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泥石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地质灾害,所以它的治理显得极其重要。本次选题基于矿山泥石流的勘查分析,是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一个体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落卜片区地理环境条件的收集掌握,对肖家沟泥石流流域的详细勘查,对重点部位进行进一步分析,查明了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泥石流的发育条件以及发育趋势,深刻了解了肖家沟泥石流。
关键词:肖家沟泥石流;发育条件;矿山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灾害特征值
1、地质环境条件
1.1 水文地质条件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上层滞水)、砂泥岩风化带孔隙裂隙水、岩溶裂隙水和层间裂隙水四大类。各类地下水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不紧密。
1.2 地层岩性
叙永县境内出露的地层较为齐全,研究区内属叙永县中南部地区,出露地层由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崩坡积土(Q4col+dl)、残坡积土(Q4el+d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二段(T1f2)、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第一段(T1f1)、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及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2m)。
2 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2.1 物源条件
肖家沟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主要来自于沟道内的废弃矿碴,另外,由于采矿弃碴经泥石流活动搬运至下游沟道中堆积而部分转化为沟道堆积物源。据此,将大沟泥石流物源类型划分为采矿弃碴物源、沟道堆积物源等两类。
2.2 水源条件
流域内有少量矿坑水涌出,但流量较小,沿沟无大的地表水体分布,不能形成泥石流,因而形成泥石流的水源主要为降雨汇水。研究区降雨丰沛,且地形较为陡峻,沟谷形状地形有益于雨水集中,岩溶区松散层厚度较小,局部见基岩裸露,有利于降雨的汇聚,因而总体上具备发生泥石流的水源条件。
2.3 泥石流物源的转化关系
物源启动方式主要取决于物源点所属类型和性质、结构和粒度特征、与沟道的关系以及对沟道堵塞程度等,而启动方式又控制着各物源点可能启动的数量以及形成泥石流的危害。
第一类,采矿弃碴堆积体为肖家泥石流主要物源类型。全沟共有采矿弃碴堆积物源点4处,物源总量6.5万方,占总储量的89.04%,动储量0.57万方,占总动储量的96.56%;其中Z04弃碴堆积物源,为红峰石厂生产矿碴堆积。
第二类为顺沟堆弃的矿碴堆积体,如G01等,这类物源主要以揭底冲刷的方式启动和参与泥石流活动,其动储量估算主要根据堆积体对沟道的堵塞程度、沟道纵坡、堆积体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估计其冲刷深度,然后再估算可能参与石流活动的动储量。
3 泥石流基本特征
3.1 泥石流各区段冲淤特征
肖家沟泥石流纵向从沟源区至沟口段,其坡降变化为“陡-稍緩—陡—缓”的趋势,整个沟域不是由典型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组成,特别是没有典型的流通区。
肖家沟泥石流形成区(含物源区)长度为1.4km,形成区主要为泥石流的汇水区,为泥石流的形成集聚水动力条件,沟水及坡面流的强烈冲刷有利于沿沟松散固体物源的启动。形成区所提供泥石流物源主要来自沟域内的弃碴堆积物源以及沟道堆积型物源。
流通堆积区主要位于拦挡坝至沟口堆积扇形区域,整个流通堆积区宽度为270m,长度为620m,面积为0.18km2。扇区泥石流堆积厚度为1~5m,从沟道中和沟口堆积物看,其成分均以砂卵石土为主,土质成分含量少,为主河大树河冲洪积。
3.2 易发程度及发展趋势
流域范围地形较为陡峻,沟谷纵坡降较大,有利于物源启动和形成泥石流,因而具备发生泥石流的地形地貌条件;肖家流域内松散固体物源量较丰富且分布较集中,其中中游段已对弃碴堆积体采用截排水和拦挡工程等进行了治理,只要不发生溃坝事故,这部分弃碴堆积物源难以集中启动,而下游虹峰石场的弃碴堆积目前拦挡工程已满库,如不采取进一步措施,则可能启动参与泥石流活动;流域内降雨丰沛,雨量集中,且流域地形陡峻,沟谷纵比降较大,有利于降雨形成形成径流,因而具备发生泥石流的水源条件。
3.3 泥石流灾情危害性分析
肖家沟泥石流可能危及的区域主要为下游堆积扇区与泥石流直接危及范围,主要为沿沟两岸预测最高泥位线以下区域及沟岸侧蚀可能危及的区域。现矿碴堆坡面松散,斜坡坡度较陡,在降雨作用下已出现拉槽等变形迹象,拉槽深度约1m,宽度2m,在雨季有发生坡面泥石流的可能性,但受到拦挡坝的约束,其进入下游沟道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可能性较小,因而危害较小,其造成的危害主要为因弃碴堆积造成的土地压占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问题。
结论
(1)肖家沟泥石流为轻度易发,在现已治理工程有效的情况下,中游区以弃碴堆积体为主的松散物源启动和进入下游沟道成灾的可能性较小,爆发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小。
(2)针对弃碴堆积体边坡可能发生坡面泥石流,并不断向下游坝前淤积,造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洪凯,唐红梅,叶四桥.中国泥石流研究.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1).
[2] 倪晋人,王光谦.泥石流的结构两相流模型[J].地理学报,2003.
[3] 王继康.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4] 张国平.中国降水型泥石流研究现状.2010.
[5] 刘希林,余承君,尚志海.中国泥石流滑坡灾害风险制图与空间格局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1,19(5).
[6] 任军旗,郑群有,方茜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3).
作者简介:
潘国耀(1975—),男,汉族,四川省雅安市人,成都理工学院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