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陈国庆 王辉艳
摘要:随着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确立,扶贫工作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当传统扶贫模式不能解决当前的困局时,扶贫工作又该走向何方?该文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下,分析我国旅游金融应该如何支持扶贫工作的开展,以及应该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出:1)提升旅游产业创新能力;2)丰富旅游扶贫产业投入体制机制;3)核心旅游扶贫企业带动能力。
关键词:旅游金融;精准扶贫;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4-0001-03
1 概述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注重心灵自我的放飞,因此旅游业也开始蓬勃发展。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一边出国旅游、出国消费蔚然成风,一边食不果腹,造成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使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偏离。对于这种现状,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改变。由于传统扶贫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予了政府和大众启示。在政府的领导下,旅游支持扶贫事业也逐渐兴起,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滇黔地区大力推行和实施民族村寨旅游,四川省曾家山以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途径,阿坝理县对乡村旅游效益的积极带动下,开辟一条“旅游公司+贫困户”的旅游扶贫道路等等,利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从而达到脱贫达康的案例数不胜数,但是在利用旅游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事业中出现了众多问题。例如,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受益不均、开发项目雷同、质量较差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研究了旅游财政支持下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2 文献综述
世界上第一个旅游扶贫概念于1999年4月由英国国际发展局提出:PPT(Pro-Poor Tourism 即旅游扶贫)。该概念的具体意义是指将旅游与贫困地区相连通,更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扶贫工作。贫穷区域通过开发其充足的旅游资源,从而使旅游成为能够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并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应该如何促进社区参与、从而实现旅游为消除贫困做出巨大贡献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受到广泛关注。Harold Goodwin于2008年提出旅游业的发展与脱贫两者之间的关系,描述了旅游金融支持扶贫事业的演变的具体过程。Ashley在PPT实践案例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针对旅游金融扶贫事业中贫困人民群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旅游扶贫政策,如: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机构培训旅游专业人员、资金帮扶、相关旅游金融扶贫产品开发、旅游扶贫宣传等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关于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渐兴起。国内相关研究人员更多的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旅游业对扶贫事业的加持作用的,但是对其他非政府机构对旅游扶贫事业加持作用的相关研究则很少。通过对国内PPT相关实践的研究,王铁提出要从战略规划、原则以及政府政策这三个方面解决贫困人口在参与旅游扶贫事业上度的不足。杨阿莉在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事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政府应从教育培训、决策参与、利益分配这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使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事业中获益并摆脱贫困。
3 旅游金融支持扶贫事业发展现状
虽然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逐渐进行旅游扶贫工作,但是经过30多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果。据统计:我国贫困人口中约有1/3的人直接受益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贫困地区的总人口中约有1/10的人口摆脱了贫困。
我国政府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各贫困片区,各个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大,针对每个片区每个地区的地区特色开始实行精准扶贫。与此同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贫困地区开始实施旅游扶贫和完善现有旅游扶贫模式,也加大了金融支持旅游扶贫力度。
以下通过几个案例说明现有旅游金融扶贫现状:
1)西藏林芝市模式。
林芝市依托景区带动就业成为旅游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通过精品龙头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林芝地区有效地减少了贫困人口处于无业人员的数量,增添了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渠道,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与旅游扶贫产业发展的大融合。从2011年开始,林芝市大峡谷入口处景区、南伊沟景区分别从景区门票收入中取一部分直接建立“旅游惠民资金”,到2015年底,一共为林芝市派镇、南伊乡等688户村民,共涉及2766贫困人口发放旅游扶贫资金大约1662万元。
与此同时,责任感特别强烈的林芝市银行机构积极主动调整扶贫开发信贷思路,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旅游业精准扶贫提供资金支持。林芝市的金融银行机构持续不断地创新其与旅游金融扶贫相关的产品,提供更为专业的旅游扶贫投融资金融业务,确保旅游扶贫的投融资环境的健康运行。到2016年11月末,农行林芝市分行更是以“财政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的方式为18户特别贫困户居民一共发放贷款87万元。
2)广东山区“旅游扶贫”模式。广东山区同样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但是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广东省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探索出“景区带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农户”“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等旅游金融扶贫模式。其中清远连州地下河、梅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乳源大峡谷等景区成功被评为国家5A、4A级景区,并带动周围16个山区县完成了任务艰巨的脱贫工作。广东省在过去的15年中为全省引进1000多个旅游扶贫项目,提供资金20多亿元,撬动几百倍的资金投入旅游扶贫事业中来。2016年,全省一共引进投资额超千万元的旅游金融扶贫项目20个、总投资額高达140多亿元。各类金融机构也积极主动采取各种政策助力旅游精准扶贫。
广东银监局辖下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一是加大信用贷款的旅游扶贫力度。到2015年底,中国资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放了679亿1400万元扶贫贷款旅游,比上年增加50亿9000万元。二是金融机构优化其网点结构。到2015年底,中国的银行资产的金融机构设立了26591家在贫困地区,包括2439个自助商店和22899台POS机。
3)四川省旅游扶贫模式。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是全国脱贫致富的关键地区,全省贫困人口规模与贫困村数量达到全国的十分之一,脱贫攻坚任务特别艰巨。同时,四川省也拥有相当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九寨沟、稻城亚丁、泸沽湖、光雾山、藏羌彝民族文化、革命老区都位于贫困地区,同时此地区也是连片特别艰苦贫困地区。在这里,旅游资源与贫困地区重合非常之高,让旅游金融扶贫工作成为四川省脱贫致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1443个旅游扶贫地区进入全国旅游扶贫工程名单之中。仅仅巴中市就有204个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村庄,包括了4.6万多名贫困群众。平武县通过建卡贫困户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带动了2798户中的518户完成了脱贫工作,达到了全县脱贫致富总量的五分之一。
旅游扶贫事业同时也是产业扶贫事业,因此需要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在此基础上,四川积极倡导旅游扶贫的市场结构,四川省财政厅设立了“四川旅游产业投资股权基金”,委托专业团队包装策划“8+30+100”旅游金融扶贫招商项目,并正式在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上向境内外投资商进行推广。其中,8个跨地区重项扶贫项目囊括了全部扶贫地区,30个省级重点旅游扶贫项目中15个涉及旅游金融扶贫事业。与此同时,“四川旅游资源交易平台”正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布,同时30大旅游扶贫项目正式运行,预计总投资约1200多亿元;并且开始成立四川省旅游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监督全省重大旅游扶贫项目的账务运营,督促旅游扶贫项目的实施。
四川省采取各种金融政策支持旅游扶贫工作:(1)金融精准对接。政府应通过指导银行业机构围绕试点村规划布局,依托该地区区域优势和旅游项目特色,通过支农第二次贷款、扶贫小额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机构积极为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特色产业等提供信用贷款支持。(2)优化支付服务。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取款服务设备的布放力度。(3)助力金融宣传。扶贫先扶智,组织金融志愿服务队围绕信用贷款产品、现代支付手段(支付宝和微信)、金融扶贫政策等方面开展相关金融知识专题宣传,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对征信、人民币等基础性金融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根据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现阶段金融支持旅游扶贫模式的成果,在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十分明智的选择,这种模式也给贫困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也带来了一笔巨大的收入,使男女老少都能从中获益。据统计,近30年以来,通过金融支持旅游扶贫模式1/3 的贫困人口从中获益,并且大约有1/10的贫困人口脱贫。
4 旅游金融支持扶贫面临的挑战及对应政策
随着金融支持旅游扶贫产业的逐渐深入,各种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1)旅游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地方政府急于完成脱贫致富工程,盲目地进行旅游扶贫产业开发,缺乏对该地域的科学考察、论证、市场调研与分析,最终导致扶贫政策错误定位。同时,旅游产品设计单一化,雷同化,使各个旅游扶贫项目千篇一律,没有突出各个地区的特色,导致吸引外来投资和外来旅游人员不足。从而使旅游扶贫政策难以为继,不能达到真正脱贫致富的目的。
政府应在旅游扶贫政策中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突出区域旅游特色,为下一步引进市场扶贫基金打下基础。(1)深入调查研究该地区旅游资源特色,根据该地区旅游特色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例如:滇黔地区大力推行和实施民族村寨旅游,四川省曾家山以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途径。(2)要科学的设计该地区的旅游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千篇一律。政府应深入该地区进行科学的调研,了解该地区特色产品,从而制定出适合营销该产品的战略,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扶贫产业投入体制机制过于单一化,旅游扶贫项目开发转型升级较为困难。由于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所呈现出的障碍和贫困地区投融资金融生态环境特别难以吸引外来投资,贫困地区的投融资渠道越来越少,导致投入机制比较单一,致使政府成为旅游扶贫和投资的唯一主体。
政府应构建以市场为主体的多融资渠道系统,推动旅游扶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向社会多渠道争取各种扶贫资金,提升贫困地区的投融资环境。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已不多,所以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可以以扶贫的名义向社会争取各项资金。(2)制定合适的信用贷款旅游扶贫政策,发挥政府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为旅游扶贫项目提供专项贷款,同时积极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非政府组织、企业、民间投资者参与到旅游扶贫项目中来。(3)扶贫小额信贷扶贫贷款的手段,通过科学和教育,和其他扶贫项目要与扶贫项目的援助紧密结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合力,通过旅游促进扶贫工作健康发展。
3)核心旅游扶贫企业带动能力不足。核心旅游企业对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形成和产业链系统的形成具有绝对性作用。旅游扶贫企业核心的形成是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形成的基础。由于受到我国贫困地区种种旅游发展条件的限制,多数旅游扶贫地区核心企业尚未形成,具体表现为:(1)大多数旅游扶贫企业的实力较为弱小,市场规模较小,市场开发能力不足,没有品牌意识,正是有此原因才造成旅游扶贫发展的不可持续性。(2)企业尚未能够参与旅游扶贫项目规划,由于大多数旅游扶贫企业是有政府扶持起来的,只能够按照政府的规划实施,而且该形成时该企业有可能尚未进入该扶贫地区,因此无力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划项目。(3)旅游金融扶贫地域内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合作意识,过于注重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严重的阻碍旅游扶贫企业成长。(4)由于第二次生产的资金链条短缺及缺乏相应人才支撑,限制了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直接致使地区旅游業竞争力不强和旅游扶贫产业带动能力及价值创造能力不足。
旅游金融扶贫工作需要大量旅游和金融人才的巨大支持,从而解决核心旅游扶贫企业带动能力不足的问题。(1)从高校引进相关旅游和金融人才,并提供相应的福利支持,完善员工各种福利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应尽快完善用其用人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减少旅游扶贫核心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2)为了建立高效的旅游扶贫教育人才的培养机制,一方面做好旅游从业人员和金融培育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做好人才保留机制,严防人才流失。才能更好地提升核心旅游扶贫企业竞争力和核心能力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ManishaPillaya,Christian M. Rogerson. Agriculture tourism link ages and propoor impacts :The accommodation sector of urbancoastalKwaZulu – Natal,South Africa[J].Applied Geography ,2013(6 ):49-58.
[2] 邓小海. 产业链视域下旅游扶贫问题诊断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14,36(11):56-59.
[3] 蒋焕洲. 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实践: 成效、问题与对策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27(1): 34-48.
[4] 杨复兴, 舒海. 旅游金融的发展思考[J].旅游研究,2012,4(3):20-23.
[5] 常嘉佳.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消费经济,2017(6):37-38.
[6] 李会琴. 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1):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