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莉
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在众多院士、工程师、专家学者中间,挺立着两个身着工装的朴素身影一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技师黄金娟和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洪家光。他们的技术创新成果摘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在庞大的获奖成果库里,来自技术工人的创新项目算不得耀眼,但从最直观的经济效益,到带动更多一线职工参与创新创造的社会效应,产生的辐射作用则是长远的。
自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首次设立工人农民科技创新评审组以来,全国总工会在过去12年里推荐15位技术工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更记录下一个特殊的“第一次”:黄金娟成为首位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女性技术工人。
在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选中,全国总工会始终是最活跃的推荐单位之一。而完成这项严谨而复杂的工作,对于创新技能导向激励机制、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完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那些工人师傅,探寻他们成功摘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励的秘密。
从第一到第十五
2007年年初,一则新闻令一线技术工人感到扬眉吐气:在党中央、国务院举办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普通技术工人王洪军,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有工人获奖。
随后,国家科技进步奖开启了属于技术工人的“巅峰时候”: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杨建华;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代旭升、赵林源;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康健、许杏桃;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斌、郭晋龙;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森;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田明、王进;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伟东;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朱洪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黄金娟与洪家光。
记者注意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技术工人创新成果不仅填补了一项项国内空白,更不断刷出“科技感”一从更侧重工艺改造升级,一步步迈向“智能制造”领域。如涉猎智能电网、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变压器潜伏性缺陷“体检”等。
据介绍,今年获奖的黄金娟完成的《电能表智能化计量检定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推动了电能计量检定的整体技术进步。该成果应用于电力能源基础领域,攻克了传统电能表人工检定效率低下、质量控制困难等难关,首创了电能表计量检定智能化作业工法,发明了同步接拆、新型封印、智能移载3项技术,创建了电能表检定节拍测算工具与质量溯源方法,实现了电能表计量检定由人工作业向智能化作业的变革,效率提升了58倍,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如此,电能表计量智能化检定技术可以应用到所有计量表领域。
今年获奖的另一位技术工人洪家光,由他研发完成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项目成果,是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发明多因素耦合振动消减方法、超厚阴模高精度车削方法、不规则镍刺瘤修整方法及阴模无损剥离方法,使叶片滚轮精密磨削精度提高至0.005mm,合格率由78%提高至92.1%,为国家新型战机、大飞机上天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其振动消减技术可以扩散到其他精密加工领域。
这些技术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黄金娟和洪家光此次获奖成果在投入应用后,已分别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19.83亿元和新增销售额3.05亿元。
对于技术工人屡次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原因,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副巡视员姜文良认为,技术工人的技术创新正在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创新成果全部来自一线实践,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等方面,一线职工特别是产业工人越来越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这也正日益成为社会共识。
工会的“育苗”程序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项之一,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作为“国字号”科技奖项,要入围必须“过五关斩六将”。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薦工作采取单位推荐和专家推荐两种方式。单位在推荐科技进步奖时,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推荐本地区、本部门的优秀项目。
“向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一线职工的创新项目,就像是‘育苗,先从基层选拔好的‘苗子,然后通过多种渠道‘修枝剪叶‘施肥浇水,最终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技术协作与创新处调研员查新安,如此形容自己长期从事的推荐工作。
“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包括申报、筛选、评审、公示、推荐等众多参评环节。这些工作必须在2个月之内完成,“育苗”工作则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
据介绍,推荐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条件。包括:
秒懂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奖励从初创开始,已发展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构成的五大奖项,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科技奖励制度。
初创阶段
1949年-1966年
1950年8月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1954年8月,国务院发布《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造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给予奖励的第一个条例。
1963年11月
国务院发布《发明奖励条例》,同时废止1950年和1954年发布的两个《暂行条例》。
恢复阶段
1978年-1984年
1978年12月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条例》,恢复国家发明奖。
1979年11月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
1982年3月
國务院重新修订和颁布《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1984年3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984年9月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条例》。
加速发展阶段
1985年-1999年
1985年
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作为奖项组织评审和日常办事机构。
1987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增列“国家星火奖”。
199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同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1993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推动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法制化。
改革完善阶段
1999年-至今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1999年国务院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行全面改革,5月,现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颁布,确定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
改革后
政府科技奖大幅精简,每年国家级科技奖设奖项目数从原来800多项减少到400项以下;奖励的物质强度也有所增加。
2003年12月
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对奖项设置进行再次调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增设特等奖。
2006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首次设立工人农民科技创新评审组,从此,工人开始登上国家科学技术奖领奖台。
——技术创新性突出,即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领先水平;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即所开发的项目经过3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
——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即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此外,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提供的代表性论文论著应当在规定日期前公开发表,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应当于规定日期前完成整体技术应用;2、列入国家或省部级计划、基金支持的项目,应当在项目整体验收通过后推荐,等等。
如此复杂的程序、繁多的环节,一线技术工人怎么“hold”住?
“技术工人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过程,则需要工会组织专业力量,帮助他们提升技术成果管理能力,特别是完善创新项目的专利申请,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姜文良告诉《中国工人》记者,一线技术工人解决工艺技术难题的能力很强,但是不会写专利、不会填写提名报告书、不会做答辩的PPT。提名报告书内容涵盖技术创新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实用效果、社会效应等诸多重要信息,既要求科学规范,又需要通俗易懂,大多数工人不具备这个能力。
为此,全国总工会发挥中国职工技协的作用,为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的评审推荐工作提供专业辅导、参评培训等服务支持。
与此同时,2014年开始,全国总工会邀请了“神秘嘉宾”——3次获得国家发明奖、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全国劳模包起帆,对遴选出来拟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进行一对一精心辅导,提高参评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全国总工会为一线工人技术创新打造了全方位、立体式平台,致力于培育来自一线的优秀创新项目。如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举办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先进操作法总结、命名和推广工作,开展全国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评选、表彰、展示、交流活动,优化职工创新补助资金项目绩效管理,推动建设中国职工技协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网上展馆,等等。
“可以说,全国总工会已经基本形成了职工创新激励链条,实现对一线职工创新项目的源头孵化、技术支持、创新指导、专利和成果申报国家级技术工人表彰奖项。”姜文良说。
获奖大户的“秘诀”
黄金娟,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技师。
朱洪斌,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状态评价中心物资检测室油气化验组组长。
王进,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送电线路技师。
高森,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公司检修公司高级技师。
许杏桃,获奖时是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一名普通职工。
在全国总工会成功推荐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名单中,国家电网可谓“获奖大户”。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秘诀”?
为了提高技术工人申报国家级奖项的成功率,姜文良曾经专门向国家电网公司“取经”。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该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为职工创新提供技术指导、成果转化、创新管理等服务,还将职工创新成果绩效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公司业绩考核。
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初步建成了以直属科研单位、直属产业单位、省属科研单位、海外研发机构为主体,以外部科技力量为协同,层级清晰、分工明确,利于发挥各自优势,便于业务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
企业重视、足够投入、系统培育、创新成果管理,这些都是将一线技术工人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培育成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支撑。
在2017年底,全国总工会命名的100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中,就有14个创新工作室来自国家电网系统。仔细梳理14个创新工作室的申报材料可以看到共同的特点:规范的制度建设,标准化的管理,充沛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豐厚的创新业绩。
“国家电网对群众性技术创新工作抓得好。”姜文良直言不讳,群众性技术创新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力量。
一组数据可以印证源自职工的巨大创新能量:据统计,2011-2016年,全国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6795.2万件,实施3802.8万件,推广先进操作法102万项;完成技术攻关、技术革新项目416.4万项,发明创造106.9万项,获得国家专利63.7万项。
对于支持技术工人创新创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要求,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先进操作法总结、命名和推广。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企业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专业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实训平台,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开展全国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评选,适当增加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名额,鼓励和支持产业工人创新成果评选、展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我们相信,这些举措将不断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组织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合理化建议、技术开发、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