庄重承诺。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中让中学生感悟时光的宝贵、人性的美好和人生的真谛。
为了营造气场,优化课堂教学的呈现力,升华人类的终极关怀,在教学中登高望远,立志追寻历史对人的意义为己任,务必精耕细作,比如不妨合作探究马克思的成功因素(提示从特定的时代、国度、家庭、学校、朋友和自身的天赋与个性等)。此外,还可作以下尝试:1.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站在时代前列,增强社会责任感;2.倡导阅读马恩经典原著,扩展视野,参照自我;3.用心体会历史名人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其独特个性和魅力,以增强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等。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魏勇老师倡导用思想点燃课堂,认为有思想高度的历史课最深受学生的欢迎。因而,教师需充分开发自身、教材和学生所蕴含的课程资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促进自己和学生亦思亦行,共同成长。笔者期待郭富斌老师在《教育的情怀与视野》的讲座中“让中学历史课堂成为人性沐浴、心灵滋润的场所”的愿景落地生根。如此有赖于要“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并且困学苦旅,重知厉行”[14]。
【注释】
李惠軍:《“同构异表”与历史教师的教学呈现力》,《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第9期。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刘俊利:《用“学术性”增强历史课堂“人性化”的研究与反思》,《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年第6期。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书店,1991年,第18页。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常绍民译:《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序第3页。
张和美:《缺失与重建:历史理解视角下的细节教学》,《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9期。
王涛、吕准能:《刍议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开发利用策略》,《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4期。
夏丐尊:《爱的教育》,选自《夏丐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2页。
(法)布莱斯·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思想录》,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76页。
齐健:《精神培育:历史教育的根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7、8期。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61页。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书信》,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60、370-371页。
同[11],第7页。
吕准能:《困学苦旅 重知厉行——基于“走近名师”栏目“学养与教养”的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