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华
我在2003年夏天,提着一卷行李和一叠憧憬,踏进结古镇这座小城。
记忆里那一年的夏天,在最美的黄昏,下了一场暴雨。隔开结古寺与普措达泽神山的那条山谷,雨水裹着泥流咆哮倾倒而下,冲撞开坡顶居民的小院门,扑打山脚下泉水边的小树林,越过北环路,冲进巴曲河,河面上顿时翻滚起一片片浑浊的浪花。第二天的清晨,街道上黏着一层泥浆,居民区修建在室外的旱厕也因灌入大量泥水而溢出土坑,被雨水冲散的垃圾堆冒出黑色的臭水……半座小城,空气里飘散着腐烂的腥臭味。结古镇无处可去的生活污水,从我踏入的那一天开始,在记忆里流了整整7年。白色的塔,金顶的寺,澈底的河水,载歌载舞的人群,仿佛都奈何不了这一股股黑色的酸臭……
回忆的脚步,不可闪躲地走到了2010年,揭开“4·14”大地震那一本日记,像是撕扯一片皮肤,疼痛、脆弱。然而,这片记忆里,更多记录的却是结古镇从废墟站起,旧貌换新颜的变迁。
2010年8月,灾后重建的步伐铿锵有力,新城市的规划增加了新的职能部门。我与24名玉树草原人一起踏上了市政管理工作的岗位。
我们这支队伍,分别担负着新玉树城区的污水排放、垃圾填埋、公共设施投放等新型公共产品的运营。从过去城市管理的落后模式中走来,我们从掌握的工作技能到办公场所,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与5位玉树籍年轻人一同被分配到市政管理中心下属企业——正在建设中的结古镇污水处理厂。一间四面漏风的破旧板房,是我们的办公室,6顶安全帽和6双线织手套是我们仅有的劳保,1个笔记本和1支笔,是我们工作学习的唯一装备。工作初期,我面对一张张排污管路图、排污井配置图、机械设备配备图,深感知识量的欠缺,手足无措。翻找书本、请教北京市政专家,向安装设备的师傅讨教……直至将每一页图纸的标记刻进脑海,每个构筑物的工作原理掌握得一字不落。可是,光有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设备操作、日常故障排除、污水處理流程的达标等等,这些系统性的实际操作点,就像是一个个拦路虎,仅靠理论,是起不了大作用的。上级领导在了解到我们实操技能和经验的不足后,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分别安排我们赴北京市政管理学校进行了累计三个月的岗位学习。争分夺秒汲取污水处理的知识,点点滴滴熟练操作技能,认真听每堂课的要点,在老师和专家的指导下解惑一个个疑点,克服高寒地区进入低海拔地区带来的身体不适,我用满满四个笔记本记录下了一个市政排水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能,也记录下了我成长历程中最为充实的一段。
时光总是开满了花朵,一部分在记忆深处凋零,一部分在心尖上越开越艳。如同我记忆里从街头流淌进巴曲河中的污水,如同那年地震后呼啸的狂风,高寒缺氧的环境和一双双忧郁悲痛的眼睛……这些,都一点点凋零丢弃了。而工地上轰鸣的机器,运输建材穿梭的车辆,逐步畅通的排水管道,竣工的车间,配备了高科技设备的生化处理池……这些记忆里的花儿,却艳丽依旧。
记忆的书本,在这一页顿时明媚起来。
竣工后的结古镇污水处理厂,坐落在结古镇最东面,巴曲河向东流经这里,安静得像个睡梦中的孩童,时而发出潺潺的水流声,仿似梦中呓语……
清晨的阳光照进整齐利落的化验室,从一尘不染的玻璃器皿上折射出耀眼的光束,享受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带来喜悦的同时,困难也在联动试运行阶段接踵而至:污水管路因环境气候变化而出现问题,导致污水取样点数据波动不稳定;偏远的地理环境导致化验药品的运输困难;高寒地区昼夜温差过大,增大了活性生物培养的难度;水质污染浓度数据的不稳定让整个处理系统无法制定较稳定的工艺运行环境……在这些困难面前,我曾屡次受挫,流泪气馁,我也曾退缩不前,一次又一次想要将这副担子甩给别人。每到这时候,我便坐在化验室操作台边的窗口,仰头望着天,低下头再看到一排排的试管、烧杯、蒸馏器时,它们仿佛是会说话的精灵,眨着闪烁的眼睛告诉我:坚持住,努力点,再努力点,这片草原就会像你期待的一样,越来越洁净美丽……
我们整个团队,用玉树草原人的刚毅、坚韧不服输的性格,经过几个月的实操准备,在2012年夏天,由我负责制定了运行方案,进行了第一次联动试运行。
记忆里,这一页写满了紧张和期待,如同人生第一次带兵打仗,参加一场重要的战役。
化验室打印水质报告、中控室远程操作系统指示灯闪烁、联动车间机器操作人员密切观察着运行系统信号、安保主任兵分几路确保运行期间的安全责任到岗、生物池曝气设备开启……我奔跑在每一个污水处理厂工作区段,观测着每一个设备的运行状态。随着水流声越来越近,对讲机不停传来厂区各个车间负责人的进度报告:粗格栅准备就绪!沉砂池准备就绪!生物池准备就绪……
“进水”!这简短的两个字,伴随着我溢出眼角的泪水,一同写进记忆,抹擦不去……那一个夜晚,在结古嘛呢石经城的东面,璀璨的星空下,结古污水处理厂灯火通明,机声隆隆。厂区的每一条去往各个车间的路,在24个小时中,我不知来回跑了多少遍,我和团队详细记录每个工作区段的运行内容,也不放过哪怕是常态化机器卡顿的细微故障……24个小时,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没有一个人懈怠放松。我们共同的心愿只有一个:新玉树的新街道,不再污水遍地,新玉树的巴曲河,不再有污水的侵扰!
联动运行的成功,标志着玉树州结古镇从此结束了无排污系统的历史。总长五十多公里的排污管道,将承载起整个州府所在地及周边的医院、商场、居民小区等各路污水的收集、净化处理,责任重大。污水厂采用先进的AAO工艺,生物活性污泥和化学药物处理系统,配备国际先进污水处理设备,尽显玉树人民保护三江水域的决心,从源头将每一滴污水收纳处理,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净化源头水域,保良下游水域。
时光如驹过隙,昔日的旧城早已换了新颜,废墟上站起的新城,旧日记忆里朴素的民居也早已不复存在,灰白的古色调糅进绛红色、蓝色和绿色,尽显华丽,在巴曲河两岸有序排列;路面平整宽阔,从城区通向红墙金顶的结古寺院;雨水和污水管路分流,在路面下从四面八方汇集顺势向东,巷道里再也看不见溢出的脏水,空气里只有花香和柏枝燃烧的味道……最美的时光是清晨,粉色的朝霞铺满草原,太阳顶出山尖,阵阵炊烟绕在清澈泛绿的巴曲河两岸,经幡从山垭口蔓延铺展,藏式白塔在金色的阳光下愈发庄严……结古寺大殿的法号吹起,普措达泽神山上便飞起一团团风马,像是抛撒的格桑花,随风起舞。
跟牧的姑娘听着耳机里的歌声,扬起手吆喝着,牦牛不紧不慢踱着步子随她走进一条巷道,三五个孩子在广场健身器材旁嬉闹,摇着经筒的阿妈坐在门前的花坛边,微笑望着远方。写下这段文字的此刻,巴曲河水清且涟漪。普措达泽神山与结古寺院,在黎明微曦的墨蓝色晨光里,隔着山谷,相望相守又多了一个年头,我与玉树,同行,又多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