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辉辉 刘稳风
摘 要: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组织,不管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的人数、服务的范围与效果还是志愿服务组织的规模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组织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立足新时代的大背景,基于上海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运行现状的实证调研,提出上海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长效机制构建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7-0135-03
Abstract: In volunteer service and volunteer service organiz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whether the number of students volunteering, the scope of service or the scale of volunteer service organization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during the last twenty years. However,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 service and organization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and organizations in Shanghai Universit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the realistic approach to construct the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and organizations in Shanghai University.
Keywords: the new era;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the long-term mechanism
高校志愿服务作为我国志愿服务的主体,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参与的人数,还是服务的范围与效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高校志愿服务以较强的组织性、广泛的参与性和鲜明的教育性更是受到广大大学生、各高校和社会的欢迎和支持,已成燎原之势席卷全国。但是,在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组织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面临诸多困难。
笔者以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为调查研究对象,立足新时代的大背景,通过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状况和志愿服务组织运行状况的问卷调研、个别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进一步了解把握上海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藉此提出上海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长效机制构建的现实路径。
一、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一个组织能够正常有序长期运转的基本保证,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良好的组织文化更是构建上海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长效机制的前提。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要有明確的发展目标、科学的组织结构、规范的管理制度与合理的人员配备。
一是上海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要有三个层次的目标。在社会目标层次上,要能有力地辅助政府、企业满足部分社会需求;在组织目标层次上,要能够保证志愿服务组织长期正常有序运转;在个人目标层次上,要能够助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二是要根据组织目标和规模大小,建立起科学的组织架构,包括纵向的管理层次和横向的管理部门。三是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外部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其中,外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创建与审批、章程和组织机构、变更与注销登记、活动指导与监管、考评与奖惩等方面;内部管理制度除了具有一般组织应有的制度外,还应该有志愿者手册,里面注明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权利、义务、具体的工作职责、所要遵循的规章制度等。四是要有合理的人员配备,根据志愿服务组织规模大小和特点合理配备管理人员,做到人岗匹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人员自上而下、由外到内主要由:秘书长或指导老师、组织的管理者(主要是各级学生干部)、组织的协调者(主要是组织内的社员、干事)、广大的活动志愿者等构成。
(二)培育志愿精神,强化志愿文化建设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奉行的行为准则和标尺,更是人类文明先进的价值理念。志愿文化则是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其中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志愿者的文化,也包括作为实践方式的志愿服务文化,还包括社会对志愿者及其服务理念、行为规范、服务品质、志愿精神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形成整个社会已达成共识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现象。”[1]
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性和统一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志愿服务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有效载体,将“形而上”的核心价值观和“形而下”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融合,弥合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普通大众的情感共鸣和自觉追求。
培育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强化志愿文化建设是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长效机制的有力举措。通过培育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广大大学生志愿者始终秉承“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理念,从深层次明确自身定位,认清志愿服务价值,促进大学生志愿者进一步坚定从事志愿服务的信念,不因志愿服务中的挫折、困难一蹶不振,在不同的环境中持续、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3]。
二、完善内部治理,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运行科学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不是志愿者群体的简单集合体,而是一个由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有机构成的共同体。通过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组织内部治理,从而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运行科学化。
(一)强化志愿培训,分层分类开展
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在参与高校志愿服务前普遍缺少专业而系统的培训,使得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下降。分层分类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培训,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专业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志愿精神教育,已成为推动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指导教师、管理者和志愿者的培训。一方面,要树立按需培训的理念,定期组织培训需求摸底调研,实现培训计划与培训需求的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培训评估机制,为每个培训对象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实现培训过程动态管理,建立涵盖培训内容设计、组织实施和学员反馈的培训评估机制,并不断改进培训形式,树立“互联网+”思维,运用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培训,提高培训实效。
(二)夯实志愿保障,落实资金政策
完善的立法体系、政府与社会的支持以及高校的扶助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志愿服务涉及面广,需要具有权威性的法律法规来引导、约束和保障。从1999年广东省出台全国第一部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到全国三十多个省(区)、市制定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再到2017年我国第一部全国层面的《志愿服务条例》法规的出台,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愈发完善,有力保障了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同时,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学院资助成为当前上海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最主要的经费来源,而“资金不足”也成为当前制约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更要不断加大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努力解决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
(三)加强志愿激励,建立激励系统
尽管大学生是以“奉献”的精神从事着志愿服务工作,并没有要求有什么回报,但适时适当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能够进一步激发志愿者的荣誉感、自豪感和成就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我们可以建立阶梯式、层级式的志愿考核和奖励制度,对长期、长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大学生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发放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质奖励等方式进行表彰;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放入大学生个人档案,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各类评奖评优以及党员发展推优等方面的重要考量因素,推动大学生志愿者长期坚持参与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各高校要大力宣传推广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团体组织及其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促进大学校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帮互助的浓厚志愿服务氛围。
(四)推动志愿评估,健全评价体系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果究竟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一套科学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因此,要逐步建立起一套包括服务对象评价、组织评价以及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评价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志愿服务对服务对象有没有帮助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团队协作配合及志愿者自身需求的满足程度等均是评价志愿服务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来自组织的评价更具权威性和严谨性,其涵盖内容也更广泛,包括初期对活动目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审核,过程中对志愿服务质量的动态监控,结束后根据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情况进行的考核评估等。因此,要建立志愿服务档案,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质量与效果等方面进行客观记录,形成综合评价意见,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全面评估奠定基础。
三、注重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效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自身内部进行,而是要在完善内部治理,加强组织内部建设的同时,不断向外拓展与延伸,组建志愿服务组织的“生命共同体”,形成协同效应。
(一)成立联盟组织,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联盟
裂变与联盟正在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新样态。“裂变”是原有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不断衍生出新的组织,“联盟”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平等基础上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合作关系。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不断裂变、分化的同时,又进行新的组合,结成各种联盟。上海高校志愿服务育人联盟就是由热心于志愿服务事业、希望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的上海高校自愿参加组成的群众性非营利组织,其定位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四个平台”,即聚焦知识服务、聚焦专业帮扶、聚焦理想教育,通过引领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核心目标,有效整合上海高校志愿服务育人资源,搭建上海志愿服务育人的研究平台、实践平台、培训平台和展示平台。联盟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目标与联盟内涵发展相结合,着力整合上海高校志愿服务育人资源,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育人活动,打造志愿服务育人品牌,形成志愿服务育人的文化氛围。
(二)加強校政互动,形成良性的政府促进机制
政府的支持与促进是志愿服务组织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纵观国外发达国家,不管是在资金还是政策上,志愿服务发展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互助互补、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来说,更是如此,仅凭高校团委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充分依托文明办不断强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资金政策支持,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精神和志愿文化,不断拓展筹资渠道,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三)加强校社联动,形成协同效应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担当,是新时代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互助关系。调研结果也显示,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好的志愿服务项目太少,难以满足广大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强烈需求。而很多社会组织在资金、社会动员、项目开发运行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却往往缺乏高素质的志愿服务人员队伍。因此,加强校社联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通过与地方枢纽型社会组织、纯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及港澳台和国际公益组织合作,能够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而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项目共建、一对一结对、专业指导、种子资金项目等手段则能很好地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良性发展,从而培育起多元化的、丰富的公民社会底蕴,推动当代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辉,孙艳丽.志愿文化:高校德育的新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2012(03).
[2]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3]张树辉.大学生志愿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4(06).
[4]张晓婷.“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7(10):141-142.
[5]马一冰.德育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高教學刊,2016(06):200-201.
[6]许可,陈福虽,杨姝媚.群众路线视域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索[J].高教学刊,2016(02):155-157.
[7]许薇薇,王杰.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模式研究——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与郑州东站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为例[J].高教学刊,2017(11):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