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
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的常识与现象,某些其实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与缺陷,甚至有些还是错得比较离谱。
误区一
啤酒肚是多喝啤酒造成的
其实,啤酒真是很冤枉。啤酒熱量并不太高,0.5升啤酒含热量160千卡,“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过量饮酒、过量的下酒菜等不良饮食习惯才是罪魁祸首。
啤酒肚跟啤酒有没有关系?应该说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而真正有相关性的是消费食品的方式和生活方式。除了与遗传、饮食、运动等因素有关外,睡眠质量差也是啤酒肚形成的一大元凶。
误区二:菊花酒是药酒
很多人认为菊花酒有养肝、明目、健脑、治头昏、降血压、减肥、补肝气、安肠胃、延缓衰老等功效。中医也经常用菊花消炎解毒、治疗风热等疾病。但是,菊花有药用价值并不意味着菊花酒也有同等疗效。
误区三:药酒浸泡越久越好
浸泡药酒的时间,跟药材的多少以及环境温度有一定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药酒并不是泡得越久越好,更不能根据我们以往储存白酒的经验来储存药酒,自制药酒的时候不要放得时间太长。若出现大量沉淀物或已酸败变质,则绝对不能再饮用。有些霉变不能目测到,喝下变质的药酒会对胃肠及肝脏造成损伤。
误区四:喝牛奶会上火
时常听说:“牛奶性热,喝了会上火。”还有的人喝了牛奶以后,会出现口唇干裂,小便量少、色黄,大便干结、难解等现象。牛奶味甘、性微寒,所含的优质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是其他食品无法比拟的,所以被誉为“完全营养食品”。所谓喝牛奶“上火”,其实是由于饮用方法不当而造成的,牛奶中的蛋白质在体内代谢,矿物质则由肾脏排出,就需要同时补充较多的水分,否则,就会出现“火气大”的现象。可见,喝牛奶后只要及时摄入足够的水,就不会“上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