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分销采购业务审计

2018-09-10 22:27:42刘小婧
中国内部审计 2018年4期
关键词:风险措施

刘小婧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产型企业分销采购业务的流程和特点,并从制度建设、往来业务真实性、关联关系、预付账款合规性等方面提出防范风险的审计对策。

[关键词]分销采购 风险 措施 生产型企业

生产型企业除从事生产销售业务外,还兼有以

买卖产品赚取中间差价的贸易性行为,而因贸易行为而发生的采购,则称为分销采购。此类采购业务与企业日常性的采购业务存在很大不同,其操作程序及管理机制都尚不完善,因而加强分销采购业务的内部审计十分必要。

一、分销采購业务的流程、特点及风险

(一)分销采购业务流程

分销采购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在采购实施阶段由销售部门发起请购,采用定向采购方式向采购部门推荐供应商和采购价格,采购部门据此履行合同会签程序后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在采购物资出入库管理阶段由销售部门发出收货指令和出货指令,仓库根据销售部门相关指令开具出入库单据,实物一般不经公司仓库,而是由供应商直接发往客户单位。采购付款阶段由销售部门提出付款申请,采购部门办理付款审批手续,财务部门审核后付款。

(二)分销采购业务特点

一是采购标的不参与企业生产循环,请购通常由销售部门发起,每笔采购合同对应一笔或多笔销售合同;二是在采购合同签订前,一般已经有了潜在销售方,通常由潜在销售方指定采购对象,所以分销采购的采购方式多为定向采购;三是单笔采购合同金额通常远高于生产性采购金额;四是采购合同付款方式与销售合同收款方式非背靠背,采购付款为款到发货、100%预付款,而销售回款为收到货物的30至90日内付款,存在一定程度的垫资;五是采购标的通常直接从购货方发往销售方,不经企业仓库中转;六是采销双方多为贸易性民营企业。

(三)分销采购业务风险

1.分销采购业务权责界定不清晰,容易成为管理真空地带。分销采购在供应商选择和定价方面,销售部门通常有绝对的话语权,采购部门并无建议权,所以采购部门认为该类型业务实质是销售业务,应由销售部门负责,而销售部门认为分销采购也属于采购业务,应由采购部门归口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就很容易形成管理的真空地带。

2.分销采购业务缺乏对实物流的监督,容易滋生“空转”“走单”的虚假贸易。由于货物直接发给销售方并不经过企业仓库,但为了财务核算需要,仓库会根据销售部门的发货指令,在物资系统中同时做该笔物资的入库和出库记录,导致出入库单据并不真实反映实物的流向,除销售部门外的其他人员对货物的实物流向缺乏了解,不符合内部控制的互相牵制原则,容易滋生虚假贸易,存在往来业务真实性风险。

3.供应商资质审查不严,预付款无法追回,容易形成坏账风险。由于分销采购金额较大,且均为100%预付款,款到发货,如果供应商选择不慎,很可能导致预付款无法追回,形成坏账,因此在分销采购中,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查实质与销售业务中对客户信用的审查类似。在销售业务中,信用管理岗位与销售业务岗位为不相容岗位,应分开设立。但分销采购通常采用定向采购方式,供应商由销售部门指定给采购部门,即供应商资质的审查由销售业务岗位负责,不相容岗位没有分离,可能导致资质审查不严形成预付款的坏账风险。

二、分销采购业务的审计对策

(一)关注分销采购相关制度的建设情况

关注是否有相关制度约束分销采购行为,已有制度是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一方面分销采购业务的制度要服从于公司整个采购制度体系框架,另一方面分销采购制度要突出分销采购业务的特点。分销采购制度应至少明确以下内容:一是明确分销采购业务的采购方式;二是明确分销采购供应商的选择和资质审查程序;三是明确分销采购价格审批权限;四是明确分销采购合同的审批权限;五是明确分销采购物资验收的责任部门和验收方式;六是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权力和审批程序;七是明确分销采购物资的入库手续和登记制度;八是明确分销采购物资发出的审批权限;九是明确内部审计部门在分销采购业务中的审计权责。

(二)核实分销采购业务的实物流向

为防范分销采购业务“空转”“走单”类虚假贸易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应关注分销采购业务的实物流向。由于分销采购物资一般是甲方指定地点交货,即由供应商直接发给公司指定的客户,仓储部门仅根据销售部门的通知做出入库登记,出入库单据并不能真实反映物资的实物流向。核实实物流向可从销售出库环节着手:一是检查每笔出库是否有销售部门的发货指令;二是检查是否有供应商开具的送货证明;三是检查是否有销售客户的签收证明;四是追踪物流单位的运单,检查是否有第三方证据证明确实有货物流;五是必要时到供应商或销售方现场检查核实。

(三)对供应商资质进行再审查

除加强事后审计外,内部审计部门可结合事中控制,审计分销采购业务的供应商资质审核流程。可以利用天眼查、企查查等网站对供应商资质进行再审查,重点关注如下方面:一是供应商是否具有采买物资的经营范围;二是如果供应商是代理商,应检查供应商是否有一级代理资质;三是比较供应商的成立时间与采买时间,如果两者时间较为接近,应追查原因;四是结合对应的销售合同,检查供销双方是否为关联方,如果上下游为关联方,该贸易很可能为融资性贸易。

(四)检查预付账款支付的合规性

一是检查是否建立预付款的授权批准制度;二是检查预付款支付的审批手续是否完整;三是检查预付款支付是否与采购合同约定的付款条件相符;四是加强对大额预付账款的监控,定期对其进行追踪核查。对金额较大、预付期限较长的款项,内部审计部门应督促相关业务部门采取风险应对措施,尽量降低预付账款资金风险和形成损失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邮政

编码:430205,电子邮箱:liuxiaojing@wri.com.cn)

主要参考文献

康宝宁,宫广东.浅谈国有企业应如何防范融资性贸易风险[J].北方经贸, 2014(12):12-14

猜你喜欢
风险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38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23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18:10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41:05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3:32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