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庆
我时常向人打听你的消息,他们说你还在。一直想去看望你,但总未成行。我总是想,你是否还是记忆中的模样?我还能不能一眼认出你?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像许多人家一样,在莱钢工作的父亲,把7岁的我和母亲、弟弟的户口从老家迁来,落户在当时还隶属沂源县管辖的黄庄镇官庄村腊山南侧一个全部由职工家属组成的小山庄—铁一农场。村里住了大约60户人家,共有11排瓦房,其中9排为住户。村庄外,另有两排瓦房,一排是集体磨房和小卖部,另一排是农场子弟小学。老师是由在老家当过民办教师的大姨们(在农场,孩子通常以大爷、叔、大娘、大姨称呼父母辈)兼任,教着每个年级的几個或十几个孩子。我们每家每户都分有几亩山地,由父母利用工余耕种,解决自家粮食和蔬菜来源。
村庄北、东、西面各有一眼山泉,一年四季泉水不竭,养育与滋润着村庄里的人和山地。那里是我们孩时成长的乐园。
那时的冬天雪下得很大,我们这些孩子就一起在麦场上打雪仗、堆雪人。过年的时候,我们也会把鞭炮插在雪地里进行比赛,看谁的炮仗炸出的雪坑大。屋顶积雪受暖融化成水后,在瓦檐下冻成一个一个的大冰凌,我们就小心翼翼地掰下来,相互追逐着“拼刺刀”。
每年春天,我们就会在放学后相约,结伴到山坡地头挖苦菜来喂家养的长毛兔。当挖满筐篮时我们也会去爬山,到灌木丛中找鸟窝掏鸟蛋,或者漫无方向地在坡地里轰赶野兔和野鹌鹑。
到了夏天,我们结伴到村南山涧的溪水边逮小鱼、小虾或者摸河蟹,有时也会趁大人看管不严的时候跑到水库边戏水游泳。说来也怪,我们总会被忙农活的父辈们发现,然后,在大声吓阻中不情愿地走开。
最喜欢的季节是秋天。村庄北侧是官庄的苹果园,每到苹果飘香的时候,父亲总是带领我和弟弟去买两筐甜酸清脆的小国光苹果,也会买一些清香软面的黄金帅或红香蕉。当地里收获花生、玉米和地瓜的时候,我们总会跑到旁边的山岭上摘酸枣、扑蚂蚱。每到星期天,我们就会到村东的腊山采松球(冬天引燃煤炉用)。记得第一次摘板栗时,号称“捣蛋王”的王三哥跟我说:“我爬树上打栗子,你在下面用手接好了。”他爬上树,折下一段树枝敲打栗子,对我喊道:“栗子下去了,接好它。”我连忙用手去接,结果被栗子外面的那层硬刺扎得哇哇大叫,这时,骑坐在树上的王三哥就乐得哈哈大笑……
随着我们长大,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都陆续搬离铁一农场到莱钢居住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有人说,故乡不一定是你出生的地方,她可以是你成长的地方,因为她会让你记忆更加深刻,更加地怀念她。我在岁月里改变了模样,但心中思念的还是相同的地方。我经常面向东南眺望有你的天空,一直想去看望你。看你还是不是原来的模样?看你是否还记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