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逐步表现出稳健成长的状态,从融资租赁的企业数量、注册资本的多少和业务范围的大小等因素进行研究,租赁这一行业整体达成逆周期的增进。随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融资租赁企业的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俞显重要。在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方面,我国较为系统、成熟的研究仍空缺。本文旨在对其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寻找其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及指出其在财务风险相关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原因及问题给出建议,用以实施防范策略,望能对我国同类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融资租赁 财务风险 Z-Score分析法 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a)-115-02
融资租赁业务与一般租赁业务相比,基本的关系人有承租人、出租人和供应商。融资租赁是以融资为目的,租赁为手段所进行的一种交易模式。融资租赁的风险,与金融密切相关,受到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影响。在众多针对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研究中,研究的领域主要针对融资租赁企业的总体风险,在利率日趋市场化的情况下财务风险对融资租赁企业的影响不容小觑,如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鉴于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目前所处的阶段特点,对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仅局限于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具体公司的案例或项目的实施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
1 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财务风险识别的首要环节是风险识别,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对融资租赁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战略分析和判断,如果识别错误有可能会导致融资租赁企业重大失误的出现。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针对融资租赁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判断;其次是探寻引发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财务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特殊管理功能的一种,还是风险管理的分支之一。风险规避、风险控制、或是转移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的战略思维,采取的方法措施就是财务风险管理。风险识别或评估时,基本的方法是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
1.1 定性分析方法
1.1.1 阶段分析法
根据财务风险的不同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分别是: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和危机期。可以分析和选择控制的关键点在这四个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每个阶段有其特有的特点和状况,可以采取有效财务分析管理的措施让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
1.1.2 風险识别矩阵
对融资租赁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可采用风险估计矩阵,根据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等级,即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可以将企业的财务风险分为“低、中等、显著、高”四个等级,进而针对不同财务风险进行不同的风险识别和防范。
1.1.3 流程图分析法
根据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业务流程,针对每一个具体的阶段、每一项环节进行潜在风险识别和分析。根据流程图的关键控制点寻找诱发风险发生的原因,分析评估财务风险的损失程度,以及对企业整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流程图可以清晰明了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对企业控制活动有影响的关键点明确出来,分析关键点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历史资料,对企业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对企业生产或经营中的风险及其成因进行定性分析。
1.2 定量分析方法
1.2.1 单变量分析
单变量分析是运用单一的财务比值,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依据财务比值数据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判断。一般财务风险分析使用、流动比率、和总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各项财务评价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该方法在于使用过程中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但由于方法较为简单,在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结果时不能全面综合地说明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
1.2.2 多变量分析
多变量分析方法也被称作Z-Score分析法,该方法选取多个财务比率指标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加权平均然后对财务指标数据进行汇总。据此产生线性函数的关系建立模型,然后预测和分析财务风险。通过数据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测算,Z值通过利用自变量值乘以自变量系数得出,并按照财务风险的高低程度把测算后的Z值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原始的Z模型为:
Z=0.012×1+0.014×2+0.033×3+0.006×4+0.999×5
因为Z值分析法存在局限性,没有考虑现金流量因素。所以我国学者杨济华和周首华以Z值分析法为基础,设置了含有现金流量的F值模型。F值公式模型为:
F=-0.1774+1.109×1+0.1074×2+1.9271×3+0.0302×4+0.4961×5
2 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2.1 财务风险的衍生性质
融资租赁业务的关系人一般为三人或以上,通常会因为一方或是多方的不确定性,而给其他几方带来财务风险的损失,总而导致业务整体的风险产生。租赁公司为出租人时,一方面会担心承租人不按时缴纳租金;另一方面会担心租赁物的损耗或安全。
2.2 资金来源渠道不稳定
融资租赁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一般是银行贷款。由于融资租赁公司自身的资金有限,相对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就是银行贷款。但出于贷款风险因素的原因,商业银行往往出台一些限制贷款资金的相关条约。导致融资租赁公司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会相对比较长,而且比较受限制,公司资金来源不稳定,使得财务风险应运而生。
2.3 收益模式的单一性
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务模式,主要以售后回租业务模式为主。目前,这形式的收益模式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采用这种收益模式,是否能够盈利,取决于租金收回的情况和贷款利息支付情况两个方面。售后回租的本质是类似于贷款服务,只有考虑了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回收才能衡量收益的多少。
3 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3.1 专家评审机制的建立
融资租赁公司在合同签订之前,要根据市场的情况对租赁的设备、抵押的资产等进行评估。通过引入专业的资产评估公司,与其进行合作是极好的方式。资产评估公司会出具专业化报告,对需要评估的设备资产的财务风险的测定有很重要的影响,更有利于租赁前审查力度的加强。
3.2 调整业务结构,分散投资风险
要对融资租赁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在 应对分散承租人信用风险时,除了传统的担保、保证等分散风险方式以外,还可以考虑使用信用保险等手段。借鉴商业银行的五级风险防范,可采用针对融资租赁的信用保险险种。通过调整融资租赁企业的业务结构,需要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拓宽其他业务范围进行用发展的战略指导企业结构调整,比如同一些新能源环保设备制造厂商合作,既顺应国家的号召又拓宽自己的业务渠道。
3.3 承租人信用等级的划分
融资公司在对承租人的资质进行审核的时候,需要根据承租人对业务的需求水平、信用水平來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和划分。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评判标准。信用等级低的承租人可租用资产的范围要进行限制,比如为易处置的,可租用的机器设备为易操控的;信用等级高的承租人的融资租赁条件可放宽,可租用诸如道路、桥梁这类不易处置的资产。
3.4 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
融资租赁公司在内部风险制度建设方面需要投入的精力较大,运用财务控制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对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采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在公司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在对租赁设备的价值进行评估时,融资租赁的业务范围针对不同行业设置不同的标准,专业指导意见极为重要。融资租赁公司在开展不同类型的租赁业务时,应当分门别类地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组建专业的融资租赁人才团队。
参考文献
[1] 刘相贞.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其对策[J].会计师,2015(13).
[2] 邵国华.浅谈企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 2015(21).
[3] 汪禹.融资租赁企业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
①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基金项目(2016RSB04)。
作者简介:梁晓鸣(1981-),女,讲师,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企业会计、战略与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