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剑翔
摘要:通过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一25名学生与大二25名学生(其中男生15名女生10名)的灵敏素质水平进行了测试,力图明晰体育专业学生年级之间灵敏素质存在的差异及其能力的对比,阐明通过运动训练对灵敏素质的影响规律及机制,进而为提高大学生灵敏素质及其课程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灵敏素质;测量;评价
灵敏性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快速、准确,而又协调地进行改变身体的不同姿势和运动方向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501班及体育教育专业1401班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上近百篇文章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为此次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2.实验测量法
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一学生及体育教育专业大二学生进行一次统一的测试,进而得到课程训练的实验测试数据作对比分析研究,
3.数理统计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输入 Excel存储,建立数据库。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研究样本往返跑测量结果对比
1.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男生研究樣本往返跑测量结果对比
该项测量主要反映受试者的速度及在快速跑中突然停止、急起和迅速变换动作方向的能力。在10m×4的直线跑道上,受试者站在起跑线后,当听到“跑”的信号后,迅速从起始端线跑向对侧的端线,受试者的脚必须触及端线,测量受试者最快完成的时间。以“s(秒)”为单位记录4次往返所用的时间,精确至0.1秒。10m×4往返跑所需时间越短,则受试者的速度及在快跑中急停、急起和快速变换动作方向的能力就越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一与大二男生10m×4往返跑成绩。
2.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女生研究样本往返跑测量结果对比
由于女生与男生身体结构与生理特征不同,女生肌纤维较男生细且灵敏素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下,将身体各种能力,包括力量、速度、协调、柔韧等综合地表现出来,神经系统又是人体发育最早和最快的系统,然而女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体重的增加,内分泌系统也发生了变化,就会影响到灵敏素质的表象,因此将女生成绩单独出来进行对比研究。
(二)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研究样本象限跳测量结果对比
1.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男生研究样本象限跳测量结果对比
象限跳主要是反映被测试者在快速跳跃过程中,支配肌肉运动和克服身体运动时惯性的能力。被测试者站在起点线后,听到信号后双脚并拢,并按以下顺序跳跃:起点→1→2→3→4→1……按此法反复跳20次,记录其所用的时间,以此为单位记数。测两组数据,取最佳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一与大二男生成绩。象限跳的次数越多所用时间越短,则说明被测量者在快速跳跃中,支配肌肉运动和克服身体惯性的能力就越强。
2.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女生研究样本象限跳测量结果对比
男生与女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本质的不同,拥有各自的评判标准,体育教育专业大一与大二女生象限跳成绩。
(三)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研究样本反复侧跨步测量结果对比
1.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男生研究样本反复侧跨步测量结果对比
反复侧跨步主要反映被测量者快速向两侧变化运动方向的能力与动作的协调性。被测试者双脚骑跨在中线上,取半蹲姿势。三条平行线间距为1.2m,听到开始信号后,快速向身体的右侧方向移动,按“中线→右→中线→左→中线……”的顺序反复移动,没通过(触及或跨过线)一线,计一次,计10次象限跳所用的时间。反复侧跨步的次数越多用的时间越短,则被测试者快速向两侧变换运动方向的能力与动作协调性就越好。
2.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女生研究样本反复测跨步测量结果对比
大学一二年级阶段女生年龄一般为20岁左右,其青春期基本结束,女生皮下脂肪相对较男生厚,同样的各项生理、心里指标也是不同的。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大一与大二女生反复侧跨步成绩。
(四)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研究样本立卧撑测量结果对比
1.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男生研究样本立卧撑测量结果对比
立卧撑主要反映的是被测试者快速变换身体姿势和准确协调地完成动作的能力。被测试者身体直立,当听到开始的口令后,按顺序快速完成以下动作:(1)屈膝,双手在足前撑地成蹲撑。(2)双腿向后伸直成俯撑。(3)双腿收回,还原成蹲撑。(4)起立,还原成开始姿势。根据上述要求不断地循环完成4个姿势。表7为体育教育专业大一与大二男生5次立卧撑成绩。立卧撑的次数越多用的时间越短,则被测试者迅速改变身体姿势的能力以及准确协调的完成动作的能力就越强。
2.体教专业大一与大二女生研究样本立卧撑测量结果对比
男生与女生无论在身体素质方面还是生理心理方面均有一定差距,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大一与大二女生5次立卧撑成绩。立卧撑做的次数越多所用时间越少,则被测试者迅速改变身体姿势的能力以及准确协调的完成动作的能力就越强。
三、结论与建议
关于灵敏素质测试共四个测试项目,其平均成绩体育教育专业大二学生均好于体育教育专业大一学生,标准差大二学生均好于大一学生,离散程度相比体育教育专业大一学生更为密集,经过T检验,所有男生T值均大于2.947,女生T值均大于3.169,因此P值均小于0.01,其结果体育教育专业大二学生的灵敏素质要好于体育教育专业大一学生灵敏素质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赵西堂,李晓琨,葛春林.运动灵敏素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14,04:118-124.
[2]刘同赏,余荣芳.灵敏素质及其训练手段的研究[J].运动,2011,10:42-41.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