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春?邓敏杰?唐丽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动了传统教学的巨大变革。微课作为一种能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以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为例,对参赛教师和参赛作品做深入分析,探讨江苏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从强化教师培训、促进教赛融合、规范组织评审三个方面给予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我省乃至全国高校微课建设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关键词:高校;微课;比赛;教师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8)05-0001-08
課(Micro-lesson),是特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为目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动画等形式记录或展示教师围绕某个(某些)知识点(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因其简短有效、形式多样、能自主学习和移动学习,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精神,推进高校教师资源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江苏省教育厅于2017年11月启动了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并于2018年3月进行了评审。这是教育厅第一次举办面向本科、高职、继续教育全领域的微课教学比赛,参赛作品共2487项,其中本科组1341项、高职组575项、继教组571项,有效地推动了全省高校微课的建设。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推广成果,促进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笔者对此次比赛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索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期为高校微课制作与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一、参赛教师分析
参加本次比赛的教师共4232人,其中本科组1939人,高职组1215人,继教本科组341人,继教高职组737人,每项作品参赛教师可以有1—3人。
(一)参赛教师的年龄分析
参赛教师的年龄范围为22—62岁,主要分布在30—40岁之间,其中32—37岁的参赛教师数量最多,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中青年教师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初期,参赛积极性比较高,尤其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对自身的专业成长较为重视,这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相吻合。
(二)教师性别及获奖情况分析
在参加本次比赛的主讲教师(作品第一作者)中,剔除一条性别空白数据,共有2486条有效数据信息。其中,男教师900人,占总人数的36.20%;女教师1586人,占总人数的63.80%。在获奖的教师中,男教师513人,占获奖总人数的34.02%;女教师995人,占获奖总人数的65.98%,如图2所示。
对男女教师的性别及获奖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如表1和表2所示。经计算卡方χ2(0.05,3)=9.237大于临界卡方χ2(0.05,3)=7.815,P(0.026)小于α(0.05),即参赛教师的性别对获奖结果有影响。其中,女教师在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数量上高于期望值,男教师在一等奖的获取数量上高于期望值。这可能也与参赛的女教师较多、男教师在技术手段的使用及表现上具有些许优势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三)教师职称及获奖情况分析
在参赛教师的职称信息中,剔除数据空白项16条,剩余2471条有效数据,其中初级职称教师210人,占总人数的8.50%;中级职称1447人,占总人数的58.56%;高级职称814人,占总人数的32.94%。在获奖的1497名教师中,初级职称119人,占总获奖教师的7.95%;中级职称872人,占总获奖教师的58.25%;高级职称506人,占总获奖教师的33.80%,如图3所示。
关于参赛教师的职称与获奖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如表3和表4所示。经计算卡方χ2(0.05,6)=7.587小于临界卡方χ2(0.05,6)=12.592,P(0.270)大于α(0.05),也即参赛教师职称和获奖结果之间是独立的,教师职称对获奖结果没有影响。因此可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并没有一定的优势,而刚入职或入职不久的新教师也不一定是弱势,只要能精心教学设计、用心开发制作,就会取得好成绩。近年来,由于重视对职前师范生及职后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这也是本次比赛中新教师表现突出的原因之一。
(四)团队人数及获奖情况分析
本次比赛中单独参赛的有1477个,两人组队参赛的有275个,三人组队参赛的有735个,近60%的作品都是独立作者。但对团队成员数量与获奖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如表5和表6所示。结果显示,卡方χ2(0.05,6)=26.386大于临界卡方χ2(0.05,6)=12.592,P(0.000)小于α(0.05),即团队有三个成员的作品在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上的获奖结果均高于期望值。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团队的力量还是比较大的,在比赛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建议教师们要相互协作,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二、参赛作品分析
(一)地区分布分析
参赛的作品分别来自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其中各地级市的作品总数、获一等奖的数量及获一等奖的比例统计分布,如表7所示。由于南京市的高校数最多,因而作品总数也最多;其次是苏州市、徐州市、常州市、无锡市;宿迁市和连云港市申报的作品数量较少。而获一等奖的比例最高的是泰州市,达到12.16%,南京市11.71%位于其次,之后是连云港市11.63%、徐州市10.53%等。由此可见,各市的学校数量不同、教师参赛积极性不同、作品质量不同,因此申报作品的数量与获得一等奖的数目并不具备正相关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次比赛的公平公正性。
(二)所属学科分析
本次比赛各个学科参赛作品分布不均。本科组参赛作品所属学科前五位是工学、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继续教育本科组参赛作品所属学科前五位是工学、医学、管理学、理学、文学。其中工学最多,分别达到33.11%和27.49%,而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则最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科组和继续教育本科组的教育学学科参赛作品比例均偏低,分别为4.40%和3.32%。可见微课作为“位微不卑”方便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资源,显然并没有在教育学科中引起足够重视,如图4所示。高职和继续教育高职组作品的学科分布中,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公共课程、教育与体育大类、文化艺术大类学科的参赛作品较多,如图5所示。综合所有参赛作品看,理工科多,文史类较少。
(三)作品时长分析
微课是短小精悍的教学资源,一般时长建议为5—10分钟。在此次参赛的作品中,本科组作品以10—11分钟阶段的最多,高职组作品以8—9分钟最多,继续教育组作品以9—10分钟最多。整体可见本科组的作品普遍时间偏长,高职组和继续教育组的作品较短,这与本科主要是陈述性、理论性知识为主,而高职与继续教育以应用型、实训性内容为主有关,如图6所示。
(四)作品内容分析
微课体现了教师针对特定教学任务,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并将教学的过程制作成为学习资源的能力。微课体现的是以学生认知学习和知识建构为主线的全新的教学设计和资源建设,是自主学习、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的实际应用。笔者对参赛的2487个微课作品从微课类型、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三个类目进行独立分析,并将微课类型分为讲授型、答疑型、实验型、讨论型、其他五个子类目,将教学资源分为多媒体素材、课件、软件工具、教学平台、仪器设备和混合共六个子类目,将教学模式分为讲授演示模式、讨论模式、合作学习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五类,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讲授型的微课所占比例最高,为93.76%,而答疑型、实验型、讨论型、其他型微课所占比例非常少。虽然参赛学科之间的差异较大,但是不论是本科教师、高职教师还是继续教育的教师都偏向选择讲授型的知识点作为微课的主题。在本次比赛中大部分作品主要采用了课件资源,占总体资源的55.58%,而软件工具、仪器设备和教学平台的使用较少,高校教师在制作微课时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资源与手段还比较单一。另外,采用讲授演示教学模式的微课占总体微课的93.03%,案例教学模式占5.56%,讨论模式占0.85%,合作学习模式占0.36%,自主探究模式仅仅占0.20%。可见教师仍然喜欢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没有充分体现以学为主、以生为本的理念。
(五)作品技术分析
笔者对本次参赛的微课作品按照录像、动画、录屏、混合及其他共五种表现形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8所示。本次比赛中采用最多的表现方式是混合式,也即混合使用了录像、动画或者录屏等多种技术手段,占作品总数的43.70%;其次是录屏形式,占34.75%;之后依次是录像形式19.09%、动画形式2.42%及其他0.04%。大多数的作品进行了后期加工,并符合了多通道原则,尽量多地使用多种形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作品全程采用直接录播满屏文字的PPT或者简易的教师及白板的画面。
三、评审组织与实施
(一)比赛流程设计
本次比赛活动分为报名申请、学校推荐、作品提交、作品审核、专家评审、复核评审、作品公示等环节。首先,参赛教师需根据课程大纲、教学要求及比赛要求等内容进行设计与制作微课,学校根据推荐名额进行校内选拔与推荐,作品提交后由评审工作小组进行初步审核,再实施评审及复核评审。
(二)初审及分组设计
为了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此次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除参赛报名表之外,赛事作品提交的视频、演示文稿、教学设计(教案)等参赛资料的任何地方不得出现院校和教师的信息。参赛作品提交之后,由工作小组根据学校提交的盖章版纸质申报材料,结合电子版汇总表,对平台上提交的作品数据进行多次核查,对作品的名称、团队成员、时长等详细信息进行核实,并将文件名称统一另行编码,以便于匿名评审。根据学科分类,将作品共分为42个学科组,其中本科22个组、高职10个组、继续教育10个组。
(三)专家评审及复审
专家评审采用专家集中观看作品、独立评审打分的方式。评审专家都是从各校推荐的专家库中抽取的知名教育学专家、学科专家、技术专家,本科组110个专家来自54所本科院校,高职组50个专家来自49所高校,继续教育组50个专家来自48所高校,加上40多位工作人员,共分了42个学科组进行评审。专家们评审前都进行了专门培训,学习评审标准,掌握微课评审方法,要求在评审中对每一件作品认真观看,认真评审,对每一位参赛选手负责。在评审过程中所有专家手机上交,所有作品匿名评审,专家独立打分,不评议、不讨论、不推荐,不为作品说好话,也不传递信息,不搞学校平衡,只关注作品质量,直到评审完成才取回手机。为了保证比赛作品能够体现江苏省整体设计与制作水平,教育厅又组织了微课专家对所有一等奖作品进行了复核评审。
评审结束后,通过纸质反馈的形式,收集专家对本次微課教学比赛的相关意见与建议。专家们在反馈意见中表示这次评审质量高、组织严、作品好,整个比赛活动程序规范、过程严格、评审仔细、审核准确,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丰富生成性课程资源,对促进全省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形成的“匿名参赛、库选评委、回避评审、全程监督”的省级竞赛机制为微课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省市的微课建设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四、专家意见分析
评审结束后对来自不同高校的210名专家就比赛组织与参赛作品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到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
首先,关于评审组织方面,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匿名评审较为公平公正,活动组织严密规范,服务细致周到。由于评审之前对专家们进行了培训和指导,统一了评分标准,确保了比赛的统一尺度。许多专家建议这种匿名评审的方式尽快在其他的项目评审中推广应用。此外,还有专家建议在评审之前先播放一些往年的优秀案例,供专家们参考及把握评审尺度。
其次,关于作品内容方面,专家认为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未能真正理解微课的内涵和特征,呈现出选题过大或过小、重难点不突出、时间较长、教学设计不完善、规范性不强、教师语言与形象还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这些其实也体现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缺乏精心的教学设计、不注重过程与细节,今后应强化对高校教师的引导,促进其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
从作品制作角度来看,许多微课采用了动画等形式,但动画与教学内容之间却缺乏较强的关联性和统一性,许多微课中的技术与资源是为了用而用,并没有体现充分与合理性。而且许多视频画面不够清晰、背景音乐太嘈杂、画面干扰太多,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从作品时长角度来看,大部分的作品时长恰当,完整地表现了教学内容。但也有许多作品过长,有的超过了15分钟,作品不精练,教学设计不优化,案例不经典,表达不准确。因此,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重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显得更为重要。
最后,评审专家们还对加强对参赛教师及制作团队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微课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和提升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展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议,并希望微课比赛要成为常规活动,每年举办,比赛产生的优秀作品要实现共享,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
五、启示与对策
微课是符合信息时代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新教学资源,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发展、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通过微课比赛,正确理解认识微课的内涵与作用,提高设计开发微课的能力,加大微课教学的应用;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信息化教学设计,学会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
(一)强化教师培训,提升微课设计水平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其定位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其中人才培养为现代大学职能的核心。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高校教师利用微课辅助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微课比赛本着“以赛促能”的宗旨,让教师在参赛中锻炼教学设计能力和微课制作能力。但是从比赛结果看,微课质量仍然参差不齐,高校教师仍亟须提升微课制作水平。
1.改进微课教学设计,真正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微课是给学习者使用的教学资源,微小而“位不卑”,虽然时间短,但仍然需要完整的教学环节,需要预先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教师从确定主题开始就需要考虑授课方法、授课策略、内容讲解、导入总结等环节的设计,要加强内容与形式的整合。微课要有准确引人的标题、特色恰当的内容、创新为学的设计、充分合理的技术、精湛怡人的讲授、目标达成的效果和灵活多样的应用。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因而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2]高校的微课教学对象是大学生,但是有许多微课对象低龄化、制作卡通化、内容简单化,没有真正针对学习对象来进行设计,没有突出重点、难点的解决,甚至有些微课过于注重表演,不适合学习。因此,要强化教师选题恰当意识和对微课教学的系统设计,要聚焦问题,不可“小题大做”或者“大题小做”,要重难点突出,发挥微课的真正价值。
2.提升微课制作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微课的展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在微课教学比赛中,大部分作品是综合应用了录屏、录像、动画等形式。但是对于一些实际操作类的内容,有时动画的形式并没有实际操作演示更直观,而且过于酷炫的动画及后期合成特效并没有触及真正的知识点,也没有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类似的制作问题还表现在PPT内容陈旧排版混乱、背景音乐过于嘈杂干扰授课、过于注重微课的外在形式而忽略内涵、教师简单呆板朗读提示,甚至仍有部分作品全程采用直接录播满屏文字的PPT等。微课的三大核心环节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包装展现。所以,教学设计是核心,教学过程是基础,包装展现是保障。微课体现的是以学生认知学习和知识建构为主线的全新的教学设计和资源建设,是自主学习、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的实际应用。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要重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要研究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传递知识。因此,急需提高教师对微课内涵的理解,提升教师PPT、多媒体资源的获取及处理技能,防止过度包装、喧宾夺主、削弱主题。
(二)促进教赛融合,突显课堂应用效果
1.加强微课教学应用,促进微课与教学有效融合
微课教学比赛举办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微课设计与应用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但从本次比赛的参赛教师的年龄、职称和学科分布情况来看,并没有引起全体教师的高度关注,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还比较少。参赛作品的选题相近情况非常多、形式也大同小异,许多作品重知识讲授,轻启发引导,重开发技术,轻学生体验[3],而真正体现教学水平、针对学生需求、善于解决问题、有效达成教学效果的微课还是比较少。因此,要增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意识,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完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搭建师生交流、互动和研讨的互动平台,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的改革,促进微课与教学的有效深度融合。
2.常態开展微课比赛,推进微课建设长效发展
微课教学比赛,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现的渠道和交流的平台。微课适于移动学习,易于在网上传播,可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观摩学习提供较好的帮助。微课教学比赛的常态化,可以营造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受用”的比赛格局和氛围,以微课比赛推动教学改革、以微课教学强化比赛应用。通过比赛,可以引导教师通过制作微课交流教学理念、阐述教学特色、展现教学技能、掌握制作技术、分享教学成果、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比赛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比赛作品分析结果提示我们在今后要对青年教师多加鼓励,加强教师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4],优秀的微课作品可以成为资源库建设、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程等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微课共享平台,可以很好地推动省域内外优质微课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共享。
(三)规范组织评审,推进高校微课建设
1.继续规范评审程序和办法,保证公平公正
公平的评审组织才会遴选出质量较好的作品,也才能激发高校教师回归到对微课质量本身的关注。此次评审通过采用专家库抽调专家及匿名评审的方式评审,流程规范,评审公正。在评审之前,组委会还对评审专家进行了专门培训,对微课的内涵及特征做了必要介绍,提供了微课评审的案例与指标,保障了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做出准确的评判。但是每个学科组的专家在评审时,仍然很难保证同组专家相互之间互不影响,而且各个学科组之间仍然会存在评判标准的差异。因此,今后的评审中可以采用让专家独立观看作品、独立评审、独立提交评审结果,并采取交叉复评的方法,进一步减少因分组造成的误差,减少组内专家之间交流的影响,进一步保证评审质量和水平。
2.继续强化校级评选机制,保证微课质量
教师参与到微课的设计、开发及应用中,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激发教师探索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组织比赛的目的是让更多的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改革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校级的比赛是全面推进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对教师参与微课建设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提前培育,有效引导,要有具体落地的实施路径。要大力开展相关的培训,让教师们迅速掌握微课制作的方法与技术,并真正应用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张一春.精彩教学,从微课开始[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02):52-54.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3]蒋立兵,万力勇,陈佑清.面向用户体验的微课设计框架构建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2):122-128.
[4]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9-22.
Micro-lesson Helps Teaching Reform, Competition Improves Teachers Ability
—Analyses and Implications of Micro-lesson Teaching Competition Held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ZHANG Yichun,DENG Minjie,TANG L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China 210097)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spurred tremendous change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resource that can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 and cultivat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micro-lesson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aking the 2017 college micro-lesson competition held by the Jiangsu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s an example,we conduct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teach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petition and their micro-lessons.Besides,we discuss and explore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micro-lesson construction at univers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Finally,we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lessons and the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of teachers in Jiangsu Province or even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Firstly,teacher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secondly,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competition should be promoted;and thirdly,organiz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completion should be formalized.
Key words: colleges;micro-lesson;competition;teacher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