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荣 张仕莲 李丽辉 戴荣珍 郭云西 柴艳波 张正超
摘 要:为选育出适宜云南省种植的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玉米新品种,促进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利用遗传距离较远的美国育种材料78599选系的母本与国内旅系360和含热带种质的Suwan1杂交选育的父本,采用“集中组配、异地异季育种”的方法,育成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的高产、优质、大穗、千粒重高、出籽率高、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中禾606。中禾60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对云南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促进全省粮食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点阐述了中禾606的选育过程,并总结出一套适宜中禾606高产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玉米;中禾606;选育;配套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3-0103-03 中图分类号: S513.035 文献标志码: B
玉米是云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33.3万hm2,占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0%左右[1]。玉米既是山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又是发展畜牧业重要的优质高产饲料,其生产对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6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51.3万hm2,总产量756.5万t,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33.77%,平均产量5 000 kg/hm2,同期全国玉米平均产量5 985 kg/hm2,云南省玉米单产远低于全国水平。主要与云南特殊的地理生态条件有关,即玉米种植多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土壤瘠薄、耕作粗放,加之病虫害、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和缺乏适宜品种等因素,严重限制了云南省玉米产量的提高[2]。
针对玉米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项目利用云南省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和丰富的种质资源,选育了一批配合力强、农艺性状好、抗性强、产量高的优良玉米自交系,通过配合力和遗传关系研究发掘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3],育成高产、优质、大穗、千粒重高、出籽率高、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中禾606。该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提高云南省的玉米单产和总产、缓解本省玉米饲料紧缺及促进畜牧业、饲料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贡献。
1 选育过程
项目于2005年正式启动,由云南中禾种业有限公司从国内外引进优质种质资源进行亲本选择。
母本C126選自78599,从2005年4月至2008年经过株选、穗选,一年两季,历经6个世代系谱选育而成,系谱号C126-2-2-1-3-1。
父本B156由国内旅系360和含热带种质的Suwan1杂交,从后代材料中选择出抗性优良植株套袋自交,经7个世代系谱选育而成,系谱号B156-1-1-3-2-1-1。
2008年C126和B156组配,组合编号606。
2009年组合606表现优良,抗性鉴定中表现抗大、小斑病和灰斑病;在红塔区大营街赵桅村委会开展品比试验,平均产量11 500.5 kg/hm2,比对照海禾2号增产8.42%。因抗性鉴定和品比试验表现优良,正式定名为中禾606。
2010年在红塔区洛河乡法冲村委会开展品比试验,中禾606平均产量为11 554.5 kg/hm2,比对照海禾2号增产16.8%。
2011—2012年参加云南省杂交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北部组)。两年区试平均产量10 824 kg/hm2,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6.5%,增产点率85%。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065.5 kg/hm2,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7.0%,增产点率100%。
2013年7月,中禾606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3002)。
2013—2017年,中禾606在云南省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平均生育期135 d,幼苗第一叶顶端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轻度下弯,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中,植株、穗位高。散粉期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侧枝直或微弯,主轴与侧枝的夹角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适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及侧枝短,一级侧枝数目多。花药花青甙显色中,花丝花青甙无显色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适中。果穗穗柄极短,锥到筒形穗,籽粒浅黄色、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中。平均穗行数16行,行粒数35粒,百粒重34.8~37.9 g,出籽率83.2%~84.0%。
2.2 抗病性
2012年经云南省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病害接种鉴定:抗小斑病、茎腐病,中抗锈病,感灰斑病、大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丝黑穗病,高感纹枯病。
2.3 品质特征
2012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14 g/L,水分10.8%,粗蛋白质9.37%,粗脂肪3.3%,粗淀粉74.06%,赖氨酸0.24%。
2.4 适宜区域
适宜云南省海拔1 700~2 400 m玉米生产区域种植。
3 品种生产性鉴定
3.1 云南省区域试验
2011—2012年参加云南省杂交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北部组),两年区域试验中禾606平均生育期135 d,平均产量10 824 kg/hm2,比对照海禾2号增产6.5%,增产点率85%。
3.2 生产试验
2012年在宣威市、麒麟区、石林县、大理市、施甸县5地参加生产试验,中禾606平均产量11 065.5 kg/hm2,比对照海禾2号增产7.0%,增产点率100%。
3.3 品种比较试验
2010年、2012年在红塔区组织品种比较试验。中禾606平均产量12 028.4 kg/hm2,比对照海禾2号增产17.8%,比路单8号增产3.4%。
3.4 品种展示试验
2012—2016年,在红塔区组织品种展示试验5组。2012—2015年,中禾606平均产量12 960.5 kg/hm2,比对照海禾2号增产13.48%,比会单4号增产18.04%,比振兴508增产8.56%,比宣黄单4号增产1.81%;2016年中禾606产量10 887.3 kg/hm2,比对照华兴单7号增产1.79%。
3.5 示范推广
中禾606于2013—2017年在玉溪、昆明、曲靖、昭通、楚雄、大理等州(市)示范推广种植,累计示范种植面积达4.04万hm2,比当地主推品种加权平均增产1 444.8 kg/hm2,增产率16.1%,新增玉米总产量为5 837.12万kg,新增总产值达8 405.46万元,新增纯收益8 187.96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精细整地,适时播种
播前深耕,平整地块。根据气候状况,选择最佳节令播种。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播种时深耕浅播,确保苗齐[4]。
4.2 规范种植方式,保证合理密植
播种时,要规范种植方式,采用宽窄行或等行距播种,中禾606株型紧凑,穗棒较大,以密度3 500~4 000株/667 m2为宜。等行距种植:以行距100 cm、株距20 cm为宜,每塘播2粒,单株留苗;宽窄行种植:宽行100 cm、窄行40 cm,株距28 cm,每塘播2粒,单株留苗。
4.3 科学施肥
采用施足种肥、补施苗肥、重施穗肥的科学施肥方法。种肥每667 m2施玉米专用复合肥40 kg、硫酸锌1 kg;提苗肥在5~6叶期施用,每667 m2施尿素15 kg、普钙20 kg;在12~13叶期施攻穗肥,每667 m2施尿素25 kg、硫酸鉀10 kg[5]。
4.4 综合防治病虫害
近年来,玉米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玉米灰斑病、大小斑病、锈病、纹枯病等发病面积较大,危害加重,对玉米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依据年份、气候、发病特点,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4.5 适时收获
玉米籽粒到蜡熟期籽粒变硬、茎叶变黄、苞叶干枯时即可收获。过早收获,影响籽粒饱满;过迟收获,茎秆折断,果穗触地,易发霉、发芽,影响产量。应抢晴天及时收获,确保商品玉米的外观品质。
5 结论
2005年以来,针对云南省持续干旱少雨、气温偏高、旱象突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远缘、多样性的生态条件,充分利用了遗传距离较远的美国育种材料78599选系的母本与国内旅系360和含热带种质的Suwan1杂交选育的父本,采用“集中组配、异地异季育种”的方法[6],在短期内,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大穗、千粒重高、出籽率高、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中禾606,弥补了云南高稳产玉米杂交种相对不足的问题。
中禾606的亲本融入了国内外优质种质资源,遗传基础广泛,表现出穗大、高稳产特性等诸多优点,大面积生产平均产量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855~1 680 kg/hm2,品质达到国家饲用玉米一级标准,为山区精准扶贫、脱贫致富提供了品种和技术保障。在推广应用模式上,依托粮食高产创建平台,按照“小面积高产攻关、百亩核心高产示范、大面积辐射带动”的成果转化模式和“企业+院所+基地+经销商+农户”的市场化运行机制,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区域示范、观摩学习、技术培训、跟踪服务等措施,推进了中禾606市场开发应用,实现了推广模式的创新,打通了玉米品种研发、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与生产之间的通道,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 1 ] 谭静,刘帆,李自卫,等.玉米品种耐旱性鉴定及耐旱指标筛选[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01):26-30.
[ 2 ] 陈虎,毛加梅,李双秀.云南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农技服务,2013,30(02):193-195.
[ 3 ] 谭静,番兴明,杨峻芸,等.玉米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b05):7-11.
[ 4 ] 张仕莲,刘庆荣,李丽辉,等.玉米新品种纪元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7(04):183-184.
[ 5 ] 肖者.云南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6(03):42-43.
[ 6 ] 王延波.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J].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8:20-21.
(收稿日期: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