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的迷失与重塑

2018-09-10 07:22张传燧刘欢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重塑文化教育

张传燧 刘欢

摘 要: 教育文化是一种有着丰富精神内涵的文化。它有着自己的价值体认,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精神向往,对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丰富和引领作用,对置身于其中的每个人起着内涵浸润和提升境界的作用。文章在分析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及其教育文化的内涵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代社会教育文化迷失表现,提出了重塑教育文化的几点策略,对于准备把握教育文化的本质以及重塑教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文化;教育文化;迷失;重塑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4-0001-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4.001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对同卵双胞胎,在现代社会,教育与文化存在着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互为目的和手段的交融关系。[1]

教育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与文化都起源与原始人群的原处生活,在那时二者具有同一同质性,都是人类的创造物,彼此融合不分。文化即教育,教育即文化。最初的“文化”就是以“文”为“化”,《周易·贲·彖辞》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即“文化”一词的最早出现。人文之“人”即人类,这是“人文”一词的最早出现,表明中华文化以人文精神为主干。文化之“文”即“教”字中的“爻”,乃传授学习的内容,文化之“化”及“教化”“变化”之意,即教育中的“施”和“效”“养”与“作”等活动形式,即教育活动本身,亦即所谓“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學记》语),具有教育的深刻意蕴。在这里,人文,文化,教化,教育,就找到了契合机制。以人为化,以文化人,人文教化。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儒家所理解和认同的教育的实质。随着文化内涵的逐步丰富与扩展,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靠原初的方式已经无法高效地完成培养人的任务,必须要有一种专门的方式来承担此任务,这时候专门的教育及学校教育就出现了。所以狭义的教育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文化则是教育内容中极重要的一部分。

从狭义的或曰规范的意义上讲,文化既是教育的氛围、土壤和环境,是教育活动的精神、依据和内容;教育是文化的存在和传承形式,即是文化传递、继承、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外在方式。“这就是说,文化与教育,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传承与被传承的关系。首先,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民族(部落)、一定阶级(阶层)的文化状况及其性质,决定着该时代、该社会、该民族(部落)、该阶级(阶层)的教育状况及其性质;其次,教育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民族(部落)、一定阶级(阶层)的文化传递、继承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有效形式,教育的状况和水平反过来影响着文化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其三,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每个民族(部落)、每个阶级(阶层)的每一代人都要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社会文化遗产,并把它传递给下一代,同时使人类自身成为不间断的连续存在,这个过程必得通过教育才得以实现。”[2]

综上所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内源的、潜在的、深层次的和直接的。文化与教育相互关联,协调一致。一方面,教育作为追求真理的事业,必须受基本价值的引导,从而构成教育的价值承诺。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体制,它既需要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信仰,又要有一种精神气质和道德,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和维持这种意识、信仰、精神和道德的文化环境里,教育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教育本身才能得到充分发展[3]。所以教育和文化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两者的整体价值导向以及相互影响的方向是基本一致的,存在着联动影响的关系。好的教育能带给学生正面的文化熏陶,而好的文化则能感染教育,为教育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与教育共同形成一道合力,使学生成长为更好的人。反之,教育的发展如有失偏颇,就难以保证文化的延续。而教育文化迷失则会导致文化与教育难以在方向上达成一致,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教育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文化是一个有着广泛定义的概念,其内涵非常丰富同时又非常复杂。在众多对文化的定义里,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广义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精神或观念性文化,主要指的是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即人类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习得的复合性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和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4]。本文中谈到的教育文化主要指的是思想观念层面的文化,也就是狭义的文化。教育文化是一种区别于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商业文化、医疗文化的特质文化。教育文化的实质是人们赋予教育的价值诉求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其中,教育价值诉求是深层的支配性的,教育思维习惯是一个中介变量,教育行为方式则是偏于表层的外显的,是一定的教育价值理想和教育思维习惯共同作用的产物。

教育文化是怎么形成的?教育文化发生于教育的原点,与教育活动共始终。教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每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塑造着一个民族基本的教育生活方式。早在上古社会,人们为了把渔猎、农耕、制陶等物质生产和祭祀、宗教、艺术等精神生产以及婚配、生育等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经验和知识传递下去,就要在约定俗成的习惯或禁忌的规制下,借助于劳作、占卜、场所、符筹等活动和条件,采取交流、示范、体验等方式来化育和教授后生,由此留下的一切痕迹,便是教育文化[5]。随着文化发展的愈加丰富,知识的积累也越来越多,靠原初的方式无法完成培养人的任务,必须要一种专业的方式来承担此任务,于是专门的教育就出现了,随之也形成了相应的教育文化。这种教育文化一方面赋予教育实践以一种历史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也赋予教育实践以一种文化上的保守性。特别是当教育内外环境都发生变化的时代,历史生成的教育文化的保守性就比较突出,反思教育文化显得十分必要。别的不说,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以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集体无意识,就极大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到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创造性思维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这样的教育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无疑是深化教育改革、激发学校活力、造就信息时代所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的必要条件。

教育文化有何特点?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但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在一代社会历史的传递中成为超越社会有机体、也超越个体心理而存在的有意义的现象世界了[6]。教育文化则是指教育活动在与文化互动过程中,在实现教育价值与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套教育自身的东西,尤其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在文化学上来说,这就是有别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特质文化。首先,教育文化有别于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商业文化等特质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于它与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都贴得极近,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在接受家庭教育文化的熏陶,达到一定年龄后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熏陶,从学校毕业之后,仍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中种种教育文化的熏陶。其次,教育文化更多的像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某种理念或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比如我们常常说的尊敬老师、爱护学生,教育文化是了然于心的教育传统;比如我们常常提到要崇尚知识、勤奋好学,教育文化是对知识的心驰神往;还比如说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尊老爱幼、谦虚礼让,教育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文明传统的凝聚积淀。所以,教育文化既是坚定于心的理念,也是执着于精神的追求。尤其是在中国,我们有着漫长的教育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那些前人传承和积淀下来的不变的东西都浸染在教育文化之中,一代一代地通过教育或通过某种方式又传承到现代人的身上。

三、教育文化是怎么迷失的

关于教育文化的迷失,我国著名学者滕大春先生曾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在最初的历史年代,人们在社会交往生活中沟通了思想和感情,增广了经验和知能,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教育。随着历史的进展,文化积累丰富了,未成年者的教育已非日常交接所能完成,负责文化交流和文化传递的正式教育机构——学校,随之诞生。从这时起,文化的表达和传递愈来愈依靠于文字,人们慢慢地就误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导青少年识字读书。教育理论也因此而步入歧途[7]。现在学校教育的任务虽不仅仅局限于教导青少年识字读书,却也只是在这个基础上稍微加入了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紧紧跟上时代的脚步。被系统化的知识,被精挑细选过的内容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前进的步伐轻盈,殊不知其代价是去掉了教育文化的厚重感。教育中的知识逐渐丰富和明确了,教育中的文化却逐渐褪色,教育的方向逐渐迷失不清。

历史上,西方曾出现过两次教育文化迷失,一次是中世纪宗教对教育文化的挤压以致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就是把人(以及文化)从神中解放出来的运动;一次是现代科技发展对教育文化的挤压知识教育文化迷失而出现人际关系日趋淡薄、信仰危机、道德秩序混乱等,于是人们纷纷呼唤新的人文教育,日本和亚洲许多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纷纷掉头东向,在中国文化中寻找精神动力[8]19。中国历史发展也曾出现过两次教育文化迷失,一次是封建社会中后期长达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表现为政治对教育文化的高度挤压以致明末兴起的早期启蒙思想运动喊出的“致良知”(王守仁)、“童心说”、(王守仁、李贽)“焚书”等就是把人从专制、知识的压迫中解放出来的运动,一次是近代以来“西学”对“中学”的碾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对教育文化的功利性、世俗性高压态势以致人们呼唤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人文教育的重视以把人从科技、经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这些运动都是人们针对教育文化的迷失而开展的以人为中心试图重建教育文化的运动。

教育文化的迷失,首先表现在教育目的偏重功利性。这里提到的教育目的并非国家明确规定的教育目的,也不是学校文件中清楚明晰写出的教育目的,而是了然于教师、家长和学生心中的教育最终的功利性目的。我们并非否认教育应该具有功利性的作用,而是目前教育的目的存在着一种失衡的状态,它更多地倾向于教育任务完成后的物质或金钱或其他外在所得。大部分的人们关心学生在受过教育后,能得到怎样的回报。他们仅仅是关心物质上的满足,而并非精神上的陶冶。现在的学生学习知识往往首先考虑其实际用途,或者只在乎所学知识的现实可用性,形成了表面综合全面而实际却功利单一的教育目的,这种褪去文化的功利性的教育目的正严重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乃至行为方式。此外,在现在的学生身上还有一种很明显的特征就是缺乏主见。因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受到老师或家长的安排和牵引。于是有一部分学生索性完全丢失了自己独立的判断力,盲从老师或家长的要求。这樣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目标,而形成了一股为父母、为老师就不是为自己而读书的风气。

教育文化的迷失,其次表现在教育内容对实用知识地过度倚重。教育的内容本身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包括知识,还包括文化,以及很多其他的内容。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知识的社会性价值在此契机下被加倍放大,人们对于知识和文化的认识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那些与人文有关的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于是在现在的学校教育内容里,知识(尤其科技等实用性知识)占据了极其突出和重要的地位,这也就意味着文化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挤压,即教育开始逐渐陷于知识的囹圄,成为知识的附庸。尽管我们一直在提倡青少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综观小初高乃至大学的课程设置,无一例外地都将实用性学科摆在了第一位置。的确,实用知识的价值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中国也正是由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而一步步走向了强国之路。于是,我们愈发地重视知识的价值、愈发地重视科学的力量。这使我们走起强国路来仿佛轻快了许多,但很难再进一步了,因为我们将许多沉甸甸的东西放下了。

教育文化的迷失,还表现在教育环境的整体氛围没有文化。表面现象是人们受教育年限在逐年增加,而实际上很多人追求学历上的突破,只是为了得到一份好工作,为了进到好的国企或外企。一个人或是一群人,尤其是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这种浮躁和功利弥漫在整个中国社会之中。这种急于求成、急于求安稳、急功近利的、浮躁不安的心态正在剧烈的影响着目前的教育,影响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影响着教育的文化氛围。于是,教育开始逐渐偏离文化的轨道而开始走上追逐功利化知识的发展道路。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局长乃至整个社会都被知识、考试、分数、名校这“四大绳索”束缚得一点也动弹不得。这种功利的心态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自己身上,还体现在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施以教育的家长和教师身上。人们开始倾向于为学生在受教育的物质层面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比如说家长诉求更优美的校园环境,教师诉求更先进的教学设备。因为家长在乎学生的一纸分数,而教师在乎班上学生的整体升学率。而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价值的认可和追求,对于文化价值的轻视和不在乎。于是,整个社会的认知偏移就导致教育的文化底蕴正在一点一点消逝。

四、坚守初心,创新发展,重塑教育文化

教育文化是一種内心理念,是一种价值取向,而不仅仅是所谓的人文或功利,其本真是要坚守教育文化自身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系。如何在教育中保持这种精神动力,使其源源不断的为教育的发展、为民族的繁荣、为国家的崛起提供极具生命力的氧气,已成当务之急。如何使教育走出迷雾回归正向价值,重塑教育文化刻不容缓。

(一)平衡知识与文化的关系,合力育人

马克思、列宁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时提醒人们,教育在帮助人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切忌将其培养成简单工匠的“工具化”倾向。教育要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服务是毋庸置疑的,但教育的本真更是为人类文化的进步发展服务。在教育内容中,不可否认知识是极具重要的。但教育内容中的知识可以分为多种类别。譬如,根据满足人的内在发展价值还是外在发展价值,可分为人文知识和功利(科技)知识;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根据运用范围不同,可分为理论知识与应用(使用)知识;等等。不能说实用功利性的科技知识不重要,但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这类知识而忽略另一类知识,教学内容就是残缺不全的。更何况,知识不等于文化。无论何种知识,如果不凸显文化价值而只重其工具价值,那么,“知识”的学习就成了“知识”的追随者,盲目地将“知识课程”放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必然导致教育其他部分的严重缺失。这既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人的培养。文化就像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它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种理念与价值追求,能为我们的前进指明方向,让我们在强国富民的道路上不至于跑偏。

重塑教育文化,首先要平衡好知识与文化以及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将知识与文化置于同等重要地位,让人们摆正对文化与教育观念认识上的位置。其次就教育和文化的关系来看,二者是相互促进能产生联动影响的。因此,我们既可以挖掘文化的内涵来推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要通过教育的发展来丰富文化的内涵。挖掘文化的内涵,也就是挖掘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特征、制度特征、精神特征和行为特征。比如说,学校里的某些建筑和人物雕像,有些建筑的设计就带有传统教育的美感在里面,这都是我们可以深入去挖掘的。还有那些在历史上令人深刻的人物。在学生入学的时候或在某次课堂上,就可以和学生谈一谈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谈谈近现代中国的教育,谈谈那些深刻的教育思想。带领他们走进这座大楼,感受一下这种建筑带给人的庄严感和肃穆感,仿佛就像在聆听前人的教诲,接过前人手里的接力棒,产生一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感和自信感。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文化可挖掘的地方还有很多。在发展教育的时候,文化作为内容之一渗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有关于文化方面内容的讲述,当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也是丰富文化内涵的途径之一。

(二)营造良好教育文化环境,以文化人

环境是一种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价值。墨子曾用“染丝”来说明黄静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他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染亦变。……士亦有染。”荀子也用“渐”来说明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杜甫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讲的也是这种环境影响及其良好效果。杜威曾说过,所需要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9]。文化正如一种信仰,其力量的发挥依赖于文化环境的塑造。所以必须从环境和氛围来营造一种体现教育本真价值的教育文化。比如说,当学生踏入学校的校门之后,带给学生的整体感觉和印象就应该是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这是一个汲取知识的地方。在学生心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一种做好了沐浴文化的感觉。他的精神会受到洗礼,灵魂会得到净化。我们应该使学校尤其是大学具有这样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和我们一般所谈到的学校文化是不一样的,它具有的并非独特性而是统一性,也就是说所有的大学都应该至少具有这样一种文化的氛围,其次才是独特的学校文化。

学校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更多地是通过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或各种校园文化角来完成的。设施建设是文化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定的物质材料是文化艺术生产和传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8]6。所以,在学校建校之时就可以将本校的文化底蕴结合到建筑物的设计当中,或者在之后对学校建筑的改造和再设计之时,也可以将文化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充满文化韵味的建筑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觉,随之就会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校园学生群体,他们以他们独特的具有深沉文化涵养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以文化人的方法论和以美育人的价值论,不仅是为了完整学校文化的的目标战略,也是为了深化教育的综合改革形成的新的智慧路向。[10]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纽曼说过,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群体会凝聚成一个整体,它会体现特定的观念,会代表一种信念,会左右某种行为规范,会提供思想及行动的准绳。它会带来活生生的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形成一种生生不息、自我发展的传统......这种教育一经诞生就不易挥去,就会一个接一个或多或少地影响并造就不断被送入其中的每一个人。[11]这就是环境的力量,是氛围的力量,所以对教育文化环境和氛围的整体建构,也是重塑教育文化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增强教育文化自觉,坚定初心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及其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提出应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来的,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自我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具体说,文化自觉包括对文化之“根”的找寻与继承;对文化之“真”的批判与建设;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与持续。这种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以及对本国文化底蕴的强烈热情和认同。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其实,不管是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信,都是一种文化理念,表现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尊崇、自信和责任。现在的时代是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也是各国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频繁的时代。但交流并非交融,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而舍弃本国真正优秀的民族文化。只有时刻将文化自觉放在心里,才有建设和复兴中华文化的担当,才能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

我国现代教育制度是在学习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谁也不会否认我国具有5000年文明史,文化教育历史悠久发达辉煌。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复兴的新时代,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恢复人民对本国教育文化的自信。因此必须唤起对我国教育文化的高度自觉。教育文化自觉是教育文化主体对自我教育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自我创建,并在与对外来教育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会迷失自我,以传承、弘扬、发展、创新自己教育文化为己任。教育文化自觉需要对自己教育文化历史有深刻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并通过选择性继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文化而重建文化教育而教育文化,培植广大教育人的教育文化自觉,提升其教育文化自信,再造我国家教育文化辉煌,以实现我国教育文化复兴的伟大目标。

(四)继承、转化与创新教育文化,牢记使命

重塑教育文化,一般要经历继承、转化与创新的过程。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十九大报告重申了这一“双创”原则。但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转化创新之前须进行一番在批判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继承的艰苦功夫,毕竟传统文化也存在着时代性局限和历史性落后的一面,我们只能取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性继承那些优秀的反映了文化发展规律符合民族文化心理的东西,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精神创造性地转化成为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还不够,还必须具有实践的精神、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追求!所谓“实践的精神”,就是要大胆开展教育文化实践,探索在开放的信息化、现代化的环境下教育文化发展的新内容、新模式、新规律;所谓“开放的心态”,就是本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精神,以开放、包容、吸纳的姿态,对待和借鉴世界各种文化尤其是先进文化;所谓“创新的追求”,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创新性发展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教育文化的新辉煌。

教育文化的重塑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比較漫长的艰难的过程。教育文化的重塑既需要奋斗和拼搏也需要时间和耐心。一个人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更别说引导一群人转变思想观念了。其实我们教育文化的底蕴一直都在,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一直保存在我们心灵深处,没有人可以撼动它的地位。不管教育再怎么变,原初的东西始终是保留在那里,只是大部分被现时的人们所忽略了。但只要我们坚定教育文化的初心,坚定对自己文化的信仰,教育文化的重塑其实只是内心信仰的召回和内心信念的再次坚定,那么中华教育文化的辉煌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2] 张传燧.教育对文化的适应与超越[J].教育文化论坛,2011(2).

[3] 徐波.试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J].上海高教研究,1994(1).

[4] 孙俊三,雷小波.教育原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81

[5] 宋志臣.教育文化论[J].教育研究,2012(4).

[6]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7 .

[7] 滕大春.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和教育》(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8] 夏赞忠.文化建设与管理[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9]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6.

[10] 王继华以文化的方法论与以美育人的取向[J]教育文化论坛,2017(4)

[11]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6-67.

(责任编辑 赵广示)

Abstract: Education culture is a kind of culture with rich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has its own sense of value, a pursuit of value and a spiritual yearning,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nriching and leading education and of infiltration and ascension for everyone involv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cultur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 culture,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lost expression of education culture in modern society,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for remolding education cultur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eparing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remolding education culture

Key words: education; culture; educational culture; lost; remolding

猜你喜欢
重塑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题解教育『三问』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重塑未来
撞色拼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