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评视域下的汉赋评点考论

2018-09-10 13:03李安峰禹明莲
北方论丛 2018年4期
关键词:论文

李安峰 禹明莲

[摘要]明清时期对史书及史家载录赋体的批评既是时人史学研究的一大景观,又与诗文批评密切相关。围绕史书及其所载录汉赋的评点,可分为论事和论文两种。论事即以史学立场品隲旧闻、考辨史体及史法等,包括汉赋的史料源出与剪裁、赋家人品、赋作背景、赋中人名、地名等,如凌稚隆、陈仁锡、牛震运等人的评点;论文则从文章学视角观其为文,包括对辞赋篇章、精神、气脉、主旨等多方面内容的议论,如孙月峰、唐顺之、茅坤、钟惺、吴见思等人的评点。宋代以來史书的文学评.点愈来愈多,至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成为史书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史评;汉赋;论事;论文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8)04-0121-07

汉司马迁作《史记》自比《春秋》,班氏父子因之而成《汉书》。范哗踵作《后汉书》,后人悦其文采,与马班并称“三史”。三史既为史家之宗,又可称文苑圭泉。如茅坤称迁固:“两家之文,并千古绝调也。”[1]傅冠则称范史“宇宙奇文”[2]。既视史为文,二者一体的同时,又有所不同。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云:“马、班二史,于相如、扬雄诸家之著赋,俱详著于列传。自刘知几以还,从而抵排非笑者,盖不胜其纷纷矣;要皆不为知言也。盖为后世文苑之权舆,而文苑必致文采之实迹,以视范史而下,标《文苑》而止叙文人行略者,为远胜也。”[3](p.80)与刘知几的嘲笑非难不同,章氏提出史家载录赋体乃后世文苑之权舆,可见其褒奖之义。明清时期,对三史及史家载录赋体的批评既是时人史学研究的一大景观,又与诗文批评密切相关。笔者即以三史载录汉赋为中心,从史家视域观觇汉赋与明清诗文批评。

一、明清史书评点文献的兴盛与特征

晚明是中国史学中史论最发达的时代,史书评点热潮的出现是其形式之一。凌稚隆《史记评林姓氏》列晋至元代评家64人,明代85人,超过往代总人数。《汉书》评点以宋代55人为多,明代则有68人之多。清代评点史书数量虽不如明代多,亦延续清朝三百年之久。如程余庆《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收录《评林》后徐与乔、方苞、牛震运等人评点,与明凌氏评林本互为补正。随着晚明商品经济及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评点文献如雨后春笋,多种多样。以《史记》为例,仅底本的缺补增改是否保留问题,评点家意见各别。如陈仁锡评点本不忍弃去,“褚先生之文,学者或欲议去。而王弇州诸先生悉存之以为完书。两汉之文存世者已如晨星,何忍弃去?况《史记》论注尚有唐宋今人之笔,西汉之文不犹近古乎?”[4]钟惺、程余庆等评本则断然删削,沈国元《钟惺评点史记·述语》云:“至如《武帝本纪》,及《龟策传》等篇,乃褚先生诸家杂续,宁缺席弗录者,先生以此非太史公手笔,而其文又无足取焉耳,一力去之,尤为快胆。”[5]还有为凑足原书卷数而保存者,“十篇有录无书,元成褚先生补之,虽非太史公手笔,兹仍存之,以足一百三十卷之数云”[6]。因明代抄书风气盛行,还出现大量的抄录、节选评点本,如朱子蕃《百大家评注史记》、茅坤《史记抄》等,另有因原文卷帙浩繁,因而不录原文,仅摘录相关原文加以品评,如牛震运《史记评注》、郭嵩焘《史记札记》、李景星《四史评议》等。

明清时期出现大量有关三史的钞本、选本、删本等活动,与选学复兴中由对《文选》的广、续、增补、删削进而树立辞赋经典的意义颇为异曲同工。对史书的钞、选、删同样含有别裁以树立典范之义。如对《史记》的钞本有明钱锺义辑《史记摘抄》6卷、明邹之麐辑《史记节抄》不分卷、明陈仁锡辑《史记奇钞》14卷、明张溥《史记珍抄》5卷;清许鸿磐选《食蹠轩史记钞》6卷、吴敏树辑《史记别钞》二卷等,对《汉书》《后汉书》的钞本有清许鸿磐《汉书钞》4卷、明王廷辑《后汉书抄》8卷等;对三史的选本有佚名《史记选》不分卷、明赵南星《两汉书选》3卷等;删本有明茅国缙辑《东汉史删》33卷、明吴默选辑、明焦竑注释《镌吴会元史记要删评林》4卷等。三史的钞、选、删等多系文人的个人选录观,如茅坤《史记钞叙》云:“予少好读《史记》,数见缙绅学士摹画《史记》,为文辞往往专求之句字音响之间,而不得其解……予独疑而求之”[7](p.1),孙踪《史记选序》云:“本纪、世家、编年、叙事,每篇中始末段落井然,今拔其尤者采之。”[8]与邹思明《文选尤》、洪若皋《昭明文选越裁》旨意相同。

而在钞本、选本的基础上,再施以品评赏鉴亦是一时风尚。如明茅坤《史记抄》92卷、唐顺之辑《荆川先生精选批点史记》12卷、凌稚隆《史记纂》24卷、明张鼐辑《镌侗初张先生评选史记隽》6卷;清孙琮辑评《史记选》8卷、清田兰芳撰《唯州逸德轩田篑山先生评选史记》6卷、清储歆辑评《史记选》6卷、清高塘集评《史记钞》4卷、《后汉书钞》二卷、清郑珍评、裴景福跋《史记钞》不分卷、清姚祖恩《史记菁华录》(6卷)、凌檬初《后汉书纂》12卷等。这些钞本、选本多数非一次定评,一书评点数过,甚至十余次之多。如茅坤少时对《史记》“疑而求之,求之而不得,数手其书而镌注之三四过; [7](p.1),后移官南省,又“颇喜自得其解,稍稍诠次,辄为好事者所携去,遂失故本”[7](p.1),至致仕,复“以督训儿軰为文辞,其所镌注者如此”[77(P”,因此,其《史记抄》至今仍有92卷本、91卷本等多种版本。

选本、钞本评点与汉赋的关系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选本收录有汉代赋家列传及赋篇。如茅坤《史记抄》92卷,万历三年(1575年)自刻。选文98篇,《屈原贾生列传》《司马相如列传》全文收录。清汤谐《史记半解》(不分卷),清康熙慎余堂刻本,选文68篇,《屈原贾生列传》《司马相如列传》全文收录。还有一类选本选录有赋家传记,但因赋篇多篇幅宏大而舍去,如凌稚隆《史记纂》24卷,明万历乙卯刻本。选文102篇,收《司马相如列传》《滑稽列传》但不录赋。清姚祖恩《史记菁华录》(6卷),康熙六十年(1721年)初刻。选文51篇,其中全录者16篇,余篇“随事敷衍之处”加以删节。舍贾谊传,删节司马相如传。还有一种情况是对赋家列传根本没有人选,如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二卷,诗礼堂藏版,卷一为《项羽本纪》读法题词、读法及后序,卷二选《外戚世家》《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6篇,欲以此纠正世人不识太史公用心而误读。明清对三史及收录赋篇选本评点的刊刻,又体现以下特征。

第一,以评点《史记》为最多,《汉书》次之,《后汉书》最少。迁史为私史宗矩,班史乃国史准的。宋代以前,以《汉书》为盛,明清以来,则以《史记》为宗。徐中行认为,其因在于能否迎合风尚,为世所资。“历代之宗《汉书》至宋尤为盛,其宗《史记》者乃始盛于今日之百家,然二氏皆良史才而其得失靡定者,盖各因时所尚而资之近者为言耳”[6]。明清以时文取士,郝敬认为《史记》更能迎合此目的,“近世辞林推毅,置诸班史右,盖辞人鬻文,多传记碑版叙事,取材于诸史,而子长书荟撮四代典要,道古者引绳批根,不能舍而他适,故称子长籍甚”。在叙事上,司马迁被誉为“文中之雄”[9](p.142),历来对其评论、慕效者数不胜数。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镰,因文法酷肖《史记》,声名甚至驰誉海外,本传称:“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10](p.3788),同样,清初文坛巨匠钱谦益《初学集》《有学集》诸文史笔札中提及“太史公”并引用其文者即有55处之多,提及“《史记》”者又有22处,通过《史》《汉》比较突出前者地位也出现多次[11]。可知《史记》更受明清人喜爱。

第二,明清评点家多为古文复古家。日本学者高津孝指出,《史记》作为文章写作的典范,其文学价值是在明代古文辞派的倡导中被发现的[12](p.89)。实际上,三史评点的兴盛与整个明代文坛复古思潮密切相关。《明史·文苑传》载:“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明之诗文,于斯一变。追嘉靖时……李攀龙、王世贞辈,文主秦、汉,诗规盛唐。王、李之持论,大率与梦阳、景明相唱和也……至启、祯时,钱谦益、艾南英准北宋之矩镬,张溥、陈子龙撷东汉之芳华,又一变矣。”[10](p.7307)复古派将三史拉人文的阵营与明代文坛风向的三次变革相关。此后,清初方苞接续归有光,大力弘扬《史记》“义法”说,影响直至清末吴汝纶。明清以来,各古文流派不断从三史中寻求变革文风的理论支撑与技法模范。

第三,合刻、集评本的炽盛,此是明清史书评点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种形式。如明凌稚隆《史记评林》《汉书评林》、朱子蕃《百大家评点史记》、金蟠、葛鼎《汉书汇评》等;清邵晋涵《史记辑评》、程余庆《史记集说》、王拯辑《归方评点史记合笔》等,将历代众多的评点家汇于一书。如王世贞谓:“《评林》行,而自馆署以至郡邑学官,毋不治太史公者矣。”[13](p.1)徐龙湾甚至以不录其评为恨。各家集评本见仁见智,明晓真义,又影响至小说评点,“这种形势便波及到小说的批评与出版。有余象斗氏,先后推出《音释补遗按鉴演义全像批评三国志传》与《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14](p.50)。所不同的是,史书评林多是集录众家评点之意,王世贞《汉书评林序》称:“际叔之治子长《史记》,悉取古今诸丹铅之所训故扬榷,以至进退其事者,凡数十百家,荟而成书,目之曰‘评林”川,具有深化文本、批评及传播等多重意义。缺点是因非出一人,其言繁杂无次。而小说评林本则有例外,余象斗所刻评林本实际上只是一人之评。

二、史家的汉赋观及后人评点

自司马迁《史记》首开以赋人史先例后,班固、范哗等史家相继沿袭。一方面说明赋体有合于史体之因子;另一方面,围绕史书载录辞赋的动机、剪裁及赋作语言、章法、内容等的优劣亦引发千古揣测评判。从篇目看,司马迁选录屈原、司马相如、东方朔3人8篇赋作,班固则增至贾谊、司马相如、扬雄、东方朔、汉武帝、班婕好、班固6人20篇,人数与赋作均是迁史的两倍之多,范哗亦不甘示弱,录10人12篇赋作:

司马迁将屈原、贾谊合为一传,班固则为贾谊单独立传,二人均人选贾谊《吊屈原赋》《鹏鸟赋》,班固还载录贾谊《陈政事疏》《上疏请封建子弟》《上疏谏王淮南诸子》等奏疏。司马迁自言:“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15](”2503)从情感上将二者的文与人融为一体,引发后人多重揣测。

在史书评点中,对司马迁将屈贾同传及相关问题的探讨,是讨论最多的问题。如陈仁锡曰:“屈贾俱被谤,俱工辞赋,其事迹大概相似,故二人为一传。”[4]方苞则进一步推断迁史选录贾谊二赋之因,“《贾生传·鵩鸟赋》段于谊文《吊屈原》外,独存《鹏赋》,闵其志之哀而死期将至也”[16]。贾谊天才短命,但从鹏鸟至而断主人将去,亦是文人朝不保夕的一种生命忧虑。事实上,司马迁将不同时代的人物合为一传的还有《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孙子吴起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扁鹊仓工列传》等5篇,合传的传主于学说、经历、精神等均有相一致或可对比之处,如太史公《老子韩非列传》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15](p.2156)《扁鹊仓工列传》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15](p.2817)老子、韩非以道相通,扁鹊、仓工均医术精湛,司马迁合为一传,前后相承,浑然一体。而班书于贾谊奏疏外,《晃错传》载晃错《上书言皇太子宜知术数》《上书言兵事》《言守边备塞务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等文,《路温舒传》载路温舒《尚德緩刑疏》,《贾山传》载《至言》,邹阳传载《上书吴王》《狱中上书自明》,枚乘传载《上书谏吴王》,《公孙宏传》载《贤良策》等,皆与世事相关之文。此皆《史记》所不载,而《汉书》增人。武帝之后,《汉书》所载诸奏疏亦多有关国计。如《韦玄成传》载《罢郡国庙议》《毁庙议》,《匡衡传》载《上疏言政治得失》《上疏言治性正家》等奏疏。因此,班史多载有用之文,即有关学问、有系政务之文[19](p.53),故较迁史卷帙繁多。

评点家还多关注司马迁载录相如赋的原因。如陈仁锡曰:“相如文士也,故多载其文辞。”[4]方苞云:“《史记》所载赋颂书疏甚略,恐气体为所滞雍也,长卿事迹无可称,故独编其文以为传。而各标著文之由,兼发明其指意,以为脉络,匪是则散漫而无统纪矣。”[17]蒋彤认为,《史记》多载相如文因其切时事合于讽谏。“《史记》载司马相如文独多,非贪其美于文,为其切时事而合于讽谏之义也……《子虚》《上林》,风当时之苑囿也。《喻巴蜀檄》难父老,风开塞也,《大人赋》,风好仙也,《封禅书》风夸功也,从长杨猎而陈谏书,过宜春宫而哀二世,文必指事,文备而事著矣,故并载之”。司马迁自言:“亡是公言天子上林广大,山谷水泉万物,及子虚言楚云梦所有甚众,侈靡过其实,且非义理所尚,故删取其要,归正道而论之。”[15](p.3043)孙月峰云:“据此断语,则不宜录二赋全文,疑子长初欲有所删正,乃后竟不能下手,又不及删此语,故两存之耳。”[18]推断司马迁本欲不录《子虚》《上林》全文,终未删削。一般认为,班固《汉书·司马相如列传》承袭《史记》,故对《汉书》载录相如赋作的原因向忽视不谈。

对司马迁、班固载录汉赋的得失,各评点家见解亦是不同。如孙月峰批评《史记》不载贾谊疏奏,缺失其鸿材谋略,“不甚详其事,但撮大意写,而意态飞动,宛得其为人。调法亦尽跌荡。不载诸疏奏,不见贾傅宏略”[17]。反之,钟惺则认为,不载诸奏疏正是太史公高出后人之处,“贾生经世之才与屈原同传,以骚合耳,故诸奏疏皆略不人。后人不能如此割舍”[5],而折中的说法是,贾谊奏疏于治国政理大有裨益,故应载人史书,然司马迁并未将有汉一代史事做整体观察,因此,并未人选,反之,班固取人《汉书》。“太史公以贾谊与屈原同传,故但载其《吊屈原文》与《鵩鸟赋》二篇而已,然谊所上政事书,先儒称其通达国体,以为终汉之世,其言皆见施用,其所论积贮与铸钱诸事,皆大有关于政理,是何可以不传,班固取人汉书传中最是,或者太史公未及整齐汉事,故但取其似屈原者附人耳”,这种说法为两位史家各自寻求依据,有一定道理。孙月峰评点还将史家载文与文集载文进行比较,“其辞规仿《离骚》,更加之驰骋。全是规模《远游》,中亦多袭其字句,帝王而仙,总是骑鹤扬州意,故侈为无理之谈,不极夸耀不止。据辞信伟丽,第分五方,各述一段,殊觉扳拙,乏活泼之趣。《子虚》、《甘泉》,全拟此。乃昭明顾舍此而取彼,盖彼系就实事铺张,故瑰奇多色,此但驾虚曼衍,自觉味短”[17]。孙月峰认为,昭明采录《离骚》而弃《大人赋》,司马迁则相反采《大人赋》而弃《远游》,是由于《离骚》为屈原实事铺张,《大人赋》仅凭虚曼衍之故;然这种解释恰恰与史书实录与昭明翰藻文风相悖。事实上,司马迁采录《大人赋》与武帝“飘飘有凌云之志”的史事相关。文人评点,多系一时感念。

与司马迁、班固不同,范哗尝曰:“情志既动,篇辞为贵”,《后汉书》人选汉赋,除前史体例的承继外,与范哗对华美文辞的喜爱有关。杭世骏云:“撰范史《蒙拾》竟,有难者曰:‘蔚宗生宋季之陵迟,扇江左之浮艳,曼辞询美,古意寝衰。今兹敝敝焉,采撷之不已,有说乎?”[18】时黄震《日抄》、郝敬《琐琐》、凌稚隆《汉书评林》等书均不论范史,或寥寥数言。清赵翼称范史“至如《崔骃传》载崔篆《慰志赋》一篇,骃《达旨》一篇,《班固传》载其《两都赋》《明堂》《辟雍》诗及《典引》篇,《杜笃传》载其《论都赋》,《傅毅传》载其《迪志诗》,《崔琦传》载其《外戚箴》,赵壹传载其《穷鸟赋》,《刘梁传》载其《和同论》,《边让传》载其《章华赋》,皆以其文学优赡,词采壮丽也。”[19](p.81)因而对于范史所载汉赋,评点家多批评其靡而不实。如何焯批评《班固传》载《典引》篇云:“此文靡而不实,比之《两都》之作,尤为无益。”《崔骃传》载《达旨》:“骃拟扬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此文无一语掳写胸臆,脱椠而已,写载真为无识。”[20](p.383)然从赋篇看,范哗所载赋作大部分已偏向抒情言志,与东汉赋风变化相一致,如冯衍《显志赋》、崔篆《慰志赋》等。

三、以汉赋为中心的评点内容及方式

围绕史书及其所载录汉赋的评点,可分为论文和论事两种。“今天下评书,大抵无虑两家,其一据文论文,其一据文论事”[21],刘咸忻曰:“史之质有三:其事、其文、其义。而后之治史者止二法:曰考证、曰评论。考其事、考其文者为校注,论其事、论其文者为评点,独说其义者阙焉。”[22](p.3)从史书评点看,论事即以史学立场品隲旧闻、考辨史体及史法等;论文则为从文章学视角观其为文。与此同时,史书中所载疏、奏、论、赋等文体的评点均笼罩于此两种视域之下。

据文论史是以文章义法为中心,包括对辞赋篇章、精神、气脉、主旨等多方面内容的议论,如孙月峰、唐顺之、茅坤、钟惺、金圣叹、吴见思等人均以文法阐释为主。这与史体本身的文学性相关。如刘知几论仲尼“文胜质则史”云:“盖史者当时之文也”,意谓史即是文。明凌约言曰:“六经而下近古而闳丽者,左丘明、庄周、司马迁、班固四巨公,具有成书,其文章卓卓乎擅大家也……子长之文如豪如老将用兵,纵骋不可羁,而自中于律,孟坚之文整方之武事,其游奇布列,不爽尺寸而部勒雍容可观,殆有儒将之风焉,虽诸家机轴变幻不同,然要皆文章之绝技也。”[23]清钱谦益亦认为,史法、文法可合二为一,“由二史而求之,千古之史法在焉,千古之文法在焉”[24](p.1310)。章学诚指出:“良史莫不工文。”[3](p.220)又云:“史之赖于文也,犹衣之需乎采,食之需乎味也。”[4](p.221)因此,以文观史,以史法而人文法。汉赋便不可避免的归入文章学家之阵营,形成据文论史的评点方式。

在复古思潮的推动下,明代对先秦两汉史家之文的研究盛况空前。三史作为古文被膜拜宗法的同时,史家所载录的论、赞、赋、诏等文体亦被挖掘和再研究。而与文章理论相关的篇、章、字、句等均被闡发出来,例如,明凌稚隆《汉书评林·凡例》谓:“字或难识,间有借音义之所由,不可暂阙,若更求诸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川。清程余庆自叙谓:“广集诸本,去其浮阔,存其切当,首音注,次训话,次讲义,考误次之,论事又次之,而以论文终焉。汇为一书,名曰《集说》。”可见历代评家不可避免地都涉及字音、注释等问题,而汉赋尤其生僻难怪字为多,此亦是汉赋评点异于其他文体之处。

归有光、方苞是明清文坛八股文名家,引领以古文义法评点史书的潮流。贺次君《史记书录》曰:“自归有光、方苞二氏,以色笔批点《史》文,为之钩玄提要,绎脉络,句解节分,用力最深,于是《史记》除注释、评论而外,又有句读评点之学。”[25](p.222)二者评点《史记》以圈点为主,评语并不多见。姚鼐云:“震川阅本《史记》,于学文者最为有益,圈点启发人意,有愈于解说者矣。”其中方评较归评稍多,有百余条。二者于叙事、气脉、起头交接等文章义法之处,以色笔圈点抹画,希冀读者会而通之。《例意》云:

朱圈点处总是意句与叙事好处,黄圈点处总是气脉……墨掷是背理处,青掷是不好要紧处,硃掷是好要紧处,黄掷是一篇要紧处,事迹错综处太史公叙得来如大塘上打纤,千船万船不相妨碍,晓得文章掇头千绪,万端文字就可做了……起头交接处谓之起伏掇头,本纪多,列传少;起头处断而不断(注:断而不断以意言),《史记》只实实说去,要紧处多跌荡,跌荡处多要紧,亦有跌荡处不在气脉上,故不用黄圈点,虽跌荡又不是放肆。[22]

这种评点体例的好处是便于读者明了文章的关键位置,体悟作文方法;又因对义法的过分强调而容易忽视文章本身的艺术魅力。如姚鼎《与陈硕士》又云:“震川论文深处,望溪尚未见,此论甚是。望溪所得,在本朝诸贤为最深,而较之古人则浅。其阅《太史公书》,似精神不能包括其大处、远处、疏淡处及华丽非常处,止以义法论文,则得其一端而已。”反之,明孙月峰的史书评点,处处以文章意态与赋体相比照:

《史记·子虚赋》“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句夹批:“乍读之,文采绚烂,极其驰骋,细察之,精思妙句,往往寓也。然文辞又皆古质,绝无绮靡之态。此最不可及。文之精者,至赋而极,不读赋,不尽文之态。”

《史记·上林赋》“无事弃日,顺天道以杀伐……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句夹批:“意但常语,不深不怪,却錬得如此秾丽,细玩乃无一不奇陗。通篇极夸耀,而末乃归正,謂曲终雅奏。良然,然自是文之妙矩。”

《汉书·子虚赋》“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能遍睹也。又乌足以言其外泽乎”加顿点眉批:“语若无奇,然读之自觉有味,乃知文字妙处,固非言所能尽。”

《汉书·子虚赋》“其山则盘纤”句夹批:“只如此铺张云梦,大略已备,己自宏丽,以语不多故文势紧切,读之有味,若《二京》等则铺张太过,虽云富有,然文势散缓,翻觉味短。”

孙月峰对赋体的文采、文辞特点极为关注,尤其喜爱文采绚烂、文辞古质稼丽而又不绮靡的风格特点。对赋体有严格的标准。如孙月峰评《史记·鵩鸟赋》“口不能言,请对以臆”句:“此叙事语,甚雅则,不甚纵横驰骋,又乏华辞,便觉冲雅有余,瑰奇不足。最入细,所以雅,然要非赋家本色。”[17]孙月峰认为,赋以体物浏亮,铺采摛文为特征,因此,语言须纵横驰骋,丽而可则,贾谊赋作多叙事语,非赋体正格。又孙月峰《汉书·幽通赋》尾批:“以正道作主张,自是理胜,造语最人细,字锤句炼,极典雅工缛之致,可谓织文重锦,第气骨终不若《解嘲》之古劲,此等机窍,良有难言,应是天分有限。”川从外在造语至内在气骨,末归咎于天分不足,孙月峰对赋体的辨析近乎苛刻。

然以文论史的评点方式,还包括论事(考证)一途。王拯《归方评点史记合笔·凡例》云:“两家外自凌氏《评林》后,近人评注又复林立,不能泛及。唯按语中于援鹑堂、惜抱轩二姚氏笔记,各条多有发明,两家绪论又如顾亭林《日知录》中数则,有与两家相证佐者多采录焉,非于两家外妄为博引也。”[16]又云:“评点虽专主于文章义法而亦有涉议论考据,盖二者与文章义法原一贯且有必相引发之处”[16]。王拯采录姚范、姚鼐笔记及顾炎武《日知录》数条,并非妄引,如顾氏考证“《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皆后人所续也”。扬雄的这一评论,其真伪问题不仅是对相如的批评,又是相如所代表的整个汉赋文体的特征,而司马迁作《史记》时,扬雄尚未出生,因而不可为信。

围绕史书的论事评点,还包括汉赋的史料源出与剪裁、赋家人品、赋作背景、赋中人名、地名等方方面面。《汉书评林·凡例》云:“批评有一事而论同者,拔其尤而镌之,一事而论异者,并镌之以俟高明裁焉”[1],凌稚隆、何焯、陈仁锡、牛运震等均偏向从论事(考证)立场评点。凌稚隆《汉书·贾谊传·吊屈原赋》“伯夷为浊兮,庄蹻为盗”句按曰:“韩非子云庄蹻为盗,于境内原所谓蹻者正此,若《西南传》庄蹻者庄王之裔,盖别一人云。”[1]伯夷、庄蹻,《文选》分别作随夷、跖跖,均为两人。随为殷之贤士,夷指伯夷;跖为秦之大盗,称盗跖,蹻为楚之大盗,称庄蹻。凌稚隆《评林》本底本虽与《文选》本不同,其释庄蹻与《西南夷列传》庄王之裔之别,与《文选》注释有相互补正之功。又《汉书·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曰:请为天子游猎之赋”句隆按:“祝氏云此赋虽两篇,实则一篇,赋之问答体,其源自《卜居》、《渔父》来,厥后宋玉辈述之,至汉而此体遂盛。”[1]关于相如赋分篇问题,凌氏搁置争议,以祝尧为准,表明其观点。此外,对赋家人品的评议,如陈仁锡《汉书·司马相如传》眉批:“相如浮薄无行而武帝喜之,帝之失也;通西南夷武帝听之,又帝之失也。史臣曲为传写,正是讥切垂戒之意。后人无识,慢以怜才好色为千古艳事,夫好色何足称淫谀之才,何足怜读书人胸中不可留腐气,更不可无定识,无逐邪说,自堕恶境。”[26]对相如好色、逢迎问题进行清算。

史书列传与赋家自叙的关系问题亦是评点家所关注的热点。史书的史料来源广泛,而史家为赋家所作列传则与赋家自叙纠缠在一起。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与《自传》的关系。孙月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提出迁史不可能出自相如自叙,“雕刻如左氏,然左氏巧而奥,此腴而快,调法却不同。人谓子长传长卿,似长卿,良然。盖才本无不有,因触则动,而他传亦多似其人,不独长卿也。若谓出长卿《自叙》,或未然,此传文多事少,死后无庸说矣,在前惟挑卓一详,长卿不应自低若此。他则但寥寥数语,能几何”[17]。列传细载相如文君情事,自作传记则必定会有所粉饰与遮掩。此亦是各评点家众口一词的原因,如状元修撰康文献评:“按谓相如传自作者必不肯著文君事繊悉。”太史修撰陆可教评:“若果相如自撰,岂肯尽述鄙事如此。”凌稚隆按:“此传果相如自作,篇中何以自述鄙事,而不为少讳耶,观赋后有非义理所尚,故删取其要数句此子长断语自作之说,或未可据云。”在《汉书》评点中,孙月峰指出,其原因在于,马迁有意模仿长卿文笔而成,“谓此传系长卿《自叙》,恐未然。设果出长卿手,必不自低煤如此。第文字特为精腴,与子长他传措齿矫健者,稍有不同。然要之子长才高,何所不有,谓有意效长卿,或近之”。这种评点思维,甚至影响到《后汉书》的评点,如何掉评《后汉书·冯衍传》:“作敬通传,当是本其自叙,冗而寡裁,辞胜于事。”本传载冯衍著“赋、诛、铭、说、《问交》、《德浩》、《慎情》、书记说、自序、官录说、策五十篇,肃宗甚重其文。”[27](p.1003)冯衍生前做有多篇自明心迹文字,然不言有自叙。范哗自称“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唯志可推耳。博赡可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27](p.2),自诩不输班史。可知何焯所云自叙,指冯衍疏、奏、论、赋等文,取其文辞华靡之义。四、史书中汉赋批评的价值及意义

从史学视域看,史书评点仍摆脱不了科举时文案臼。史书作为时文取资的资源库,备受评点家青睐。清徐康《前尘梦影录》曰:“陈文庄、茅鹿门、钟人杰动用细评、句分、字改,如评时文。然刻书至此,全失古人真,而顾千里拟之同于秦火,未为苛论也。”[28]余丙照《赋学指南》“贵储料”条曰:“平日多阅子史诸部,取其新丽可用,人人易晓者,分摘备用。”时文、古文的影响又是相互的,如张士元在评点《玄朗先生墓碣》时概括了归有光在写人方法上对《史记》精神的师法:“熙甫为碑志各肖其人,如唐道虔英伟,文便英伟;周孺亨谨伤,文便谨饬;归天秀精密,文便精密;元朗奇宕,文便奇宕;吴纯甫雅洁,文便雅洁;李思州清劲,文便清劲。文至此,几如化工之造物,而其源出于龙门,今观《史记》,未有不肖之者也。”在某种程度上,评点家促进了时文文风的变革。明代科举大略有学校、科目、荐举、锉选四种途径,学校储才以应科目,荐举盛于国初,后因专用科目而罢,铨选则人官之始[10](p.1675)。故科目尤盛。明太祖与刘基规定:“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10](p.1693),至万历以后,随着古文文坛古文复兴运动的盛行,制义已发生很大变迁:

万历十五年,礼部言:“唐文初尚靡丽而士趋浮薄,宋文初尚钩棘而人习险谲。国初举业有用六经语者,其后引《左传》、《国语》矣,又引《史记》、《汉书》矣……弘治、正德、嘉靖初年,中式文字纯正典雅。宜选其尤者,刊布学宫,俾知趋向。”因取中式文字一百十余篇,奏请刊布,以为准则。

明代官方欲以《史》《汉》的雄奇、简质严整改变时人诡异险僻、浮华庸腐之文风,树立纯正典雅之准则。“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镬,以士子所好为趋,不遵上指也。启、祯之间,文体益变,以出人经史百氏为高,而恣轶者亦多矣。虽数申诡异险僻之禁,势重难返,卒不能从”。夏璋云:“学者竟为浮华之文,诡谬昧心之语。先生力欲变其陋习,故以史汉之雄奇夺其庸腐,以史汉之简质严整去其浮诡,是书尤今日之砥柱也,读者得其神髓则制科正脉悉具备矣。”[4]评点家以史汉之文去浮华诡谬文风的初衷是好的,不善学者,反而走向极端,清李慈铭曰:“明自嘉靖以后,时文之坏,坏于好用子史语也,好以己意行文也。”[29](p.605)时文以秦汉之笔写程朱之理,又须与圣贤心口相似,因而时文之坏,并非因子史语的引人,而是士子不善者之故。

从对史书评点的解读,还可以辨明史书及其载文的文学性。李梦阳《空同集·论史答王监察书》云:“仆尝思作史之义,昭往训来,美恶具列。不劝不惩不之述也,其文贵约而该约,则览者易徧该。则首末弗遗。古史莫如《书》《春秋》……范哗《后汉》亦知史不贵繁,然剜精铲采,着力字句之间。故其言枯体晦,文之削者也。盖不知古史文约而意完,非故省之言之妙耳。下逮三国南北诸史远不及哗。”[30](pp.568-569)史书简质与赋体夸饰本相背离,其义却一。司马迁和班固在史书中最早对具体辞赋作品做出评论,奠定了以诗学标准批评赋学的根基。尤其是班固“赋者,古诗之流也”,“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的论断至清代而不衰,是对中国赋学批评的贡献。宋代以来,史书的文学评点愈来愈多,尤其是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因而成为史书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贾谊、司马相如、班固等人赋作因史书载录而保存完备,经久流传;另一方面,又随着后世对史书的评点解读而广泛接受传播。因此,后世对《史记》《汉书》《后汉书》的评点进而延至班马、范氏及其载录赋作,是当今开展赋学批评的珍贵文献。

[参考文献]

[1]茅坤.汉书评林序[A].汉书评林[M].清同治甲戌年长沙魏氏养翮书屋刻本.

[2]傅冠.陈仁锡评后汉书序[M].明积秀堂梓行本.

[3]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陈仁锡.陈评史记[M].崇祯元年刻本.

[5]钟惺.钟惺评点史记[M].天启五年沈国元大来堂刻本.

[6]凌稚隆.史记评林[M].万历四年刻本.

[7]茅坤.史記抄[M].四库存目丛书.首都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年自刻本影印,第138册.

[8]孙踪.史记选[M].康熙丙午刻本.

[9]叶盛.水东日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1041册.

[10]张庭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都轶伦.系人存史,寄故国之思——从《列朝诗集》编纂动机解析其特色[J].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二辑.

[12]章培恒,王靖宇.中国文学评点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王世贞.史记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4]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15]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6]王拯.归方评点史记合笔·凡例[M].光绪纪元仲冬锦城节署刊本。

[17]孙月峰.孙月峰批评史记[M].明崇祯九年刻本.

[18]杭世骏.后汉书蒙拾[M].钱塘汪氏刻本.

[19]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0]何焯.义门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1]孙月峰.孙月峰批评汉书[M].明末天益山刻本.

[22]刘咸炘.刘咸炘论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23]朱子蕃汇辑.藿林,汤宾尹校正.百大家评注史记[M].1917年上海同文图书馆印.

[24]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三八·再答苍略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5]贺次君·史记书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26]陈仁锡.评《汉书》[M].明崇祯刻本.

[27]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8]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M].清光緒二十三年江标刻本.

[29]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0]李梦阳.空同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62册.

猜你喜欢
论文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应该得优秀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