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8-09-10 04:05张红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偏瘫脑卒中护理干预

张红色

[摘要]脑卒中为临床常见一类疾病以及多发病,现临床病死率、死亡率均列为我国各项疾病首位。在美国,脑卒中已成为人类死亡第三大致病疾病,第一致残因素。偏瘫是由脑部疾病如脑卒中引起,临床主要变现为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综合征。康复科护理人员利用大脑同侧支配理论、大脑两半球之间存在关系理论、神经再生以及大脑可塑性理论,并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起着重要临床作用,促使患者参与肢体功能恢复,最大程度降低致残率,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康复

脑卒中为临床一类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临床致死率、致残率较高,我国全球发病率约为140/10万~200/10万人[1-2]。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人群数量为200万,约有150万死于脑卒中,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会伴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偏瘫为一类常见后遗症。该病后期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为家庭带来严重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现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脑卒中发病率处于直线上升趋势,会引发一系类社会问题。为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大量研究者对脑卒中康复护理加以探讨,但目前对康复护理具体操作程序以及康复护理效果评判无量化标准[3-4]。本文就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康复效果进行以下综述,具体如下。

1 脑卒中偏瘫患者概述

中医将偏瘫定义为机体内出现气血内虚情况下同时伴有忧思恼怒、劳倦内伤等诸多诱因下,引起患者机体出现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最后直冲上脑,导致脑溢血或脑脉痹阻。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昏倒、半身不遂以及口舌歪斜等症状[5-6]。同时,该类人群会伴有不同程度运动功能、语言功能以及神经功能障碍,不但会影响到老年患者生存质量水平,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会影响到社会和谐发展因素。因此,予以该类患者护理措施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2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机制的研究

当脑卒中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在疾病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神经功能有一定恢复。主要是由于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大脑水肿、血肿状况有所改善,减少对神经压迫,有效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7-8]。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加强对该类患者康复治疗,并重新构建侧支循环,能重新将患者周围病灶组织重建以及代偿,重新塑造脑部组织。通常状况下,患者自身功能代偿未闭并非自主恢复,而是通过康复训练以及护理促进机体代偿活动,因此,加强护理措施干预,促进神经功能代偿,能提高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运动功能。当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过后,进一步开展肢体运动,如牵拉、屈伸等,进一步提高患者肢体承受能力。

3 早期康复训练介入的时间

现临床上对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介入治疗时间尚无统一标准。临床大量研究显示,当患者出现脑卒后3个月左右脑部组织恢复最快,因此,应及早予以康复训练。一般认为,方患者发病初期至发病后3个月内康复被称之为早期康复。WHO推荐康复时间为:基本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相关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h后为开始。日本有学者研究证实,当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病情稳定状况下,2周实施坐位训练,3周实施立位训练。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应在当天或缺血性脑卒中时间窗(<24h)予以超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甚至可予以患者强度较大康复训练。

4 护理措施干预

4.1 心理护理 由于脑卒中发病速度较快,因此短时间内发病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发病过后卧床不起、偏瘫不能动,同时伴有失语状况。此段时间需要护理人员以及家人照顾,害怕残疾事件发生,后期生活不能自理,为家人生活带来不便利同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诱发患者出现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易激动等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绪,并加以疏导,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康复信心。护理人员加强对该类患者相关知识介绍,做好心理评估,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讲解日后锻炼主要内容激发患者树立新的生活目标,有利于提高患者主动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在患者住院期间时,加强与患者之间交流沟通,并针对性予以鼓励疏导,通过对患者康复支持,保证患者以乐观、积极心态对面对医务人员康复护理,提高临床康复效果。

4.2 生活护理 加强对患者血运情况以及皮肤情况护理,保证患者基本血流流通。同时,定时予以患者翻身拍背护理,以确保患者同一位置避免长期受压,保证患者身体基本干净以及干燥,定时对床单、被套更换,确保患者使用衣物干净清洁。由于该类患者大多数肢体不便,因此防止出现坠床危险,护理人员保证病室光线充足,确保地面清洁干燥。同时,卫生间内应装置防滑装置,如地面有水,应当禁止患者下床活动,同时在床边装设护栏,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能够够到方位,以便于患者及时呼叫护理人员。

4.3 康复护理 临床上综合运动疗法是属于现临床上肢体康复中应用最为广泛方式。其中以运动疗法为主要运动方式,能对异常运动模式进行抑制,对肢体正常关节活动度加以维持训练,体位变换训练,搭桥训练,上下肢随意运动实施易化训练,能有效缓解肢体产生痉挛提高稳定性训练。下肢痉挛抑制训练,作为平衡训练,坐位上肢分离运动的诱法训练等。每日训练次数根据患者病情状况而定,一般1次/d,每次维持30-45min。

4.4 综合性康复护理 康复训练:1.床上翻身训练:应当在医师与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健侧翻身,能促进患者自身生活能力,有效控制患者上下肢随意运动以及控制能力。2.双手插握:予以患者仰卧,并双手交叉紧握,让患者上肢处于上伸展,保持肩部關节活动度,改善感知知觉。3.桥式运动:予以患者仰卧,维持双手插握姿势,足部踏至床,双腿趋于屈曲,臀部位置抬起,培训控制患者盆骨控制能力,有效缓解躯干以及下肢痉挛。4.床上转移: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健侧逐渐向下肢位置带动患肢上抬,并让双侧下肢缓慢移动,最后维持肩部、臀部位置移动,促进上下肢分离运动,有效控制下肢痉挛,为后期站立行走打下坚实基础。5.坐位训练:当病情维持1-3周时应予以患者站立训练,为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发生,首次实施坐位训练时,不易取过高坐位,应维持在40~450左右,将床头摇高,并小角度予以300~800训练,逐渐由床铺过渡至轮椅,同时予以患者电刺激、针灸、推拿等刺激,一般情况下4周即可达到站立。7.步行训练:当患者长期卧床时会引起废用综合征,因此,训练过程不可操之过急,需要以患者病情和耐受能力进行,必要时予以患者相应辅助工具。

5.小结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属于一个长期渐进过程,对该类患者护理措施干预应长期、全面、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一生理一功能最大程度恢复,有效降低临床致残率,为患者回归家庭以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郁芬,李铮,施娟等,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康复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6):2864-2867.

[2]任晓露.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2):35-36.

[3]陈晋,陈少敏,蔡晓调等.针药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0):354-355.

[4]彭汉玲.应用自制枕摆放良肢位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8):875-876.

[5]徐淑伟,于美.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38-40.

[6]莫汝梅,包福德.定期访视配合家庭病床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140-142.

[7]钱雪,何俊,谈雪梅等.精准化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1):107-109.

[8]张铭.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12(13):19-21.

猜你喜欢
偏瘫脑卒中护理干预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漫画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