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玉婵
编者按
2017年9月,在四年一次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荣获“2013~201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州市”称号,并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荣誉奖“长安杯”。这是自1997年以来楚雄州连续五届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綜合治理先进州市”称号,连续三次捧得“长安杯”。也是云南省唯一连续获得此项殊荣的州市。
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副州长、公安局长马闻,请他为我们解读近年来彝州公安工作卓有成效的建设和发展之路。
地域概况: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是省会昆明市西出滇西七州(市)及缅甸的必经之地,故有“迤西咽喉”之称。全州国土面积2.9万平方公里,设九县一市103个乡镇,居住着汉、彝、苗等26个民族274万人。因境内发现距今1.95亿年前的恐龙化石群、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以及浓郁的彝族风情蜚声国内外,素有“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的美誉。
公安局概况:
楚雄彝族自治州公安局下辖十个县级公安局,设基层公安派出所113个。州局机关内设22个职能部门,全州公安机关实有民警2900余名,警力万人比为万分之10.62。2017年,楚雄州公安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记者:马副州长,感谢您接受我们杂志的专访。2017年对于楚雄州公安机关而言,可谓是硕果累累,不仅连续第三年收获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域的最高荣誉“长安杯”,公安文化建设方面也成绩斐然,成为了2017年公安部确定的全国基层公安文化示范点。面对这些荣誉,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近年来楚雄州公安是如何让平安建设与公安文化获得双丰收的。
马闻:感谢《现代世界警察》杂志对楚雄州公安工作的关注。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实现跨越发展的使命和任务异常艰巨。在刚刚结束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中,我们感受了楚雄独特神奇的民族文化,回首楚雄波澜壮阔的60年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千里彝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近年来,我们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的总目标,牢牢把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总任务,紧扣“民意引领警务、警务保障民生”的总要求,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以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抓手,以推进“四项建设”为契机,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服”措施,抓实抓牢重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有力维护了一方平安,全州公安工作也实现了新跨越。
记者:谈到围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条主线,楚雄州公安机关主要有哪些做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马闻:我们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放在首位。突出打击主业,全面加强打击犯罪新机制建设,以反电诈中心、刑事技术中心、信息中心“三个中心”为支撑,以合成作战“大侦查”格局为依托,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和新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保护人民群众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我们加快了构建计算“一朵云”、信息“一个池”、应用“一张网”的大数据工作格局,努力抢占数据警务和信息警务制高点。面对社会矛盾的新变化,围绕金融、环保、旅游等重点领域,加强风险评估、排查预警、源头防控和应急处置,全力维护彝州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我们确定了“四项建设”攻坚年、公安改革突破年、智慧警务提升年、严打整治加力年、条例规矩落实年、党建工作加强年的总定位,按照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功九成”、四季度“大收官”的硬要求,从严从实从细做好保稳定、护安全、促和谐各项工作,以“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只争朝夕、追赶跨越”的精神状态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7以来,围绕党的党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安保工作,我们相继组织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元旦、春节“平安守护”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和持续开展“平安系列”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在刑侦、治安、经侦、禁毒、国保、交通、消防、监管、林业执法、信息研判、执法质量、公安宣传共12条战线擂响战鼓,向高发案、多发案亮剑、宣战,取得了丰硕战果。自2017年至今,全州共破获刑事案件6882起,破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共查处行政案件26091件;共破获毒品案件254起,缴获毒品363.3余千克;共破经济案件455起,挽回经济损失1555万元;全州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6%,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2017年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综合满意率为云南省第三,其中三个县进入云南省前十位。
防控风险,维护政治大局稳定是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组织开展了严打暴恐活动,坚决堵通道、除隐患。与四川省攀枝花市、凉山州和昆明、玉溪、红河、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建立川滇两省三州市和六州市反恐怖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形成信息共享、联动协作、快速反应的反恐怖警务协作格局。在大力开展《反恐法》宣传“六进”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加强重点领域排查,强化基础源头管控,,进一步推进了行业主体责任落实,坚决铲除暴恐滋生的土壤。圆满完成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昆明商洽会、“火把节”等重大活动安保,确保了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三个度”做强中心城区社会面巡逻防控
记者:这次来楚雄采访,您亲自带队参加夜间巡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能详细介绍一下楚雄公安机关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特点吗?
马闻:楚雄市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突出抓好楚雄市尤其中心城区“主战场”的治安防空体系建设,对推动全州巡逻防控网格化、专业化、精细化建设具有重要示范和引领作用。2017年以来,楚雄州、市公安机关不断创新和优化警务模式,采取三项措施,增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精度、准度,着力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一、优化警力配置,增强巡逻防控“力度”。一是州市联勤联动,增加巡逻密度。全州公安机关“战训合一、轮值轮训”,警力白天训练,夜间全部投入楚雄市中心城区,按照一名熟悉辖区治安情况的市局民警、两名“轮训轮值”民警“1+2”的警力搭配模式,整合州、市警力250余人,组建60个巡逻小分队,开展常态化的夜间巡逻,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巡邏密度。二是领导带头巡值,督促措施落实。在这项工作中,我和州公安局党委成员、十县市公安局长、政委和州局机关民警都定期参与夜间执勤,在发挥好带头作用的同时,督促民警着装携装、执法执勤等纪律的落实,从而逐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三是多层巡逻互补,织密防控网络。根据不同阶段的治安状况,在巡逻小分队开展工作基础上,灵活采取车巡、摩托车巡、自行车巡、警犬巡等方式,与两个反恐单元、六个移动警务亭和街面反扒力量互为补充,分工协作、整体联动的巡逻防控“网格化”格局初步形成。
二、突出问题导向,增强巡逻防控“精度”。一是信息指导勤务,精准确定巡区。楚雄市局信息合成作战中心从发案部位、发案时间、发案类型等方面对中心城区开展治安状况分析,制定联勤巡逻防控图,确定巡逻重点路线和任务,建立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动态布防机制。二是动态指挥调度,情防有效衔接。根据实时接处警情况,依托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点对点就近调度各巡逻小分队调整线路和工作重点、参与警情和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同时对信息查询、增援呼叫需求等进行响应,实现巡逻小分队与派出所值班警力的有效衔接,推动信息与巡防一体运行。三是实时总结点评,边巡边查边改。建立实时总结点评机制,每日巡逻结束后,巡区派出所汇总各分队情况,由带班领导对每日巡逻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点评,有针对性地调整次日巡防重点,不断提升巡逻防控“专业化”水平。
三、完善巡防内容,增强巡逻防控“准度”。一是紧盯工作短板,做精基础工作。除常态化开展街面显性布警巡逻外,按照“十必进、十必查”原则,对巡区内宾馆酒店、网吧、出租房等行业场所和住宿小区、医院、加油站等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进行常态化安全检查,对实名制登记管理、消防设施配备、内部安全防范等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督促巡查,合理运用移动警务终端等设备,广泛采集和智能核查人、车等社会信息,补齐安全监管短板。二是着眼突出问题,做实严打整治。针对危害公众安全的飙车、酒后驾驶等夜间交通突出问题,州、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共同组建“夜鹰”突击队进行专项整治,并联合医疗机构设置强制醒酒室依法约束酒后驾驶违法人员。2017年全市查处酒后驾驶违法案件、行政拘留人数同比大幅增加,城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推进警民联防。将巡逻防控与平安创建相结合,巡逻过程中主动与市民“拉家常”,听取和收集群众对社会治安的“金点子”,同时开展安全防范材料发放、线索有奖举报宣传等工作,引导市民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积极提供违法犯罪线索,搭建警民良性互动的桥梁,推动巡逻防控工作持续向“精细化”迈进。
深化“放管服”释放改革红利
记者:社会面巡逻防控是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群众安全感的一项看似基础却非常重要的公安工作,而增强其力度、精度、准度,无疑让这项工作得到了事半功倍、效率延伸的效果。但评价公安工作的成效,对于大多数群众而言还是能否为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优质服务。在这方面,楚雄公安机关都做了哪些工作?
马闻: “民意引领警务,警务保障民生”是我们立警理念,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如何将公安改革红利加快释放,如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下简称“放管服”)的改革,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最大限度把各项行政服务事项从窗口推到网上、掌上,兑现“预约服务”“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切实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施警务公开和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健全队伍管理、内部管理各项制度,从精神风貌、着装礼仪、待人接物、举止行为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实行服务承诺、弹性工作制、网上预约、网上服务、送证上门等特色服务,坚决杜绝窗口冷、硬、横、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密切联系群众,创新社会管理。州县两级公安局党委班子共挂钩联系企业196家、学校106所,539名民警担任了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设立学校警务室48个、治安岗亭64个,设立医院警务室16个。在农村创新“六微”警务、实行“一村一警一助理”,在城镇做实“警车动起来、警灯闪起来、卡点查起来、民警巡起来”,织密立体化防控网络。三是推出“放管服”新举措,方便群众办事创业。在全面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服务经济社会新举措的基础上,立足全州实际,从户籍、交通、车管、消防、出入境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逐级下放一批行政审批权限,向社会推出九类73项便民服务措施。大力推行“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模式,推行“一颗印章管审批”“最多跑一次”等举措,实现“网上微警局、指尖派出所、掌上户籍室”全覆盖,方便群众办事创业,优化企发展环境。
红袖套工程启动万众保平安
记者:近年来,“朝阳群众”“西城大妈”这样的群防群治力量队伍对公安工作起到了有力地支持与补充作用。据了解,在楚雄州有一个“红袖套”工程,您可以详细地介绍一下这项工作吗?
马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 是楚雄州一贯坚持的方针,楚雄州能够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也得益于此。2017年9月,我们启动万人平安志愿者“红袖套”工程,开展了“喜迎十九大、万众保平安”志愿者主题活动。下发了《在全州开展平安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号召全州各级各部门开展平安志愿服务,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平安楚雄”建设,切实提高全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工作水平。各县市按照“队伍规模化、服务多样化、分布科学化、管理制度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平安志愿服务工作,确保形成网络、规范运行、发挥作用,以良好社会治安环境迎接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州十县市相继在城区中心广场组织开展平安志愿服务工作启动仪式,组建成立了“共青团员平安志愿者支队”“离退休党员平安志愿者支队”等12支专业志愿者队伍。一万名平安志愿者作为第一梯队,参与到各类平安服务活动中来。为规范标志、统一活动,全州统一制定了“喜迎十九大、万众保平安”启动仪式规范和主题背景,统一制作了12支平安志愿者队伍队旗,以及红袖套、红帽、徽章、马甲等外观标志。为深入动员平安志愿者参与当好“宣传员”“信息员”“治安员”“调解员”“帮教员”“报警员”“实名制工作督查员”,我们还为12支平安志愿者队伍授旗,组织开展了巡游宣传和媒体报道。至今年上半年,全州将分级分类建立交通、旅游、教育、住建四个行业和共青团、企事业单位、应急处置三大块志愿者队伍,合计招募五万名平安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平安服务活动。
为充分调动全州广大干部群众主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全州公安机关发现和打击刑事犯罪的能力水平,楚雄州公安机关在州、县(市)刑侦部门成立了刑事犯罪线索有奖举报中心和分中心,制定出台了《楚雄州公安局刑事犯罪线索有奖举报暂行办法》,设置奖励经费100万元,按照“每案必查、破案必奖、大案大奖、小案小奖”的原则,对提供线索发现犯罪和侦破案件的群众予以奖励。每条线索奖励500元至五万元,并严格为举报人保密。州、县两级公安机关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在微信公众号设置有奖举报界面,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大力开展刑事犯罪线索有奖举报宣传。工作开展以来,共开展有奖举报宣传活动172场,印发宣传材料十万余份。全州公安机关共接到举报线索169条,其中有效线索116条,直接破获刑事案件52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7名,侦破刑事案件98起,查获治安案107件,兑现举报人奖金12万余元。
以文化唱响公安主旋律
记者:近年来楚雄公安文化建设的成果,可以说是有目共睹。不仅仅是在云南公安系统,在全国公安系统也是名声在外,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马闻:近年来,我局牢固树立“先进文化也是警力,也是战斗力”的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崇文尚武、忠诚智勇的彝州警队,全州公安文化建设和公安业务工作齐头并进、硕果累累。
一、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公安文化建设“有保障”。
我们始终坚持把公安文化建设纳入公安工作总体规划,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我亲自负责的公安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楚雄州公安文化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和活动方案,将文化建设纳入队伍建设绩效考核,每年确定一批重点项目,逐项推动落实。省厅政治部、省公安文联多次来楚指导,助推楚雄公安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二是强化人才培养。在州局和各县(市)局成立11个公安文联组织,发展会员2000余人,建立300余人的公安文化人才库。全州培养国家级协会会员两人,省级协会会员37人,州级协会会员53人,涌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化人才。三是强化经费投入。州县两级共投入公安文化建设经费500余万元,新建了一批文体场所,购置了一批文体设备,开展了一系列文体活动,丰富了民警的精神家园。
二、抓硬件、建阵地,公安文化建设“有舞台”。
我们新建了500平方米的警史馆,收集藏品3000余件,分十三个展区,完美展示了楚雄公安新中國成立以来的光辉历史。新建的400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达六万余册,与州图书馆、新知图书城签订合作协议,定期新增、更换藏书,开辟电子阅览等功能。新建了警官影院、健身房、医务室等一批功能区,新建了11个楼层各具警种特色的文化走廊,新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花园、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等,供民警学习交流、展示才艺,被广大民警称为“暖心工程”。机关作表率,基层树形象。十县(市)公安局相继建成了荣誉室、图书馆等警营文化功能区。各基层所队按照“一所一文化”“一队一特色”建设文化走廊,把民警笑脸照片上墙、格言警句上墙、工作业绩上墙、形象风采上墙,营造了“心想到哪里,步迈到哪里,精彩展现在哪里”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丰富载体,活跃形式,公安文化建设“有活力”。
一是“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比赛”常态化。组织开展了“金盾杯”系列体育比赛,“警营金话筒”“警营好声音”大赛、民警集体婚礼、“忠诚颂”文艺汇演等系列文化活动,深受民警欢迎。组建了文学、书画摄影、户外运动等兴趣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二是活跃公安文化表现形式。推出了有奖举报动漫、《回家的路》等微视作品,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三是公安文化融入教育训练。每月一期的全警“轮训轮值、战训合一”大轮训,开展“五个一”活动,提升了教育训练的人文精神。四是公安文化外延得到拓展。组织开展“警嫂警娃进警营”、民意广场警营开放日、校园安全周等系列活动,邀请警纪警风监督员参加互动,全方位展示了楚雄公安的崭新风貌。
四、悉心培育,创造精品,公安文化建设“树品牌”。
我们聘请了五位专家为文化顾问,为繁荣公安文艺创作打造文化平台。一是发扬传统文化平台优势。创办的《楚雄公安》《威楚警苑》《哀牢山文艺》等杂志、电视栏目《彝州警方》、广播节目《警方在线》,深受社会各界好评。二是拓展新媒体文化平台。州、县公安网主页,警务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均开设“警察文苑”等文化专栏,为热爱文艺创作的民警搭建了展示平台。三是注重品牌打造收获精品。汇编了公安民警文学作品集《文耀彝警》、书画摄影集《魅力彝州 ·威楚警韵》、新闻稿集《记者眼中的楚雄公安》,创作了《楚雄警队之歌》,拍摄了原创微电影《老枪》,并在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征集展示活动中获得二等奖,第二届平安中国微电影微视频比赛中获得优秀奖,在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上获得“金海棠”奖,公安文化建设结硕果。2017年6月20日,云南省公安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楚雄召开,楚雄公安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先后接待省内外120余批5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同年12月,全国公安文化建设现场会在福州市召开,楚雄州公安局文化建设经验在会上作了交流,并被确定为全国基层公安文化工作示范点,是云南省唯一的一家。
我们始终认为,公安文化是公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是公安民警寻求归属的精神家园。伴随着公安文化的蓬勃发展,全州公安工作跨越发展势头更加强劲。2017年,楚雄州公安局被评定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连续16年被州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近三年共有16个集体、100余名民警因文化建设成绩突出被记功嘉奖。
“我的警营,我的家”爱警措施出实招
记者:在参观楚雄州公安局时,新建的警官影院、健身房、医务室等一批功能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甚至还建立了药店。这些硬件设施的建立,为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马闻:你所看到的这些仅仅是我们从优待警工作的一个方面,我们还精心研究出台36条爱警措施,以保障民警权益,拓展精神文明建设内涵。成立了州县两级民警维权委员会,聘请30名律师为法律顾问,保护民警大胆执法、依法办案的积极性,解除民警后顾之忧;在公安部统保和全省升级增值保的基础上,叠加购买全州民警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保险、女民警安康保险,强化职业保障。通过民警捐资、社会筹资的方式建立民警救助基金,对因公牺牲、因公负伤、身患重病及困难民警实施经济援助,共筹集救助金120余万元,已发放25万余元,救助170人。确定每年5月20日为“爱警日”,5月第三周为民警身心健康关爱周,每年组织民警职工、离退休人员体检,邀请专家开展健康讲座;加强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建立集体生日制度,立功受奖送到家;启动民警夫妻“团圆计划”,解决民警实际困难;建立民警子女上大学、参军入伍奖励机制。全面推广“拜师学艺”“师徒结对”“业务结对”,通过传帮带树立行业文明风范,促使青年民警快速成长成才。与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刑警学院、浙江警察学院等高校合作,三年来共举办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12批814人次,为民警搭建开眼界、启心智、长才干的平台。为700余名退休民警颁发“忠诚”从警荣誉章;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八项制度,定期走访慰问、听取意见建议,组织生日送祝福,积极引导老干部发挥余热,2017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一系列爱警措施的实行,有效提升了公安队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全警大轮训 吹响永不停歇的集结号
记者:据我了解,楚雄公安还开展了“稳中求进”全警大轮训,为青年民警的快速成长成才培育搭建了“走出去”的平台。请您也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马闻:是的。自2017年以来,我局启动全警“轮训轮值、战训合一”大轮训,全州55岁以下男民警、50岁以下女民警,按每批160~200人的规模,到警察培训学校驻训30天。课程设置理论课占20%,警务实战课占80%。目前,全州已培训民警13期2109人。期间,西双版纳州公安局派出三期59名民警参与我州培训班训练,促进了两地警务合作交流。每期培训班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次队列会操、一场专题党课、一场演讲比赛、一场文艺晚会、一次反恐演练。培训班管理严谨规范、张弛有度。学员作为全州应急处突备勤力量,参与处置各类突发性案(事)件、执行重大安保任务。学员白天完成学习培训任务,晚上身着“小黄衣”分赴楚雄城区四个派出所开展武装巡逻,开展行业场所“十必进十必查”,整治“黄赌毒”等治安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街面见警力,强化了社会面防控。学员共破获刑事案件18件,查获行政案件965件,163人受到嘉奖,518人被评为优秀学员。
两项制度为民警执法保驾
记者:民警维权是公安机关的老话题,为此,你局建立了专门的民警维权委员会,聘请了法律顾问。除此之外,我们了解到,你局为保障民警大胆执法、依法办案的积极性,还做了一系列非常有意义的相关工作,您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马闻:为积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2016年以来,我局推出了“我办案,我负责”的主办侦查员出庭应诉制度,要求每一起案件的主办侦查员都要上到法庭,面向控辩双方、面向法官,详细阐述每一个证据取证的过程,以及每一个证据链条的形成过程,让涉及案件的各方都明了公安机关办理案件的过程,以此提升全州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水平。2017年以来,我们在此基础上对侦查人员作证范围和程序、作证保护、拒絕作证的法律责任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制定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程序规则,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公、检、法协调机制,以保障侦查人员能够顺利出庭作证。为确保制度的顺利施行,全州共开展主办侦查员出庭参加诉讼培训247期9000余人次,组织民警观摩学习庭审966次4700余人次,刑事案件主办侦查员出庭作证285起322人。该项制度推行以来,我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数同比下降15.4%。在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排除非法证据、提升案件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彰显了公平正义,维护了司法权威,受到中央电视台、《半月谈》《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依法治国的工作部署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深入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检察机关对公安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的监督,2016年12月12日,我们在楚雄市公安局东城派出所举行派出所派驻检察官启动仪式,在全省率先推行派出所派驻检察官制度。目前,全州12个城区公安派出所全部设立了检察官工作室,为驻所检察官配备了办公设备,实现了检察官派驻工作的实体化运行。一年来,全州派出所驻所检察官提醒及时立案145件,参与案件指导研究685件,驻所检察官机制运行顺畅,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是楚雄州公安机关实行主办侦查员出庭参加诉讼制度后,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机制的建立对提高全州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质量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提升司法机关执法公信力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记者:经过您的介绍,无论是“我办案,我负责”的主办侦查员出庭应诉制度,还是推行派出所派驻检察官制度,归根结底都是一把双刃剑。
马闻:是这样的。这也是楚雄公安机关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要求的积极尝试。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把恪守公安法治精神、规范执法行为当做每一名民警职业生涯的终身遵循。而这也是要求每一名民警严格执法、自律自校的同时,通过把公平正义贯彻到公安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通过每一起案件的办理,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正义的力量。
警航:鹰击长空为民护航
记者:2017年,你局建立了警务航空大队,这对于不发达的地级市公安机关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大手笔。那么,建立之初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
马闻:楚雄州地处滇中腹地,是通往南亚的交通枢纽地带,民族文化繁荣。近年来,随着楚雄州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增多、经济水平大幅提升,各种大型展览、会议、外事活动、大型盛会日益增多。同时,自然灾害的频发、反恐、禁毒和应急救援等任务的日益繁重,开展警务航空建设已成为楚雄公安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深入考察、分析和积极筹备,2016年12月,楚雄州人民政府、州公安局与云南一家通航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租用了一架R-66型直升机及机组,配合地面警务分队共同组成楚雄州公安局警务航空大队,积极履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应急处突、抢险救援和重大安全保卫等工作任务。该举措开辟了新的警务模式和机制,开创了楚雄州警企联合执勤的先河,意义深远。直升机作为新型装备在我州公安机关配备使用,十县市均建立了直升机起降点,实现一小时州内全覆盖,为我州公安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无论何时何地,警务航空大队将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场,形成强大的空中震慑力量,有效配合地面协同作战,在巡逻搜索、运送警力、追捕嫌疑人、缉私禁毒、反恐防暴、抢险救灾、交通疏导、消防救援和社会服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楚雄州公安局警航大队直升机分队、无人机分队攻坚克难、努力训练,首次进行超远距离空中侦察和巡逻,确保全方位通信联络及实时图传顺畅,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巡逻模式和警务工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警务航空大队的成立标志着我州“天上有飞机、地上有警车、水上有快艇”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形成,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水平进一步提升,彝州公安如虎添翼,打得更准、防得更严、服务更全,必将为全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记者: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对新时代公安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楚雄公安机关将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和使命?
马闻: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公安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楚雄彝州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在奋力开启楚雄彝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新时代公安工作发展新的要求,着眼于新时代楚雄州公安工作的新目标、新作为,科学谋划楚雄州公安工作跨越发展的“四梁八柱”,在一手抓当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一手抓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上,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建设“中国彝乡 ·滇中翡翠 ·红火楚雄”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努力谱写新时代彝州公安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