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质”和“量”

2018-09-10 13:18:31闻效仪
中国工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职工队伍产业工人职业培训

闻效仪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指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但过去存在收入不高、流失较多、技能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现在是需要大力激励和重整士气的时候,这事关党的阶级基础;另一方面,中国正值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量高技能、专业性、职业化产业工人的支撑。

受到长期低劳动力成本导向的经濟发展模式影响,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呈现“三多三少”现象,即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中低的多,高的少;高等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全国总工会开展的第八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也显示,产业工人中无技术等级的比例达72.8%,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达61.3%,有高级职称的仅占4.5%。

“质”的核心问题在于职业培训体系,其规模和层次还属于低水平发展状态,不能有效支撑产业工人的“转型升级”。职工的技能提升和培训主要由企业承担,但大部分企业培训能力有限,加上工人流动率大,企业培训积极性不高。第八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在结束上一份工作后,没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职工高达66.6%。而社会层面的职业培训供给不足,管理上“九龙治水”,职业教育属于教育部门管理,技能认证和实训属于人社部门管理,行业治理属于民政部门管理,职业培训机构水平则参差不齐。

与“质”对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最大的瓶颈是“量”的问题。在劳动力市场“刘易斯拐点”到来的背景下,传统产业工人队伍的规模正在不断减少,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外逃”,向第三产业不断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崛起,大量风险资本蜂拥而至,不断推高劳动力市场价格,使得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工人不断“脱实向虚”,进入服务业工作;另一方面,相比于工厂枯燥乏味以及严苛严格的管理制度,服务业工作的相对宽松和自由对工人具有很大吸引力。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和外卖员很多都有工厂工作经历。

“量”的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首先,企业缺工严重,开工不足。笔者在沿海地区调研发现,缺工问题绝非仅限于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大型制造百强企业,缺工问题甚至表现得更为严重。其次,由于招不到年轻工人,产业工人队伍正在不断老化。深圳某工业区的问卷调查显示,制造业90后职工占比仅为33.0%,远低于非制造业(47.9%);在普工队伍中也仅有36.0%为90后;制造业普工的平均年龄为31.8岁,比职工队伍的平均年龄高0.4岁。其三,劳务派遣大行其道。在企业强烈用工需求的推动下,劳务派遣又开始呈现喷发的态势,不仅进一步增强劳动力市场不稳定性,加剧劳动关系运行风险,并开始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功能蚕食,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在巨大的招工利益面前,正在悄然转变成劳动力中介机构。

因此,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真正的难题是“量”,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这支队伍正面临规模缩小和人员老化的困境,而能力素质提升很可能面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窘境。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提升产业工人地位和待遇外,更重要的是真正落实中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要求。

猜你喜欢
职工队伍产业工人职业培训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 12:14:02
组织推动 凝心聚力
——湖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工友(2022年12期)2022-02-10 18:38:41
产业工人新时代
青年歌声(2020年2期)2020-02-27 05:28:52
一〇六团连队承包经营地非职工纳入职工队伍培训
兵团工运(2019年4期)2019-12-14 00:37:56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企业文化在油田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价值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2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