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只轻灵的白鸟,划过你我记忆的青春

2018-09-10 10:55刘媛媛
都市 2018年2期
关键词:白鸟文字

刘媛媛

认识白琳之前,先认识了她的文字。记不得从是哪个渠道转过来的,总之现在是手机阅读时代,渠道已经五花八门难以追踪也不重要了。题目忘了,记得大致内容是一个女孩儿和自己脸上层出不穷的青春痘斗争的故事(后来看集子知道了题目是《我们都要脸》),这么一个很俗烂无聊的内容,却被她写的风生水起妙趣横生又搅和了一点人生思考,看得我忍俊不禁,不由得翻过去看看作者,署名是白琳,很贴行文内容的一个名字,想来一定是一个小资女文青,现实生活中不知道会矫情成什么样子!我微笑着并不走心地这么想了一下。去年暑期,有幸受邀参加省作协的一个研讨采风活动,作协机关除了几位名声赫赫的大咖,还有一个非常年轻的女孩儿,白衣黑裙,异常的单薄玲珑,小小的一张五官清秀的脸,隐在黑发之下,直让人担心她那头过于茂盛的长发会压垮她。她很羞涩的样子,并不多言,我猜想应该是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当我们来到田野时,大家都被眼前碧绿的草地和盛开的油菜花迷倒,纷纷举起手机,我在镜头里,忽然看到这个女孩低头嗅着手中的野花,背景是无边的草原,她的白衣青裙,浓密如瀑的长发,低垂的眼睑和若有若无的笑意,构成了一幅太像画面的画面,我赶紧连拍几张,她感觉到了,侧过脸来冲我微笑,我发现她笑起来有一种与她安静时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那张当下十分走俏的小脸上的嘴好像并不小,白亮亮的牙齿闪着光,深黑的圆眼睛里跳跃着慧黠,好像花朵突然之间的绽放,她笑起来的样子真是明亮耀眼,还有一点点隐隐约约试探的调皮促狭,与之前安静羞涩的印象大不一样。果然,她突然就闹腾起来,捉住我们剽悍的大胡子评论家下手,缠着王大师一会儿把头发倒披下来装女鬼,一会儿又踮着脚尖儿伸出魔手从后面袭击,反正都是女鬼造型,那头长发成了她的道具,小瀑布一样挂下来浇在王大师的左右,王大师的胡子与魁伟和她的长发与小巧,构成了一副野兽与美女的图画,逗得众人欢笑不止。可是直到采风结束,我也没太清楚她叫什么。再后来,2016年度赵树理文学奖评奖揭晓,获奖名单上白琳的散文集《白鸟悠悠下》获新人奖,再看照片,原来此白琳竟是彼白琳!这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这个看上去单纯如學生的女孩子,竟然就是那个用文字打动过我的白琳。

后来在会议上碰到,我礼节性地表达对她文字的喜欢,她又变得羞涩。大眼睛里的真诚让我不忍再说过多的赞美,好像大人哄一个孩子。当然,以我们年龄的差异,我不会主动跟她索书,而我实在又不是什么有影响到可以让人家主动赠书的人物。所以,她的获奖书《白鸟悠悠下》我一直没看到。直到最近,读了公号上推送的她的新作《皮球和我》《流星与蟑螂的夜晚》,我忽然抑制不住一种冲动,大清早给她发微信:白琳,你的文字让我找到了当年读三毛的感觉,我要写写你。其实直到现在,我对白琳个人情况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私交,我并不清楚她的生活状态,比如婚姻比如孩子等,但是,她的《皮球和我》,让我看到了她的母性之爱,那是每一个女人天生具有的,但并是每一个女人都能如此深情。记得那天看完公号里推送的这篇文章(不知道文章现在发表没),我很想告诉她,一定要一个孩子,她会成为最好的母亲。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按捺住自己的冲动没有打扰她,毕竟我们并不熟悉,作为读者,不能因为欣赏,就自作主张或者自以为是地去打扰作者。而我对于她来说,几乎就是一个陌生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年轻女孩子的文字,如此打动我已经不再敏感的心,我从她的文字里时时感受到一种气息,那种熟悉的,久远的,已经被日复一日的单调日子厚厚覆盖掉的气息,包含了青春,梦想,爱情,以及……莫名的惆怅和忧伤,那大概就是青春的气息,只存在于人生的某段时间,带着迷茫甜蜜忧伤,带着对人生无限憧憬又无限怀疑,盲目的狂热的却又无比痛苦挣扎的岁月。这种特定的感觉随着岁月,随着所谓的成长,慢慢消散了,遗失了,找不到了。而白琳的文字,就像小女巫的咒语,吹开落叶囤积的岁月,露出深埋的自己,让你发现,一切还在。

白琳很快回复,她要寄书给我。

等我在乱七八糟的日常忙碌和怠惰中断断续续看完这本列入“晋军新方阵”丛书的散文集子《白鸟悠悠下》,我发现之前建立的对白琳的想象太过表层了,这个原本让我以为充满文艺气息情怀浪漫的女孩儿,却是从最现实的土壤里挣扎而出。她用极具现代感文字,讲述着一个个其实很酷烈也很沧桑的故事,青春的明媚张狂与初察人世的洞见犀利奇妙地混合在一起,靓丽又灰暗,激情又颓丧。“我不会热烈地爱,也不会锥心地伤,看最粉红的情事也不回味留恋,看最伤感的悲剧也不萦绕于心。”怎样的历练让她如此超然自持?印象中那单纯带有孩子气的笑容后面怎么会包裹了这样一颗沉重的心?难道她像传说中的精灵,历经岁月烟尘,却永远保持孩童的面容?作为极具代际标志的八零后,白琳的文字打开了一道门,让我对这个始终隔膜的群体有了一点真实的认识。是的,每一代人都经历青春,其实青春岁月并不像许多人记忆或者描述的那样单纯美好,实际上那是一段混乱挣扎的日子,除了那些幸运的对未来有把握的人,更多的人是带着迷茫和孤独踉踉跄跄前行,去向哪儿,会怎样都不清楚,无论社会背景如何不同,那种成长中不可言说的秘密与隐痛则是相同的。八零后因其特殊的成长背景曾经被称为家庭的“小皇帝”,独生子女政策和改革开放使他们成为自晚清以来少有的备受宠爱衣食无忧的幸福一代,以韩寒的叛逆,郭敬明的异类为代表,这一代人引起前辈们的激烈争论和忧心忡忡,唯恐在这一代人手中国将不国了。事实证明,国人面貌的革新,该可以寄希望于他们。

白琳的《白鸟悠悠下》可以说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片段记录,无论文字风格,还是故事内容,都迥异于其他年代作家,带有鲜明的代际烙印。这里面没有物质匮乏带来的惊恐和绝望,更多的是内在精神世界的觉醒,是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彼此呼应。让我们真切地看到这一代人精神世界的丰厚与自觉。集子中的《白鸟悠悠下》和《我的年少在你的怀抱》是童年生活和大学生活的截取面,虽不连贯,但却很容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内在自我的成长过程。《白鸟悠悠下》写七岁的“我”和母亲陈女士从遥远的新疆来到一个叫盘海的小城,在这个陌生闭塞的地方,“我”从邻居、同学、母亲的同事那里看到感受到不同的生活,他们对母亲的关注议论,体育老师的怪诞行为,让“我”性意识觉醒,同时也感受到个人与周围世界与他人的隔膜,在某一个瞬间使“我”突然长大。事实上,少年时代的经历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蒋韵的小说经常出现的一个年龄节点是“十二岁”,白琳在这篇文章里有也这样的描述:“并不知道‘破碎这样的描述时,就已经经历了它,正是因为所经历的,使我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可逆的长大了”。更令人讶异的是她作为新生代对身体和性的态度,坦然自然,一点都不觉得别扭。《我的年少在你的怀抱》是写大学时期,自己怎样靠做家教完成了学业。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娇弱的女孩子,会有那样的心力和体力,在当时交通十分不便捷的这个城市里,靠一辆50元的二手自行车,从西到东到南穿行在这个城市灰蒙蒙的街道。“我从山西大学出发,沿着长风街一路贯穿下去,上了晋祠路,再一路向南。我像是一只信鸽,有恒心、有目的地从A飞到B,再由B飞到A。每一次来回,大概要花掉我四个小时的时间,有时候骑累了,找一个背阴的马路牙子,坐下来吹吹冷风,做各种美好的梦。”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动机让她执着于这样一个迥异于同龄人的选择,肯定不是经济原因,“其实我可以坦荡荡地请父母供给我的大学时代,那么我也许不会如此狼狈,不过我一直很骄傲自己赚来了大学的所有费用,只是这个往事,我用双足烙在这个城市的街道上的印记,过了多少年还是抵不过深深的遗憾。”期间的委屈伤痛,包含在了这深深的遗憾中,但是却让她长成自己的样子。这期间她不仅收获了金钱,还洞察了家庭的奥秘,连带着认识了这座生活的城市。这种多重性主题构成白琳散文一个重要特征,也让她的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同类题材的单薄轻飘,变得厚重值得玩味。

《谢晓婉》可以说是这种成长的结果,也可以说是现实版的《七月与安生》,只不过结局正好相反。谢晓婉和七月一样,尽情挥洒青春不停地折腾,想做服装设计师,新娘化妆师,但是没有一个能坚持下来,她懒惰依赖性强,在一个个不能依靠的男人那里寻找依靠。再见时,谢晓婉带着一个精神异常的孩子来看病,孩子的父亲不知所终,而“我”已经拥有了体面的丈夫和体面的生活,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篇以人物为主的叙事散文,十分传神地刻画了谢晓婉这样一个很具有时代色彩的女孩子,她叛逆任性,不爱学习不务正业,但却又十分单纯幼稚,不懂爱情却又飞蛾扑火般投向每一段他所认为的爱情。可贵的是,在这个叙述过程中,作者始终有一种反思意识,她显然超越了同龄人的幼稚和迷茫,达到了一个更深刻理性的层面,她不仅清楚看到了谢晓婉悲剧的来龙去脉,更清楚地知道造成这一切的根源。类似的文章还有《有多少欲望等待发射》,通过表姐婚恋波折以及舅妈一家对这种选择的态度,展現出当今社会一幅真实的浮世绘。

除了这本散文集,白琳还有一些小说作品。个人以为,白琳的散文远胜于小说,她的小说暴露了她的稚嫩,这种需要虚构将自己和人物拉开距离的文体,好像并不太适合她,有一种故作腔调的生硬感,反而失去了散文里那种自在流淌又收放自如的潇洒。年轻的白琳在文字中显示不同寻常的深刻与淡定,白琳的散文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老道。情感上做到了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尽管在文字表述上有明显的八零后这个代际人群的共同烙印:生猛,无畏,一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颠覆一切的混不吝样子,但是掠去这些表面的花花绿绿,你可以看到一个乖乖的中国女孩儿样貌。她的文字秉承了传统文学的含蓄克制,情盛于文,却风轻云淡,我不知道年轻如她怎么能做到。在《皮球与我》的开头,她这么写道:“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一天天气很好,我穿了一件白色衬衫。皮球蹲在马路边,喝一家早餐铺子门口混着地沟油的污水。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从早餐铺子里买的小笼包喂她,但是她不肯吃一口,只是喝水。那天我还穿着一双白球鞋,白球鞋已经走过了臭水沟,但是过了大概一分钟,我走了回来。”这段文字包含了许多小细节,白球鞋的来回走过,构成一个故事画面,简洁又生动。在写小狗对我的依恋信任时,她同样用很传神的细节表现:“我的小狗偶尔走到了我的前面,会慌慌张张跑回来。第一天傍晚我躲在一棵树后面,很快就看到她慌慌张张跑回来的身影。她找到我的那一刻,我永远都不会忘掉她的眼神,那里被惊恐霸占。因为这样,皮球再不肯走到我的前面去,她紧紧贴着我的脚跟。”她的文字总是有意识地避开一些过于抒情的词语,同样她的感情也尽力地掩藏在这些细节化的描述中。“我不喜欢自己所有感情充沛的时刻。我很怕这样的我,我也很怕写下这样的文字的我。我总是想胡说八道,避开多愁善感。”这大概也是一个很有代际标志的特点吧。

前几天李国涛老先生辞世,山西文学圈掀起一股悼念的浪潮,众人纷纷写文章悼念这位可敬的老人,其中不乏著名作家,在一众文章里,白琳的《怀念密斯特李》清新夺目,如一朵冉冉白莲,安静,深情,娓娓地叙述了一个蔼蔼可亲的长者,和一个年轻女孩儿之间亦师亦友的情感。那种岁月静好的悠长与时光流逝的惆怅忧伤,贯穿在文字里静静地穿过我们的神经。

人说,意气相投,人和人交往,一见面,彼此会有气场感应。文字也是一样,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作家,喜欢风格不同的作品,原因就是如此。也因此,我写白琳的这个文字充满个人色彩,不是一个评论者理性自觉的学术角度,而是一个普通读者阅读体验。作为读者,能与心仪的文字相遇,是一种莫名的幸福。

猜你喜欢
白鸟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红心向党·白鸟朝凤
热爱与坚持
会说话的书
会说话的书
白鸟
梦中的文字
又被老师“针对”了?
种出来的“逍遥居”
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