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晓峰
摘要:随着规模养鸡自动化、智能化的全面实施,养鸡场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笔者通過温湿度、光照、通风、密度等的调控措施,和大家共同探讨肉用仔鸡的有效饲养管理技术。
关键词:白羽肉;饲养;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4.090
在现代化的养鸡场中,主要以工厂化、标准化及规范化的养鸡管理为主。为此,鸡场养殖主要通过自动化的饮水等智能系统对鸡场的环境进行管理,而供料主要以人工为主。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可极大降低疫病的几率及传染面积,提高食用鸡肉的安全性。而随着规模养鸡自动化、智能化的全面实施,养鸡场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虽养鸡设备等购买形式比较简便,但怎样精化养鸡的管理技术、提高养鸡管理水平、提高鸡仔的存活率一直是养殖场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的话题[1]。故本文则简述白羽肉用仔鸡饲养的管理技术。
1 鸡舍内部、外部环境管理
鸡场饲养环境的管理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鸡舍的外部环境:鸡舍应为南北朝向,可以在冬天借助充足的阳光维持鸡舍内的温度;在鸡舍外部安装水帘,夏季时可以利用水帘降低外面的热空气;并利用抽风机将经过水帘的空气吹进鸡舍内,使鸡舍温度得以降低;在鸡舍内安装功率较大的排风扇进行通风透气,保持鸡舍内空气的流通,降低鸡舍内二氧化碳、粉尘或氨气的浓度,继而维持鸡舍内的湿度与温度。另一方面则需要对鸡舍的内部环境进行管理:在鸡舍的内部应安装4条左右的水线(自动化加水)、3条料桶线(人工加料)。由于在冬季时鸡舍内的温度会逐渐降低,故可安装2条火道,继而利用火道提高舍内温度。在距离地面约175 cm的高度,使用塑料布将屋顶进行隔离,继而保障冬天时火道的热量能充分利用到鸡舍内;在搭建鸡舍时,可采用隔热防暑材料进行修建,继而避免夏季白天时因气温升高而导致鸡舍温度的提升[2]。
2 温度管理
由于肉鸡仔的成长与鸡舍温度有关,且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故应适当调节中后期温度,继而避免后期环境温度过高而影响肉鸡仔的进食量,影响生长速度。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鸡仔的温度需求均有所不同:1~4 d的肉鸡仔适宜温度在32~35℃;5~7 d则在31~34℃;8~10 d应在30~33℃;11~12 d应在29~32℃;13~42 d出栏的则每隔2 d将温度降低1℃。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应准确掌握1天温度的平衡,避免因温度的忽高忽低而引发环境性的疾病。
3 湿度管理
随着肉鸡仔生长代谢的逐渐提高,其采食量与饮水量也会不对提升。而1~2周龄的肉鸡仔对于湿度的要求较高,相对湿度在70%~60%,并随着肉鸡仔的生长调整为60%~50%之间[3]。由于鸡场常用地面垫料进行饲养,故当肉鸡仔在2周龄后则需要防潮。
4 通风管理
若鸡舍内的排粪及饲养肉鸡仔的密度过大,则容易增加鸡舍的有害气体。故应做好鸡舍的通风管理工作:鸡舍通风量应将其控制在4.0~4.8 m 3/(kg·h)之间。利用安装好的通风机或自然通风保障鸡舍的正常通风换气。
5 光照管理
鸡的采食量离不开光的照射,故应根据肉鸡仔不同的日龄对光照时间及强度进行调整:给予日龄为1~2 d的肉鸡仔24 h光照(夜间通宵开灯);给予日龄超过3 d的肉鸡23 h光照。日龄为1~5 d的肉鸡2 W/m2(40W灯泡)光照强度;6 d直至出栏的则为0.75 W/m2的光照强度。因灯泡过大时,其光照较强,且光线不均匀,故尽量不要安装大于40 W的灯泡,继而避免啄癖的情况出现。
6 密度管理
鸡舍饲养的密度也可影响鸡的采食量、饮水量、休息及运动。故应对不同体质量的肉鸡仔的饲养密度进行划分管理:体质量为1.5 kg的肉鸡仔,其饲养密度为22只/m3、33.0 kg/m3;体质量为2.0 kg的肉鸡仔,其饲养密度为17只/m3、34.0 kg/m3;体质量为2.5 kg的肉鸡仔,其饲养密度为14只/m3、35.0 kg/m3;体质量为3.0 kg的肉鸡仔,其饲养密度为11只/m3、33.0 kg/m3;体质量为3.5 kg的肉鸡仔,其饲养密度为9只/m3、31.5 kg/m3。
7 出栏日龄
为提高最终的经济效益,应根据肉鸡仔的生长规律适时出栏。可参考市场的需求对鸡的体质量、肉质等进行确定后出栏,而一般情况下白羽肉鸡在42日龄便可出栏
8 结语
在鸡场白羽肉鸡的养殖中,采用有效的饲养管理技术可极大降低肉鸡仔的死亡率与发病率,在保障食用安全质量的同时提高饲养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旭贞.白羽肉鸡饲养管理要点[J].养殖与饲料,2016(6): 40-41.
[2] 葛建,阮祥鲁,范刚.白羽肉鸡标准化饲养管理要点[J].山东畜牧兽医,2014(2):28-29.
[3] 左立新.白羽肉鸡饲养管理的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15(9):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