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燕
国际学术刊物《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家携手千万农民实现农业绿色增产增效的最新成果。该成果由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策划并组织河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25家教学科研单位参与,携手2000多万农民,历经10年共同完成。
这一论文成果共有46名作者,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崔振岭为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为通信作者。这是张福锁团队2010年以来第6次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相关成果。
科研人员对中国1944个县的860万农户大样本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农户的作物产量至少低于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的10%,部分农户甚至低于50%,但施氮量却与高产作物用量相当,甚至更高。为改变这一状况,张福锁带领团队创建了以扎根农村的“科技小院”为核心、以覆盖全国的“科教专家、政府推广、校企合作网络”为平台,与千万农民一起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过去10年,研究团队在中国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开展了13123个田间试验,应用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的玉米、水稻和小麦平均产量达到每公顷9.54吨、8.41吨和6.73吨。
10年里,共有1152名研究人员、6.5万名农业推广人员、13万农业相关企业人员和452个县的2090万农民参与这一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绿色增产技术累计推广3770万公顷,增加粮食生产3300万吨,减少氮肥用量120万吨,增收节支793亿元人民币。
“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在论文发表当日的新闻中指出,“该项目显著减少了全国数百万个小农场的化肥使用量,同时也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來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