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珊
发掘斗门的魅力
不要再说城市千篇一律,只因你没有用心发掘它的魅力。
当大多数人对于斗门的印象还停留在乡野、田埂、休闲旅游时,斗门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告诉世人她的文化、历史和传承。
一年一度的斗门民间艺术大巡游,在春花烂漫的元宵佳节期间举行。作为珠海乡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斗门的民间艺术瑰宝遍地,璀璨夺目,水乡文化、海洋文化、疍家文化、 客家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在这里交相辉映,装泥鱼、水上婚嫁、飘色、舞狮舞龙、沙田民歌等极具代表性的项目在这里争奇斗艳,斗门民间艺术大巡游融入了各个色艺术表演,已成为斗门旅游的生动写照。
已经延续了十四届的斗门民间艺术大巡游,今年共有14个节目,包括珠海市内的方阵和邀请的市外方阵,其中包括4项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非遗,展示了历史悠久的该区文化资源丰厚。“斗门水上婚嫁”“装泥鱼”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乾务飘色”入选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呈现了丰富深厚的本土民间艺术资源,品味外地民间艺术精髓,成为2018年斗门区文化节的开场大戏。3月3日上午10时正式开始,由莲洲镇和井岸镇作为表演团队的龙队方阵首先出场,金龙银龙、2条舞火龙,再加上2条小龙,三种不同类型的龙互相穿插。其中,莲洲舞火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月三十装路香”中的一项习俗,迄今传承了260多年历史。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在现场看到这个传承了百年的舞火龙,也不无感慨这项民间习俗能源远流长的魅力。
此次民间艺术大巡游中,邀请到的市外团队,也都是各具特色。中山醉龙舞方阵是中山民间特有的舞蹈,源起宋代,盛于明清,流传于中山长洲、张溪、沙溪、大涌、濠头等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已流传了700多年。醉龙舞集合了武术、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于一体,表现形式堪称全国独有,舞者随着狮鼓的“三星鼓点”起舞,边喝酒边舞龙,表现出“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其表现形式堪称全国独有。连南瑶族长鼓舞方阵带来的是瑶族民间舞蹈——长鼓舞。鼓文化是瑶族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历史上有“瑶不离鼓”之说,长鼓是瑶族民间常见的一种古老乐器,具有久远的历史,宋代《岭外代答》中有“瑶之乐,有芦笙、铳鼓、葫芦笙和竹笛”的记载。长鼓舞是瑶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舞蹈,它是抒发瑶民情怀和反映瑶民生活的精神产品,它所表现的内容都是瑶民的生产、生活在艺术上的真实写照,瑶族民间的长鼓舞表演形式、套路繁多。此外,还有流传于化州民间庆丰收的歌舞戏剧活动——化州跳花棚组成的表演方阵;徐闻藤牌功班舞方阵,藤牌功班舞,又称“盾牌舞”,源于古代军事布阵、战场实战、对抗演练,是一种集军事训练、武术对抗、打击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形式,现主要流行于湛江市徐闻县迈陈镇及周边村落。徐闻藤牌功班舞约在明洪武年间传入,距今有600年历史,是每年春节元宵佳节当地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云南福贡傈僳欢乐多方阵也让现场观众欣赏到民族风韵,云南福贡是斗门区精准扶贫对口帮扶的对象,云南福贡傈僳欢乐多方阵获邀参加本届大巡游。该方阵舞蹈动感优美,呈展示了傈僳族的风采。斗门民间艺术大巡游融合省、市内外地区民俗、风情组合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豐富活动内容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斗门民间艺术大巡游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青年一代参与度高
整个表演队伍经由江湾三路、江湾四路、江湾中路雄昌花园路段、西堤路体育馆至全球通广场路段等路段,让更多市民和游客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据悉,共有10万人次在现场欣赏了这一民俗文化盛况。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与巡游的斗门本土团队,也是亮点纷呈。皇族祭礼方阵的表演演员清一色都是斗门和风书院的高中生,和风中学位于斗门区斗门镇斗门村附近,前身是百年书院和风书院,也是南门村南宋皇族后裔赵氏族人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殿堂,和风中学的学生中很多就是赵氏族人,皇族祭礼仪式是宋朝皇族赵氏的传统祭祖仪式,自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皇朝起,距今已有长达1057年的历史。经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多次整理、完善,该项目于2016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这样的方式让青少年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承之中,颇具意义。戏曲飘色方阵由井岸镇和乾务镇联袂演出。飘色的“色芯”都是幼儿园小朋友,可谓人小胆大。挑选色芯时要求十分严格,年龄体重不能超标,关键还要不恐高。飘色是省级非遗名录,巡游中展示的是三台大色,分别是天仙配、西游记和包青天。斗门是中国的曲艺之乡,历史悠久的斗门曲艺现存有粤曲、沙田民歌等20多个曲种。该方阵由大将、小将、宫女、小兵、地色和咏春、飘色等构成,演员达230多人。方阵采用40名大将及48名小将(戏曲角色),配以40名宫女和40名小兵、咏春20人、3台飘色组成的戏曲飘色方阵,将几者有机结合,互动表演,形成二维视觉艺术效果,充分展示斗门曲艺之乡的魅力。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门水上婚嫁方阵表演阵容是斗门民间艺术大巡游的常客,被许多人所熟知。为了表演形式上的创新,今年的队伍较去年有所变化,不再是花车巡游的模式,由20条旱船组成的方阵,160多名年轻人扮成新郎、新娘、大妗姐、伴郎、伴娘、船家、婚童,按角色或撑红伞,或手提鸡鸭、礼品篮、椰子、小灯笼和鞭炮,在富有水乡特色的疍家民歌的陪伴下,演绎出婚礼习俗的祭龙王、拜高堂等场景。
民间艺术大巡游历经14届的不断完善、升级,每年都有新变化,确实让观众惊喜。现在,民间艺术大巡游已成为珠海的知名文化活动品牌,每年吸引数万人次围观。这对斗门做好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弘扬传统艺术、引导民间风俗、活跃社区文化、增添节日喜庆气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